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动物园
  • 2篇动物
  • 2篇中国动物园
  • 2篇教育
  • 2篇保护教育
  • 1篇生殖
  • 1篇生殖系
  • 1篇生殖系统
  • 1篇迁地
  • 1篇迁地保护
  • 1篇物种
  • 1篇物种保护
  • 1篇效果评估方法
  • 1篇环境丰容

机构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黑龙江东北虎...

作者

  • 4篇张丽烟
  • 3篇田秀华
  • 1篇于学伟
  • 1篇郭玉荣
  • 1篇王晨
  • 1篇于建华

传媒

  • 3篇野生动物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动物园迁地保护及保护教育现状分析
本论文通过实地考察、访问、问卷调查及资料调研等方法对全国各地区大、中城市60多个主要动物园进行了调查,并主要针对物种保护及管理现状,保护教育现状、游客受教育途径、效果及意愿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  (1)动物园目前...
张丽烟
关键词:动物园迁地保护物种保护
中国动物园保护教育现状分析被引量:25
2007年
2005年10月~2007年7月采用游客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及访问法,调查了我国60家动物园的保护教育情况,对游客受教育途径、效果及意愿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受教育途径选择通过阅读动物说明牌所占比例最高(34.21%),依次为观察动物(31.54%)、同伴或其他游客(14.43%)、动物园工作人员(5.66%)、科普教育馆(5.26%)及其他途径(9.41%);游客在游园后认识更多动物比例最高(34.03%),依次为了解动物行为方式(21.32%)、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16.10%)、了解动物生活习性(15.27%)、了解动物生存环境(12.87%);游客希望配备讲解员占42.93%,希望提高说明牌质量占22.40%,希望有宣传手册占19.77%。方差分析显示,城市动物园、野生动物园及专业类型野生动物园的游客从动物园工作人员(P=0.028<0.05)、科普教育馆(P= 0.011<0.05)获得教育的差异性显著;三者在认识更多动物效果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3<0.01)、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存在显著差异(P=0.03<0.05)。针对这些调查结果提出了长期开展动物园保护教育的建议。
田秀华张丽烟高喜凤于建华
关键词:动物园保护教育
大鸨生殖系统形态结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通过对7只不同年龄♂♀体大鸨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解剖发现:大鸨雄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和交配器组成,无真正的阴茎,而具有阴茎体。睾丸一对,黑色、长形、豆状,右侧在前,左侧睾丸略大于右侧。大鸨睾丸从孵化出壳到性成熟无颜色变化,只是体积和重量增长。附睾在幼年时不明显,而在成体发情期时显著,呈前端较大的纺锤形。输精管外观为半透明、黑色弯曲的线状,沿输尿管向后延伸至泄殖腔壁形成突起,即输精管乳头;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和输卵管组成。卵巢和输卵管仅左侧正常发育,右侧输卵管退化为—短白色盲管。左卵巢因卵泡发育而呈葡萄串状。左输卵管在性未成熟时为一直形细管,性发育成熟后有较多弯曲,管径也增大,可分为漏斗部、壶腹部、峡部、子宫和阴道5部分。
郭玉荣田秀华于学伟张丽烟
关键词:生殖系统
动物园环境丰容技术及其效果评估方法被引量:74
2007年
通过对国内动物园调查发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十几年,人们对动物园环境丰容这一概念逐步得到认识,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1995年北京动物园开始尝试对猩猩馆进行环境丰容后,随后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上海动物园、成都动物园等也有这方面的试验,其他动物园也相继开展相关工作。本文对国内动物园环境丰容工作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出动物园环境丰容技术及效果评估方法,并对环境丰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田秀华张丽烟王晨
关键词:动物园环境丰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