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勇

作品数:40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动脉
  • 16篇颈动脉
  • 10篇梗死
  • 7篇动脉狭窄
  • 6篇动脉疾病
  • 6篇影像
  • 6篇影像学
  • 6篇颈动脉疾病
  • 6篇分水岭梗死
  • 5篇血管
  • 5篇缺血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脑静脉
  • 5篇颈动脉狭窄
  • 4篇影像学特征
  • 4篇窦血栓形成
  • 4篇颅内
  • 4篇脑静脉窦
  • 4篇脑静脉窦血栓

机构

  • 39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济南军区青岛...
  • 1篇新泰市人民医...

作者

  • 39篇张勇
  • 15篇张栩
  • 12篇李海峰
  • 10篇潘旭东
  • 6篇李宏
  • 5篇李铁山
  • 3篇刘宗超
  • 3篇肖君刚
  • 3篇赵洪芹
  • 3篇郑雪平
  • 3篇隋庆兰
  • 3篇赵仁亮
  • 2篇韩仲岩
  • 2篇高翔
  • 2篇李江
  • 2篇陈慧
  • 2篇谭兰
  • 1篇刘敏
  • 1篇李清美
  • 1篇郭云良

传媒

  • 5篇山东医药
  • 4篇国外医学(脑...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蛇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急性单纯性动眼神经麻痹三例报告被引量:2
2006年
李海峰张勇隋庆兰李军
关键词:动眼神经麻痹急性单纯性缺血性脑卒中眶内炎性假瘤锥体束感染后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并发Fahr综合征1例报告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男,44岁。因发作性意识丧失伴肢体抽搐5d,于2012年6月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d出现咽痛,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未予诊治,当天下午散步过程中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并摔倒在地,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口唇紫绀,四肢抽搐,3~5min意识转清,症状减轻。在当地医院行头颅CT扫描示颅内多发对称性钙化灶,为进一步诊治转来本院。
郑雪平吴钦娟张栩张勇唐丽瓯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减低FAHR综合征发作性意识丧失原发性并发CT扫描示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神经心理和言语功能康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我们采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2例患者均在我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级标准采用NASCET标准,狭窄程度(%)=(1-最狭窄处管腔直径/远端正常管腔直径)×100%,对他们的认知及言语功能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同一名语言治疗师进行跟踪评估;神经心理功能测定采用LOTCA治疗用认知评估方法作为标准[1].报道如下.
李铁山初晓张勇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颈动脉狭窄神经心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功能康复LOTCA
肝素治疗伴有颅内出血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6例报告
2003年
2000年10月至2003年6月,我们采用肝素抗凝治疗伴有颅内出血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T)患者1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王相勋孙业香张勇
关键词:肝素药物治疗颅内出血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并发症
内侧分水岭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与颈动脉系统病变的关系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内侧分水岭梗死(IWI)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与颈动脉系统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DWI病灶符合内侧分水岭梗死的患者27例,将其分为融合型IWI(CIWI)及部分型IWI(PIWI)。行头部颈动脉MRA和(或)DSA进行血管评价,确定主要责任血管病变;于入院第1天及第7天测量NIHSS评分,确定病情;卒中后3个月采用修订的Rankin评分评价预后。结果27例IWI患者中14例为融合型,13例为部分型;22例(82%)有颈动脉系统严重狭窄或闭塞,其中CIWI12例,PIWI1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WI患者ICA病变的发生比例高于PIWI患者(11/14,4/13),多表现为非腔隙综合征(10/14,4/13);PIWI患者MCA病变的发生比例高于CIWI患者(6/13,1/14),多表现为腔隙综合征(9/13,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WI患者较PIWI患者7d内多见病程进展,且3个月预后差(5/14,0/13;P<0.05)。结论IWI与颈动脉系统病变存在比较确切的关系,CIWI和PIWI发病机制中受累的血管作用存在一定差异。
张栩李海峰张勇潘旭东刘宗超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分水岭梗死栓塞影像学
有氧运动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载脂蛋白E(ApoE)基因缺陷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及斑块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n=40)及对照组(n=40),2组小鼠均通过颈动脉套管术构建颈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造模成功4周后,有氧运动组开始进行电动跑台有氧运动训练,每日1次,每次1h,持续训练8周,对照组限制活动8周。造模成功12周后,测量2组小鼠的血脂水平,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结构,测量斑块面积和纤维帽厚度,对颈动脉斑块进行脂质含量、胶原含量检测,计算斑块易损指数。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斑块内MMP-9、MMP-14水平。逆转录一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MMP-9、MMP-14mRNA的表达量。免疫印记Westernblot检测斑块内MMP-9、MMP-14蛋白表达。结果经血液学检测,2组间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病理学检测2组间的斑块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氧运动组纤维帽厚度、帽/核比值、胶原含量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2组间的斑块破裂率和斑块易损指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氧运动组斑块内MMP-9和MMP-14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氧运动组斑块内MMP-9mRNA和MMP-14mRNA的表达量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氧运动组颈动脉斑块组织中MMP-9蛋白和MMP-14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降低ApoE基因缺陷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MMP-9,MMP-14表达,通过增强斑块稳定性,减弱易损性,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张栩邵世修李铁山张勇毕建忠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有氧运动MMP-9MMP-14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双盲对照研究
2000年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国产双盲编号的降纤酶静滴治疗发病2 4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65例 (治疗组 31例、对照组 34例 ) ,并同时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 ( FG)、凝血酶原时间 ( PT)、凝血酶原活动度 ( PA)。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进步率 ,降纤酶治疗组 74 .2 %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2 9.2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0 1 ) ;治疗组 FG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0 .0 0 1 )。结论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 ,与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相关。
李清美王强谭兰范玉华裴海涛赵仁亮李铁山张勇诸文政陈升杰
关键词:降纤酶脑梗死双盲对照试验
以发作性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脑缺血发作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评价以发作性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脑缺血发作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以发作性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脑缺血发作病人临床和治疗随访资料。结果过度降压是常见的发作诱因,临床表现为短暂的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血管造影可分为颈内动脉系统严重狭窄(双侧多见),椎基底动脉系统严重狭窄和多血管病变。血管造影及脑灌注检查发现颈内动脉系统严重狭窄患者存在大脑半球低灌注。结论发作性意识障碍是脑大动脉狭窄的少见表现,低灌注可能是该类病人发病机制。病人存在脑卒中的高度风险,血运重建可能改善病人的症状和预后,远期疗效有待于观察。
张勇李海峰张栩赵诚李宏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颅内动脉硬化颈动脉狭窄
皮层下分水岭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被引量:1
2007年
分水岭梗死指两条主要动脉供血区边缘带之间的局限性梗死,分为两类:一是位于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前动脉或大脑后动脉的皮层支之间的梗死灶,称作称皮层分水岭梗死。二是大脑中动脉的深穿支及表浅穿支之间或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的表浅分支之间边缘带的梗死灶,称作皮层下分水岭梗死(IWI)。本研究应用弥散磁共振成像(DWI)来确定颈动脉系统的急性IWI病灶,并探讨其与相关血管病变及预后的关系。
张栩李海峰张勇潘旭东赵洪芹李宏
关键词:分水岭梗死皮层下影像学特征弥散磁共振成像大脑前动脉动脉供血区
双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的发作性意识丧失一例
2006年
李海峰李宏张勇隋庆兰
关键词:发作性意识丧失大脑中动脉狭窄阵发性眩晕颅多普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