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明宇

张明宇

作品数:12 被引量:10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1篇地震
  • 4篇地震动
  • 3篇震源
  • 3篇基于GIS
  • 2篇地震区
  • 2篇地震区划
  • 2篇地震危险
  • 2篇地震危险性
  • 2篇信息系统
  • 2篇震区
  • 2篇危险性分析
  • 2篇建筑
  • 2篇AI
  • 2篇GIS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面运动分析
  • 1篇地震工程
  • 1篇地震构造
  • 1篇地震区划图

机构

  • 12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12篇张明宇
  • 5篇金星
  • 4篇左惠强
  • 4篇陈超
  • 4篇陶夏新
  • 2篇郑广芬
  • 2篇王绍博
  • 2篇谢礼立
  • 2篇丁海平
  • 1篇于海英
  • 1篇程翔
  • 1篇孙柏涛
  • 1篇丁世文
  • 1篇温瑞智
  • 1篇崔杰
  • 1篇杨永强
  • 1篇胡春峰
  • 1篇解全才
  • 1篇周宝峰
  • 1篇王栋

传媒

  • 3篇地震工程与工...
  • 3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地震学报
  • 1篇中国地震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9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同—阳高地震农村建筑特征及抗震措施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对大同—阳高地震农村建筑的震害调查中的特殊建筑结构形式—土坯拱结构(土坯拱窑)进行抗震分析,研究了破坏机理,提出了在地震区建造此种结构的抗震措施。为地震区重建家园提供可靠依据。
丁世文崔杰张明宇
关键词:农村建筑物抗震措施
震源对地震动空间相关性影响的定量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在震源为线性破裂断层模型的假定下,本文根据震源理论和波谱随空间坐标的展开式,定量分析了震源对地震动空间相关性的影响,得到了场地上相距为d的αb两点地震动的Fourier谱的关系式为Ab(f)=Aα(f)exp(α1δr0+α2δθ)。其中,α1,α2为与震源参数、介质特性和场地位置相关并随频率变化的两个复数.δr0与δθ为与台站相对位置有关的参数.本文绘出了计算α1和α2的理论公式,并对α1和α2的物理意义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本文也得到了根据α1和α2估计地震动场孔径的理论公式,最后,以一次M=6单侧破裂地震为例.通过数值积分,计算α1~α2和孔径防震中矩、方位角和频率变化的三维图像.
金星陈超张明宇
关键词:地震动
双侧破裂模型对地震动空间相关性影响的远场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根据震源理论,将由双侧破裂模型计算得到的场地Fourier谱,等价表述为从初始破裂点沿两个相反方向破裂的单侧破裂模型独立计算得到的相同场地Fourier谱,以相对长度为权重的线性组合。据此,在远场假定下,得到了双侧破裂模型刻画地震动场分布的两个重要复交参数α1和α2,以及由它们确定场的孔径的解析表达式.最后,以一次地震为例,计算了α1和α2的实部和虚部,以及孔径随震中距、方位角和频率变化的三维图像。
金星陈超张明宇王绍博丁海平
关键词:地震动震源
汶川8.0级地震强震动特征初步分析被引量:44
2008年
本文对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收集的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8.0级地震中获取的420组三分量加速度记录进行了处理和初步分析。在这次地震中布设在龙门山断裂带及其周围地区的50多个台站获得了大于100gal的加速度记录,有46组三分量加速度记录的断层距小于100km,使中国大陆近断层区域所获得的强震动加速度记录的数量成倍增加。本文依据这批数据,对汶川大地震强震动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给出了此次地震断层附近地区的PGA衰减规律,并利用此规律模拟了断层附近的加速度峰值,绘制了PGA分布图、竖向PGA与水平向PGA比值图;给出了汶川地震断层附近的加速度反应谱、上盘效应、竖向效应、速度大脉冲效应等地震动特征,这些特征可作为抗震设计规范修订的依据并供灾区重建时参考。
于海英王栋杨永强卢大伟解全才张明宇周宝峰江纹乡程翔杨剑
关键词:汶川8.0级地震加速度记录
基于GIS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计算机管理系统
<正>本文介绍了一个地震烈度区划图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它是在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上建造的,采用了 ARC/INFO 软件。数据库设计中,将区划图上标示的地点(城镇等)作为点特征,国界、海岸线等作...
陶夏新郑广芬左惠强张明宇
文献传递
双侧破裂模型对地震动空间相关性影响的定量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本文在震源为双侧线状断层破裂模型的假定下,根据震源理论和波谱随空间坐标的展开式,得到 了场地两点地震动Fourier谱的表达式Ab(f)=An(f)exp(a1r0+a2 ).文中提出了将双侧破裂模型 分解为两个单侧破裂模型计算双侧破裂模型a1和a2的数值方法.以一次地震(M=6)为例,分析了双侧 破裂模型对地震动空间相关性的影响,计算了a1和a2的实部和虚部以及孔径随震中距、方位角和频率 变化的三维图像.
金星陈超张明宇王绍博丁海平
关键词:地震动地震工程震源波谱
基于GIS和AI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信息系统
谢礼立陶夏新左惠强温瑞智张明宇
该成果系统地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人工智能(AI)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区划及地震损失预测与评估中的应用。该成果以我国华北地区为背景,建立了地震构造信息系统,为其他区域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方法与示范;提出了基于GIS...
关键词: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
一种估计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的新方法
1999年
在简要回顾了地震危险性评定方法的要点之后,提出了一种评定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的新方法.这一方法的要点是:(1)用现在流行的方法对地震活动性进行统计分析和潜在震源划分,并将潜在震源简化为矩形断层模型;(2)在某一潜在震源上,一旦发生某一震级的地震,则采用强震地震学的研究结果从物理上模拟这次地震在重要工程场地引起的强地面运动;(3)在这一潜在震源上,可以构造出在预测的T年内符合震级-频度关系的一组随机地震序列,重复(2)的步骤可得到这一组地震序列发生时在重要工程场地引起的地面运动序列;(4)对于多个潜在震源,重复(3)的步骤,由统计方法可计算出在T年内场地的超越概率.因此,本文提出的方法既保留了以往地震危险性分析关于潜在震源划分、地震发生规律的特点,又充分吸收了强震地震学关于强地面运动的研究成果。
金星张明宇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面运动分析
基于AI和GIS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在太原-临汾地区地震区划中的应用被引量:4
1996年
作为不同区划方法编图结果对比分析研究的方案之一,本文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AI)的地震危险性智能辅助评估系统(SHES)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震构造信息系统(STIS)联合应用于太原-临汾地区地震区划的结果。为了对比分析衰减关系的影响,编图中也采用了借助误差向后传播算法建立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陶夏新张明宇郑广芬左惠强
关键词:神经网络GIS地震危险性地震区划
汶川8.0级大地震极重灾区映秀镇不同建筑结构震害概述及原因简析被引量:36
2008年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汶川地震是中国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以及工程结构震害。震中位于映秀镇(北纬31.015°,东经103.365°)。映秀镇的建筑结构形式多样,其中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底框架结构和工业厂房。该镇的建筑多数是按照不同时期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一部分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少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由于映秀镇地震动强度大,建筑物的破坏十分严重,震害非常典型,为地震工程学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材料,对工程震害的研究在理论与工程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在映秀镇收集到的工程震害进行概述,讨论不同结构形式的破坏现象和特点,并给出简要的分析。
孙柏涛闫培雷胡春峰张明宇
关键词:汶川地震工程震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