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庆

作品数:44 被引量:36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降水
  • 5篇青藏
  • 5篇青藏高原
  • 5篇冰雹
  • 4篇地形
  • 4篇黄河
  • 4篇黄河上游
  • 4篇降水量
  • 4篇本底
  • 3篇地形云
  • 3篇污染
  • 3篇大气本底
  • 3篇大气污染
  • 2篇电线积冰
  • 2篇对流云
  • 2篇氧化碳
  • 2篇雨季
  • 2篇云量
  • 2篇灾害
  • 2篇增水

机构

  • 28篇青海省气象科...
  • 10篇中国大气本底...
  • 10篇青海省气象局
  • 8篇青海省人工影...
  • 4篇中国气象科学...
  • 4篇青海省气象台
  • 4篇中国气象局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东华大学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成...
  • 1篇安徽省气象局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青海省气候资...
  • 1篇京津冀环境气...

作者

  • 44篇张国庆
  • 13篇张加昆
  • 10篇周万福
  • 5篇祁栋林
  • 5篇刘鹏
  • 4篇孙安平
  • 4篇肖宏斌
  • 3篇陈宗果
  • 3篇李生辰
  • 3篇刘蓓
  • 2篇陈勇航
  • 2篇徐亮
  • 2篇钱维宏
  • 2篇李川
  • 2篇薛丽梅
  • 2篇崔彩霞
  • 2篇郭英香
  • 2篇德力格尔
  • 2篇田建兵
  • 2篇王广河

