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飞
- 作品数:35 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CV持续感染对人滋养层细胞MMP-2和MMP-9合成分泌的影响
- 目的:我们前期研究证实体外培养人胎盘的合体滋养层细胞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且其侵袭能力可因持续感染而下降。本文探讨HCV持续感染对体外培养人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MMP-2和MMP-9合成分泌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
- 张亚飞聂青和
- 关键词:MMP-9HCV人滋养层细胞
- 文献传递
- HCV体外感染对人滋养层细胞MMP-2和MMP-9合成分泌的改变
-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对体外培养人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MMP-2和MMP-9合成分泌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MMP-2和MMP-9水平,分析感染组和对照组数据间的差异,并用明胶酶谱进一步验证EL...
- 张亚飞聂青和罗新栋邵彬李军
- 关键词:HCV人滋养层细胞体外感染
- 文献传递
- 夹心ELISA法快速检测肝病患者血清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肝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双抗体夹心ELISA,了解血清TIMP-1的水平与肝纤维化病程进展程度的关系。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抗人TIMP-1单克隆抗体(mAb)为包被抗体,加入待测抗原以及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TIMP-1mAb作为标记抗体进行方阵滴定,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并用于临床检测408例肝病患者血清TIMP-1的水平。结果方阵滴定的结果表明包被抗体浓度为1mg/L,血清稀释倍数1∶100,HRP标记mAb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400。以此条件建立的夹心ELISA法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中和抑制率在85%以上,稳定性良好,与国外检测TIMP-1的ELISA试剂盒进行对比试验,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88)。用于临床快速检测肝硬化的检出阳性率为76.4%,明显高于慢性肝炎(40.2%)和急性肝炎(19.5%,P<0.005),并随着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01)。结论血清TIMP-1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诊断肝纤维化良好指标。本法简便、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用于肝纤维化的人血清学快速诊断。尤其适于医院及基层医疗单位应用。
- 邵彬聂青和王平忠李光玉张亚飞苟艳子
- 关键词: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夹心ELISA肝纤维化
- 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对体外培养人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MMP-2和MMP-9合成分泌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对体外培养人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MMP-2和MMP-9合成分泌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MMP-2和MMP-9水平,分析感染组和对照组数据间的差异,并用明胶酶谱进一步验证ELISA结果,随后应用RT-PCR法分析感染对细胞proM-MP-2和proMMP-9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感染组细胞分泌MMP-2和MMP-9能力明显下降(MMP-2:t=4.186,P<0.05;MMP-9:t=2.325,P<0.05);RT-PCR结果显示感染组细胞proMMP-2和proMMP-9mRNA表达弱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roMMP-2:t=1.196,P>0.05;proMMP-9:t=1.417,P>0.05).结论: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时体外培养人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MMP-2和MMP-9合成分泌能力下降,为非特异性.
