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叶生

作品数:7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三峡工程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农村
  • 2篇农村居民
  • 2篇农村居民点
  • 2篇居民点
  • 2篇耕地
  • 2篇村居
  • 1篇地区农户
  • 1篇心理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征地
  • 1篇征地农民
  • 1篇征收
  • 1篇整治
  • 1篇人口
  • 1篇人口增长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心理
  • 1篇生计

机构

  • 7篇西南大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张叶生
  • 2篇王珊
  • 1篇阎建忠
  • 1篇王琦
  • 1篇花晓波

传媒

  • 2篇农业部管理干...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2012中国...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土地整治与乡村治理协同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通过对土地整治与乡村治理的相关研究和我国农村实施现状的分析,认为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以及乡村治理的改善是破解农村地区发展"瓶颈"的有效手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张叶生
关键词:土地整治乡村治理
三峡工程生态屏障区农村居民点研究-以重庆武隆为例
张叶生王珊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文献传递
三峡工程生态屏障区农村居民点研究——以重庆武隆为例
研究目的:分析三峡工程生态屏障区农村居民点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库区农民安稳致富。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重庆武隆生态屏障区农村居民点分布现状表明,农村居民点存...
张叶生王珊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大渡河上游河谷与半山区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0
2013年
集约度变化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而目前对西部地区耕地利用集约度特征及原因解释的研究较少。该文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以大渡河上游典型河谷与半山区为例,共调查农户357户,通过Tobit和OLS估计方法,定量对比分析了河谷与半山区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河谷区和半山区在耕地利用集约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资本集约度还是劳动集约度,河谷区均高于半山区。影响河谷与半山区耕地利用集约度差异的因素有承包耕地面积、人均实际耕地面积、家庭固定资产、离集镇的距离、二三产业收入、农业劳动力、年需换工数量、人情往来支出等。耕地资源禀赋和农业劳动力数量是导致集约度差异的关键因素,农业生产条件或环境和家庭收入水平对其有重要影响。
花晓波阎建忠王琦张叶生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业耕地利用集约度影响因素
耕地现状和人口增长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随着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保有量必然是人们关注的中心。本文根据我国耕地现状、1996年—2008年的耕地减少、耕地补充和后备资源分析以及根据人口增长和粮食安全进行2020—2030年耕地需求预测,表明在2030年人口高峰期到来时,耕地红线基本可以得到保障,人口增长而导致的粮食需求的增加能得到满足,同时也表明我国耕地保有量面临挑战,形势不尽如人意,因此从几个不同方面对进一步保护耕地资源提出了相关建议。
张叶生王珊
关键词:耕地现状人口增长粮食安全
大渡河上游地区农户生计策略与土地利用——以金川县典型村为例
自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出现起,中国进入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直到现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还维系着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和我国传统的“二元结构”的管理模式阻碍了广大农村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为实现农村地区的发展,彻...
张叶生
关键词:生计策略土地利用生态脆弱区小农经济
文献传递
桐城市被征地农民社会心理探析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失地农民人数逐年上升,并且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问题。在这场建设运动中,有限的土地资源成为绝对的"主角",而失地农民的真实认知和意愿往往被研究者所忽略。本文以桐城市失地农民心理作为突破口,通过调研了解失地农民得心理变化和认知情况,分析其生心理变化的诱因,并对今后完善征地制度和保障失地农民生活水平提出合理的建议。
张叶生王珊
关键词:土地征收失地农民心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