传媒

  • 8篇青海环境
  • 7篇青海气象
  • 5篇高原气象
  • 2篇气象科学
  • 2篇中国沙漠
  • 2篇青海科技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气象科技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2007年中...
  • 1篇2010年高...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4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祁连地形云与垂直风的关系被引量:7
2012年
利用2007-07-12至2007-08-19的地面观测资料和三轴风速仪资料,对祁连地形云的形成与垂直风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按照地形云形成的天气背景,将其分为5类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和低云量以及气层的抬升(三轴风垂直分量W)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该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时,W为正值(气层抬升),低云量增加,此时有降水或降水强度较大;该地区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时,W为负值(气层下降),低云量减少,此时无降水或降水强度较小;多数情况下,降水发生在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时,降水时间与W开始抬升时刻相差1~2 h。另外,湍流强度的垂直分量变化也与降水有很明显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湍流强度的垂直分量比较大时,伴随着有较大低云量和降水强度;湍流强度的垂直分量比较小时,伴随着有较小的低云量和降水强度。当湍流强度的垂直分量大于水平分量时,也正是降水发生的时间或与降水时间相差1~2 h。这种情况可以说明降水的产生与地形抬升后的大气形成的低云降水或者中高云降水有关系。
周万福肖宏斌孙安平张国庆校瑞香
关键词:地形云
瓦里关黑碳气溶胶监测数据的分析与研究
2024年
以瓦里关全球本底站1994—2017年黑碳气溶胶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分析黑碳气溶胶浓度值的时间变化及输送特征。结果表明:黑碳气溶胶浓度总体水平较低,明显低于我国东部地区,自2011年起呈现逐年减小趋势。季节变化显著,最高值出现在每年冬、春季的3—4月,最低值出现在秋季的11月左右;日变化较为明显,夜间浓度相对较高,白天浓度相对较低。黑碳气溶胶的输送与风向、风速密切相关,在偏东风向下浓度较高,并随着风速增大而增加,反映了站点偏东区域人类活动产生的黑碳气溶胶对站点观测值的影响;其余方位平均黑碳浓度值偏小,在小风时出现浓度高值区,随风速增大而减小,反映了站点其他方向相对清洁,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高原上冬、春季偏西风气流为主,西南气流和高原地形影响下近地层较强偏东气流输送,以及冬春季采暖燃烧的排放,使得瓦里关站黑碳气溶胶相对较高;夏、秋季由于季风气流的影响,也会使东部源区的黑碳气溶胶沿着河谷向西输送,但由于降水增多,降水清除使瓦里关站黑碳气溶胶浓度相对较低。
张国庆吴昊赵玉成
关键词:黑碳气溶胶
高原东部地区一次雹云成雹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1994年
本文利用一维半时变双参数积云模式,对高原东部地区一次西风槽影响下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该雹云内的动力、热力特点以及过冷云滴、冰晶、霰、雹的产生和转化以及降水粒子碰并增长等物理过程。
马林赵仕雄张国庆
关键词:冰雹雹云数值模拟
黄河上游云层降水机制、增水潜力及催化技术
赵仕雄德力格尔张加昆张国庆周万福李伦格
黄河上游地区在云降水物理研究上曾是空白,该课题给出雨滴谱、雷达资料,分析了黄河上游地区主要降水云及降水微物理结构特征;高原高层云平均低浓度偏大,最大滴径偏大,谱滴变化平缓,冰晶浓度较低,含水量偏小且在云下较集中其垂直水凝...
关键词:
关键词:降水催化黄河上游
青海湖区域云、降水特征及降水效率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根据1995-2004年5~9月青海湖区域刚察、共和、天峻、海晏4站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地区主要降水云状和降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混合云的降水频率最高,其次是积云,层云较低;降水特征有明显的差异,降水强度、降水次数南部明显小于北部,大降水东北部多于西南部;刚察、天峻混合性降水出现频率最高,共和阵性降水最高,海晏连续性降水最高,各站降水最高频数多出现在8月;降水概率各站之间有明显差异,降水最大值多出现在7月,其次为6,8两月,低云量进入统计后,部分站出现双峰型变化特征。对积云和层状云产生的降水效率估算结果表明,高层云降水效率较高,积雨云降水效率较低,混合云降水效率在两者之间。
张国庆罗生洲马晓虹王红莉张加昆周万福肖红斌祁栋林
关键词:降水降水效率
西宁城、郊冬季边界层温度廓线的观测与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本文从西宁市边界层实际观测的资料出发,分析了西宁市城、郊冬半年温度廓线的变化特征及城、郊温度廓线的交叉现象,统计了冬半年城、郊逆温层的基本特征,为开展城市环境污染预报、分析污染物分布与环境气象因子的关系、建立污染预报数值模型提供了预报依据。
张国庆张加昆
关键词:温度廓线逆温
祁连山南麓湟水河谷地形云雷达回波特征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2010年7月15—8月15日、2011年7月15—8月15日的逐日雷达资料和数值预报以及探空资料等,对祁连山南麓湟水河谷地形云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湟水河谷对流天气形势以西北气流型、西南气流型、副高脊区型、浅槽型、浅槽与西南气流共同控制型5种类型为主。在各种类型控制的大气形势下均有地形云产生,太阳辐射加热使水源地或附近山顶形成地形云,初生地形云首先沿着近地面风场方向移动,再沿500 h Pa引导气流方向移动。山脉对地形对流云起到抬升、加强和成型的作用。5种类型的地形云都可能发展成对流风暴单体(普通对流单体或脉冲单体),在对流发展阶段,西南气流型地形云的雷达回波参数值(回波顶高、对流单体顶高、组合反射率因子、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等)更大;在成熟阶段,副高脊区型和浅槽与西南气流共同控制型的回波参数值更大,易形成带状多单体对流风暴,其后部形成逆风区,强降水集中于该逆风区内。
朱平张国庆
关键词:地形云太阳辐射雷达回波
青海东部一次电线积冰过程的模拟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从天气背景和气象要素上分析了青海省东部一次严重积冰过程,并利用电线积冰的生长模型对此次严重的积冰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本次积冰过程南北向导线最大半径为44.73mm,重量为2.51kg/m,东西向导线为52.88mm,重量为3.51kg/m,实测南北向导线重量值小于模拟计算重量值,实测东西向导线重量值大于模拟计算重量值。
马明亮张国庆
关键词:电线积冰
青海东部一次强冰雹的微结构及生长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2004年8月18日,青海省东北部大通、互助出现一次强降雹过程,利用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分析了冰雹云生长过程;利用现场观测的雹谱和收集的雹块,进行冰晶、气泡结构和同位素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雹谱呈双峰型,雹块呈锥状,少数为椭圆体。冰雹切片中,雹胚以霰为主;雹块按生长方式分为四层,中间两层冰晶最长、厚度较大,表明这两个层次是这次降雹雹块的主要生长区,其生长高度较低、温度较高,生长厚度较大。锥形雹块的气泡以径向纹理为主;近似于椭圆形的雹块中的气泡以纬向纹理为主。雹块中的气泡浓度分布皆呈单峰型,气泡谱宽不超过100μm。雹块透明、不透明层气泡浓度不完全一致,有所起伏。对各层氘同位素的测量结果表明,雹块生长温度相应在-10.0--24.0℃,生长高度相应在4.5-9.0km(海拔高度),雹块在相对湿融的气层中,上、下翻滚增长,与冰晶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
张国庆孙安平
关键词:微结构同位素
新形势下我国大气本底观测研究型业务发展概述被引量:1
2021年
2018年以来,大气本底站网气溶胶质量浓度、黑碳、反应性气体等多要素观测项目的国家级数据入库、监控、质量控制、观测实况显示、业务管理等实时业务上线,到2021年底,温室气体、气溶胶质量浓度和光学特性、反应性气体、酸雨和臭氧柱总量等在线观测项目,以及温室气体人工采样分析、气溶胶膜采样、酸雨业务考核、大气成分维护校准信息填报等实时和非实时业务功能将全部上线,大气本底观测实时业务能力显著提升。
靳军莉周青张勇荆俊山姚波颜鹏张国庆马志强宋庆利马千里江初李邹王建林王凯
关键词:温室气体大气本底黑碳大气成分酸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