- 张亚飞聂青和邵彬罗新栋王平忠陈朝霞徐辉李军
- 关键词:合体滋养层细胞
- 西咪替丁和水飞蓟宾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研究西咪替丁、水飞蓟宾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450)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高脂饲料诱导的NASH大鼠模型,给予西咪替丁及水飞蓟宾灌胃,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CYP450及同工酶CYP2E1含量,RT-PCR法检测TIMP-1、TIMP-2,生化分析仪测定转氨酶等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西咪替丁组大鼠的CYP450、CYP2E1、TIMP-1、TIMP-2含量均下降,ALT、AST水平也下降;水飞蓟宾对CYP450、CYP2E1无影响,但能使TIMP-1、TIMP-2、ALT、AST含量下降。结论:西咪替丁、水飞蓟宾均能改善NASH大鼠肝功水平,西咪替丁通过抑制CYP450起作用,水飞蓟宾对CYP450无作用。
- 常青徐辉闻勤生张亚飞李军
- 关键词:西咪替丁水飞蓟宾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细胞色素P450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 西咪替丁治疗大鼠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
- 2006年
-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对大鼠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 10)、模型组(n=10)和治疗组(n=10),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治疗组给予西咪替T200 mg/(kg·d)灌胃,12 wk后处死大鼠取血测定ALT、AST、血糖、胰岛素和透明质酸含量,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并测定肝组织CYP450及CYP2E1含量.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肝组织炎症活动计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T、AST、血糖、胰岛素和透明质酸水平以及CYP450和CYP2E1含量升高,而治疗组ALT (t=5.16,P<0.05),AST(t=5.45,P<0.05), CYP450(t=3.91,P<0.05),CYP2E1(t=1.95, P<0.05),肝湿质量(t=9.24,P<0.05)及透明质酸(T=55,P<0.05)均显著低于模型组,治疗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计分显著低于模型组(6.40±5.85 vs 7.80±4.60,t=2.59,P<0.05),血糖、胰岛素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西咪替丁能显著减轻NASH大鼠肝脏功能及形态损伤,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细胞微粒体CYP450和CYP2E1的表达发挥作用.
- 闻勤生徐辉王旭霞常青张亚飞李军
- 关键词:西咪替丁细胞色素P450透明质酸
- 人DC-SIG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构建含人DC-SIG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DC-SIGN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为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与DC-SIGN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提取细胞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设计上下游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DC-SIGN片段,连接入克隆载体pGEM-Teasy;应用双酶切回收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通过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pCDNA3.1-DC-SIGN和空载体转入K-562细胞,应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DC-SIGN的K-562细胞,以DC-SIGN单抗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K-562细胞的表达产物。结果PBMC体外成功刺激分化为DC,含DC-SIGN基因的克隆载体pGEM-DC-SIGN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分析正确,pCDNA3.1-DC-SIGN经酶切、PCR鉴定分析正确,DC-SIGN可在K-562细胞表面稳定表达。结论DC-SIGN可在K-62细胞中大量表达,为进一步研究DC-SIGN在HCV感染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李军冯志华聂青和李光玉牟丹蕾张亚飞
- 关键词:肝炎病毒丙型树突状细胞DC-SIGN真核表达
- A8.人胎盘滋养层细胞内吞HCV颗粒的动态电镜观察
- 我国属HCV高感染地区,每年因宫内感染而出生的新生儿估什有几万人,这些人不仅是HCV感染的主要传染源,同时又是肝硬化,肝癌的高危人群。在日前丙型病专性肝炎缺乏特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研究HCV宫内感染的确切机制,在此基础上...
- 聂青和罗新栋黄晓峰程勇前张亚飞邵彬
- 关键词:胎盘滋养层细胞
- 文献传递
- HI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抗HCV治疗
- 2005年
- 张亚飞聂青和
- 关键词:HIV/HCV抗HCVHIV感染者HCV感染
- TIMP-1 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初步应用
- 2007年
-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人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用于血清学诊断人肝纤维化病程进展。方法以抗人TIMP-1单克隆抗体(McAb)为包被抗体,15%小牛血清为封闭液,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TIMP-1 McAb作为标记抗体建立检测人血清TIMP-1 ELISA法。并用于临床初步检测408例肝病患者血清。结果实验理想的包被抗体浓度为1μg/ml,血清稀释倍数1∶100,HRP标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1∶400。该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灵敏度达3 ng/ml,中和抑制率在85%以上,稳定性能好,与国外TIMP-1 ELISA试剂盒进行对比试验,表明两种检测方法有良好的相关性(Y=0.0085+0.9892X,r=0.988)。临床检测表明TIMP-1随着病损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与正常人血清TIMP-1水平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该法可用于肝纤维化进展定量血清学诊断。同时对影响因素的判定进行了初步的摸索研究,结果可靠。为国内TIMPs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
- 邵彬聂青和王平忠李光玉张亚飞苟艳子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学诊断肝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