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峰
- 作品数:136 被引量:43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丹参关节腔注射与针刺修复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被引量:3
- 2012年
- 背景:研究表明软骨下钻孔可有效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应用针药结合能有效控制软骨损伤出现的症状。推测针药结合可与软骨下钻孔在修复软骨缺损中产生协同作用。目的:观察针药结合联合软骨下钻孔对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于50只新西兰兔双侧股骨髁关节面造成6mm×8mm全层软骨缺损,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造模后不作任何处理;钻孔组只做钻孔处理;丹参组钻孔后1周向膝关节腔注射丹参注射液0.3mL,1次/周,共5周;针刺组钻孔后1周针刺兔双侧足三里穴,1次/d,30min/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针药组钻孔后1周同时行丹参关节腔注射与针刺治疗,方法和疗程同上。结果与结论:组织学及透射电镜检查均显示,模型组主要为纤维组织,其余4组缺损修复组织均为类透明软骨、幼稚软骨和纤维软骨,且以针药组修复组织的数量和质量最佳。与模型组比较,其余4组的致密修复组织覆盖缺损的面积明显增大(P<0.01),以针药组的疗效最优,丹参组、针刺组次之。结果提示丹参关节腔注射、电针足三里和针药结合均可促进软骨下钻孔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且针药结合优于单纯的丹参关节腔注射及电针足三里治疗。
- 马勇郭杨顾一煌周信王建伟张亚峰黄桂成
- 关键词:关节软骨缺损针刺膝关节
- 一种病房用扶手杆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房用扶手杆,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截面为正方形,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杆,所述横杆的端部通过连接杆与滑杆的端部相连,且横杆与滑杆构成环形轨,所述滑杆的截面为圆形,所述横杆的后侧面固定有延伸板,本病房...
- 崔恒燕王建伟张亚峰陈剑峰韩亦军
- 文献传递
- 显微镜下over-the-top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评价显微镜下over-the-top技术单侧通道双侧减压治疗单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0例,显微镜下over-the-top技术行单侧通道双侧减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手术前后站立时间和步行距离等情况;观察手术前后影像学变化;采用腰疼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腰腿痛及功能改善情况,术后1年随访时采用MacNab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0例患者术中无脑脊液漏及脊髓损伤,手术时间60~140min,术中出血量50~300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6~24h,术后无切口感染、裂开等并发症发生。患者获12~24个月随访。术后复查CT显示椎管前后径、双侧侧隐窝直径均较术前扩大(P<0.05)。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患者腰腿痛VAS评分和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21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6.67%。[结论]显微镜下over-the-top技术行单侧通道双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中期随访效果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 薛云涛丁涛杨惠林顾晓峰冯德宏张亚峰刘浩汤峰林汪晚怡陆淼
- 关键词:显微镜
- 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臭氧髓核消融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05年8月—2006年7月,采用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共65个间隙,年龄23~63岁,平均51岁,均经CT或MR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背痛及下肢麻痛。在透视监视下采用21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腰椎间盘,实施盘内及椎旁间隙臭氧注射或臭氧,激素联合注射。盘内注射10mL,椎旁间隙注射10~15mL,O3浓度为45~50μg/mL。结果:随访12~18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法恢复率分别为85.2%和86.6%,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张亚峰王建伟蔡建平田小武邹华伟
-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臭氧介入
- 中药复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可视化分析
- 2025年
-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文献,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201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文献。采用OCCO13.9、Vosviewer等软件统计分析该领域的文献年发表量,发文期刊,参与发文的国家、作者、机构,以及关键词的频次和聚类,并统计方剂/中成药用药频次。结果中文文献1197篇论文,文献共涉及3385位作者,其中发文最多的为向楠、周广文、沈霖、张麟。涉及1302家研究机构,发文前3位的机构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和甘肃省中医院。来源期刊238种,发文前3位的期刊为《中医临床研究》、《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新中医》。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表明,研究主题涉及骨质疏松症中药疗法、中医角度对骨质疏松病因病机和疗法的分析及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论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中药对不同类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近年则更多关注该病常用的中成药和方剂。目前尚需针对不同类型常用药物的临床对照研究,这可能是今后研究趋势。
- 吴世祥张亚峰
- 关键词:中药复方骨质疏松症文献计量学
- 解剖型表面钛涂层椎间融合系统治疗椎弓崩裂性腰椎滑脱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应用解剖型表面钛涂层椎间融合系统治疗椎弓崩裂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3年12月,采用解剖型表面钛涂层椎间融合系统治疗椎弓崩裂性腰椎滑脱22例,其中男6例,女16例;年龄41~68岁,平均52.5岁。其中Ⅰ度滑脱15例,Ⅱ度滑脱7例。均行后路椎体间融合术,置入2枚融合器,辅以后外侧植骨,不行椎间隙内融合器周围植骨,全部加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融合节段及腰椎前凸角、滑脱率,以及过伸过屈应力位片椎体间角度活动域,并观察其融合情况,采用Oswe- 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8~30个月,平均24个月。融合率为95%。术后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得到满意恢复。ODI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解剖型表面钛涂层椎间融合系统不仅可以通过融合器表面骨长入提高融合率,还可有效地恢复腰椎的生理前凸及保护终板,是治疗椎弓崩裂性腰椎滑脱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张亚峰杨惠林唐天驷史勇
- 关键词:脱位内固定器脊柱融合术
- 手术治疗合并椎管内突出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9
- 2013年
-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0.7%-11.7%,同时发生于椎间孔内及椎管内的病例更少见。我院2004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37例,其中极外侧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内突出患者29例,21例采用经椎板间途径关节突切除、椎间盘摘除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经3~36个月随访,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 朱国华张亚峰郭翠玲王兴征周智毅
- 关键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椎管内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椎间孔内
- 龙胆碱对膝骨关节炎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观察龙胆碱对软骨细胞的活性及对膝骨关节炎大鼠的影响。方法培养软骨细胞,采用脂多糖诱导软骨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将软骨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LPS 8μg/m L)、龙胆碱组(LPS 8μg/m L+龙胆碱100μmol/L),MTT法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存活率。SD大鼠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制备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双氯芬酸钠组(5 mg/kg)、龙胆碱(20 mg/kg)组、龙胆碱(40 mg/kg)组,1次/d,连续给药21 d。排水法测定各组大鼠的足跖肿胀体积,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及关节液中IL-6、IL-1β、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损伤。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软骨细胞存活率降低(P<0. 01),龙胆碱干预后增加(P<0. 01)。龙胆碱干预后,膝骨关节炎大鼠足跖肿胀减轻,血清及关节液中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P<0. 01),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龙胆碱可降低膝骨关节炎大鼠血清及关节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和滑膜炎症,减轻足跖肿胀的症状,对膝骨关节炎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 陈文锦吴昔钧华臻张亚峰
- 关键词:龙胆碱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
- 手法治疗腰椎不稳症的疗效与动态影像学相关性研究
- 2019年
- 目的:探讨手法治疗腰椎不稳症临床疗效与动态影像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5例。手法治疗前后均行量化X线测量,评估临床疗效与动态X线影像改善情况,对功能评分(JOA评分和ODI指数)改善与影像学改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临床症状与动态影像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评分改善与动态影像学改善有相关性(P<0.05)。结论:手法治疗腰椎不稳症疗效满意,疗效与动态影像学有相关性。
- 龚达人张亚峰陈文锦周智毅闫铮
- 关键词:腰椎不稳症手法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PVP术,观察组加用中药熏蒸、外敷及理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6.67%、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术结合中药熏洗、外敷及理疗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取得满意效果。
- 丁磊张亚峰朱国华张兴国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