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小儿
  • 5篇肺炎
  • 3篇蛋白
  • 3篇心病
  • 3篇肺炎支原体
  • 2篇心功能
  • 2篇血清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前体蛋白
  • 2篇支原体感染
  • 2篇体感
  • 2篇重症
  • 2篇小儿肺炎
  • 2篇小儿肺炎支原...
  • 2篇小儿肺炎支原...
  • 2篇患儿
  • 2篇冠心病
  • 2篇肺炎支原体感...
  • 2篇病毒
  • 2篇病毒肺炎

机构

  • 6篇清远市人民医...
  • 4篇暨南大学第五...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11篇廖永华
  • 7篇林冬云
  • 4篇徐辉
  • 3篇张小勇
  • 3篇黄超龙
  • 3篇夏明凯
  • 3篇李介华
  • 3篇侯燕明
  • 3篇蔡凯
  • 2篇纪国业
  • 1篇钟国权
  • 1篇李伟明
  • 1篇白剑虹
  • 1篇李敏遐
  • 1篇邱敏
  • 1篇叶杰英
  • 1篇戴汝均
  • 1篇李嘉维
  • 1篇李冬秀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联合分析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67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1例,稳定型心绞痛33例,心律失常55例)和30例正常人的HSCRP。结果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相比,HSCRP浓度冠心病患者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CRP水平最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次之。冠心病不同心功能组中:心功能Ⅳ级组患者HSCRP水平高于心功能Ⅲ级组,而心功能Ⅲ级组又高于心功能Ⅱ级组(P均<0.05)。HSCRP水平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成正比(r分别为0.35和0.29,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成反比(r=-0.34,P<0.05)。结论HSCRP可辅助冠心病的诊断,与TG,TCHO及HDL-C联合动态观察,可预测冠心病的发展及判断疾病的预后。
徐辉蔡凯李介华夏明凯黄超龙张小勇廖永华
关键词:冠心病C反应蛋白血脂心功能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4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肺部及肺外表现的临床特点,以及本地区的流行特点,提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4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3岁占21.8%,~5岁占29.6%,~14岁占48.6%,婴幼儿多表现为发热、喘憋,年长儿除肺部表现外,常有肺外表现,同时在本年度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中肺炎支原体感染2004年占1.5%,2005年占4.7%,2006年占12.5%。结论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林冬云侯燕明廖永华白剑虹戴汝均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
小儿危重病例测定血清β2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
2008年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病例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35例小儿危重病例入院第1天、第7天及20例健康儿童进行血清β2-MG、血清尿素氮(BUN)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极危重组、危重组血清β2-MG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极危重组高于危重组,极危重组血清BUN水平高于危重组及对照组,而危重组与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危重病例血清β2-MG异常发生率高于BNU异常发生率。结论β2-MG异常早于BUN,血清β2-MG是早期反映小儿危重病例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同时可评价病情,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林冬云廖永华侯燕明朱冬卉钟国权
关键词:小儿危重症血清尿素氮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108例早期临床表现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症状的特点,使小儿重症手足口病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方法:108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入院就诊。患者入院治疗期间,每天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及时进行完整的记录,定期对这些患者的情况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者早期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以后的确诊作参照。结果: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为:长时间的持续发热,精神不好,呕吐,小儿容易烦躁,情绪不好,呼吸心率加快,出冷汗,肢体末梢循环不良等。有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高血压,高血糖的现象。结论:小儿患上重症手足口病后,由于该病的发展极快,所以了解该种疾病的症状对其治疗非常重要。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减少患儿的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发生。
廖永华林冬云
关键词:重症小儿手足口病早期临床表现
血栓前体蛋白在心房颤动患者中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血栓前体蛋白(TP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量83例不同心功能障碍房颤患者(其中风心病32例,冠心病51例)和20例正常人血浆TPP。结果房颤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血栓前体蛋白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风心病患者与冠心病患者之间TPP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心功能Ⅳ级组患者的TPP水平高于心功能Ⅲ级组,而心功能Ⅲ级组又高于心功能Ⅱ级组。结论房颤患者血浆的TPP水平升高,提示房颤患者有血栓形成的危险;TPP水平可以反映心功能障碍的程度;血栓形成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徐辉蔡凯夏明凯黄超龙张小勇李介华廖永华李嘉维
关键词:血栓前体蛋白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障碍P水平风心病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心肌酶变化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60例收治的RSV感染肺炎患儿。同时随机选取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病情把RSV肺炎患儿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检测各组儿童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RSV肺炎组的心肌酶谱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肺炎轻症组和重症组的心肌酶谱各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V肺炎感染患儿血清中心肌酶谱各指标增高,但轻症和重症患儿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不能依据心肌酶高低来评价RSV肺炎严重程度,故临床价值不高。
纪国业林冬云廖永华朱冬卉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心肌酶小儿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42例临床分析
2009年
廖永华
关键词:小儿肺炎肺炎支原体
儿童腺病毒肺炎降钙素原变化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通过对比腺病毒肺炎及非腺病毒呼吸道病毒肺炎儿童、腺病毒普通肺炎患儿及腺病毒重症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浓度水平,了解腺病毒肺炎儿童降钙素原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诊断为小儿肺炎的患儿,先通过呼吸道病毒检测将患儿分组,检测腺病毒肺炎组及非腺病毒感染的呼吸道病毒肺炎组血清降钙素原浓度,作两样本t检验;然后把两组降钙素原升高阳性率作χ~2检验;最后把腺病毒肺炎组再分为普通腺病毒肺炎组及重症腺病毒肺炎组,将该两组降钙素原浓度作两样本t检验。结果腺病毒肺炎组及非腺病毒感染的呼吸道病毒肺炎组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及降钙素原升高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腺病毒肺炎患儿降钙素原浓度(t=21.772,P=0.000)及降钙素原升高阳性率(χ~2=313.873,P=0.000)均高于非腺病毒感染的呼吸道病毒组;普通腺病毒肺炎组及重症腺病毒肺炎组降钙素原浓度有显著差异(t=-11.190,P=0.000),重症腺病毒肺炎组降钙素原浓度高于普通腺病毒肺炎组。结论腺病毒肺炎儿童血清降钙素原较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肺炎儿童明显升高,且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降钙素原浓度明显高于普通腺病毒肺炎患儿,临床中诊治中或应引起重视。
纪国业林冬云朱冬卉廖永华
关键词:儿童腺病毒肺炎降钙素原
不同类型冠心病病人血浆血栓前体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纤维蛋白原(Fg)水平,以评估不同类型冠心病病人高凝、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冠心病病人11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1例,稳定型心绞痛(SA)35例,另设20名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TPP和Fg的阳性发生率及含量,UA组和AMI组明显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1);SA组病人的Fg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A组病人的TPP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Fg与TPP呈正相关(r=0.61,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TPP及Fg含量越高,越易发生AMI;UA组TPP、Fg增高者可有血栓形成。TPP和Fg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病人发生新鲜血栓形成的指标。
蔡凯徐辉夏明凯黄超龙李介华张小勇邱敏廖永华
关键词:血栓纤维蛋白原冠心病
热性惊厥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检测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对其预后的意义。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清远市人民医院儿科热性惊厥患儿82例,随机抽取46例作为病例组,并选取20例正常小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小儿的血清NS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单纯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发作后6 h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复杂型热性惊厥组患儿发病后6 h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型热性惊厥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性惊厥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对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
廖永华林冬云
关键词:热性惊厥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