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治华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基因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功能
  • 1篇蛋白质功能预...
  • 1篇蛋白质网络
  • 1篇蛋白质相互作...
  • 1篇蛋白质相互作...
  • 1篇调控网络
  • 1篇动态模式
  • 1篇多序列比对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方...
  • 1篇啤酒
  • 1篇啤酒酵母
  • 1篇嵌合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转录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4篇张治华
  • 3篇陈润生
  • 2篇石宝晨
  • 2篇卢宏超
  • 2篇赵屹
  • 1篇孙世伟
  • 1篇卜东波
  • 1篇李蔚
  • 1篇邓巍
  • 1篇熊磊
  • 1篇凌伦奖
  • 1篇唐素勤
  • 1篇齐震
  • 1篇石秋艳
  • 1篇张京芬
  • 1篇张勇
  • 1篇王强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全基因组比较的SARS冠状病毒种系进化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冠状病毒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SARS传染病的病原体,它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分别由中国、加拿大、美国等国的研究小组完成。然而它的起源仍是一个谜为了探寻SARS冠状病毒的来源,基于FDOD(function of degree of disagreement)方法,对12个SARS冠状病毒分离株和12种以往发现的冠状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比较,构造出种系进化无根树。结果表明,这两类病毒(分别由12个SARS冠状病毒分离株和12种以往发现的冠状病毒构成)虽然都来自冠状病毒属,但它们位于两个不同的进化分支上。冠状病毒属中的3个组被准确地重构。根据得到的结果,推测SARS冠状病毒更类似于第一组中的冠状病毒。根据种系进化树的拓扑结构和各SARS冠状病毒分离株与造成香港Metropole饭店疫情的SARS冠状病毒株之间的联系,推测各SARS冠状病毒分离株分别位于进化树上两个大的分支,这为SARS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辅助信息。
齐震狐昱李蔚陈燕俊张治华张治华孙世伟卢宏超张京芬卜东波凌伦奖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传染途径
系统生物学研究的两个层面——啤酒酵母转录调控网络的动态模式和哺乳动物基因组结构演化的一种机制
细胞系统通过整合来自内部基因组的数字化信息和来自外界的刺激,从而得以动态的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目前基因组的信息基本上已经是可以获得并分析的,这暗示着生物科学似乎并不是独立于数量化科学之外的学科.系统生物学是一门整合各方...
张治华
关键词:比较基因组转录调控网络蛋白基因啤酒酵母系统生物学
文献传递
基于蛋白质网络功能模块的蛋白质功能预测被引量:8
2006年
在破译了基因序列的后基因组时代,随着系统生物学实验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寻找功能模块及预测蛋白质功能在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打破了传统的基于蛋白质间相似度的聚类模式,直接从蛋白质功能团的角度出发,考虑功能团间的一阶和二阶相互作用,提出了模块化聚类方法(MCM),对实验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来预测模块内未知蛋白质的功能.通过超几何分布P值法和增、删、改相互作用的方法对聚类结果进行预测能力分析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块化聚类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和覆盖率,有很好的容错性和稳定性.此外,模块化聚类分析得到了一些具有高预测准确度的未知蛋白质的预测结果,将会对生物实验有指导意义,其算法对其他具有相似结构的网络也具有普遍意义.
卢宏超石秋艳石宝晨张治华赵屹唐素勤熊磊王强陈润生
关键词: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蛋白质功能预测聚类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跨染色体剪接的嵌合5'/3'UTRs
2004年
mRNA的5/3UTRs是在mRNA翻译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的序列,在5/3UTRs上不正常的剪接模式可能导致多种严重疾病.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规模序列比对分析搜寻5/3UTRs跨染色体剪接现象的方法,并用此方法得到8例可信度高的跨染色体的5/3UTRs剪接事件,从信息的角度证实了来自不同染色体序列剪接成为5/3UTRs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对这8例跨染色体剪接产生的5/3UTRs用多序列比对在剪接区域没有发现一致保守的motif.同时,目前的预测算法也不能在剪接区域检测到特异性的RNA二级结构,因此很难确定引导5/3UTRs跨染色体剪接的信号.
张治华张勇石宝晨邓巍赵屹陈润生
关键词:染色体生物信息学剪接RNA二级结构嵌合多序列比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