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亮

作品数:24 被引量:190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药物
  • 4篇药物动力学
  • 4篇计算机
  • 4篇计算机视觉
  • 4篇洪水
  • 4篇洪水预报
  • 3篇伊维菌素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模糊神经
  • 3篇模糊神经网络
  • 3篇菌素
  • 2篇山羊
  • 2篇图像
  • 2篇麻保沙星
  • 2篇奶牛
  • 2篇洪水预报系统
  • 2篇包合
  • 2篇包合物
  • 1篇大学生

机构

  • 2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陕西理工大学
  • 1篇新疆农垦科学...
  • 1篇西安市动物疫...

作者

  • 24篇张海亮
  • 8篇李引乾
  • 6篇庞利娜
  • 6篇何东健
  • 5篇梅雪洁
  • 5篇黄冻
  • 4篇吴建华
  • 3篇薛芬
  • 3篇王婷
  • 3篇薛琴
  • 2篇薛惠岚
  • 2篇龙满生
  • 2篇池荣虎
  • 2篇张小莺
  • 2篇秦金淼
  • 2篇宁纪锋
  • 2篇黄勇旗
  • 2篇陈琛
  • 2篇庞丽娜
  • 1篇曹光荣

传媒

  • 5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畜牧与兽医
  • 2篇农机化研究
  • 1篇疾病监测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食品工业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科技信息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0
  • 9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犬细小病毒病诊断与防治情况调查被引量:11
2010年
为了解我国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防疫、诊断、治疗现状及存在问题,为该病的诊断、治疗及新药开发奠定基础,笔者于2008年12月分别对北京、西安、郑州、天津、汉中5个城市共30家动物医院开展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2006~2008年细小病毒病犬占治疗病犬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5.64%、19.37%和20.51%,呈逐年上升趋势;病犬中接种过细小病毒疫苗的犬约占32.00%,且未接种的多为幼犬;在受调查的动物医院中,93.33%的医院使用进口疫苗,33.33%的医院使用国产疫苗;使用犬细小病毒检测试纸检测的医院占96.67%,其中所使用全部是韩国进口试纸;治愈时间平均为5.5d,治疗中多配合使用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使用率达90.00%,其费用占总治疗费用的42.70%,单抗产品已成为犬细小病毒病诊治的主要来源。我国还缺乏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数据,对该病的诊治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国产诊治药物亟待开发。
陈琛邬静张海亮韩水仲田泽华张小莺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宠物犬
洪水智能预报方法与系统研究
洪水预测预报是减少洪涝灾害的有效途径,改进洪水预报方法、提高预报精度、实施洪水预报调度,对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深入探讨洪水预报方法,研究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和模糊算法在洪水...
张海亮
关键词:洪水预报水文模型BP算法模糊神经网络洪水预报系统
文献传递
伊维菌素HP-β-CD包合工艺的优化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伊维菌素利用率和增容倍数为指标,优选出伊维菌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最佳条件。主要参数:伊维菌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物质量之比1∶3,包合时间2 h,研磨温度55℃。羟丙基-β-环糊精研磨时间是影响伊维菌素包合效果的主要因素。本试验为伊维菌素新制剂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张海亮薛芬李引乾曹光荣梅雪洁庞利娜黄冻王婷赵力刘阳
关键词:伊维菌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正交试验
基于GIS技术的洪水预报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05年
概要介绍了洪水预报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提出了将GIS应用到流域洪水预报系统,实现地理信息系统与洪水预报系统的结合。重点以中小流域洪水预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和设计了此类系统的开发环境、体系结构和功能组成,并探讨了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主要技术。
张海亮吴建华
关键词:洪水预报系统GIS应用GIS技术流域洪水开发环境中小流域
苯甲酸雌二醇在奶牛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被引量:4
2009年
分析苯甲酸雌二醇在奶牛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试验前对奶牛进行摘除卵巢手术,术后30 d单剂量肌肉注射不孕奶牛催乳注射液(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216 h内不同时间17次颈静脉采血,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中雌二醇浓度。结果表明,雌二醇在奶牛体内的药物动力学配置符合有吸收因素的二室开放模型,其药时曲线最佳方程为:C=283.773e-0.0326t+136.748e-0.0133t-420.521e-0.0770t。消除半衰期(t1/2)为(52.232±1.383)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3525.940±288.114)pg/(mL.h);达峰时间(Tp)为(22.025±0.427)h,达峰浓度(Cp)为(165.385±3.120)pg/mL。试验结果显示,苯甲酸雌二醇在奶牛体内分布广泛,吸收和消除较慢。
黄冻李引乾张海亮梅雪洁庞利娜杨烨韩冰
关键词:苯甲酸雌二醇奶牛药物动力学
多潘立酮微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根据相图优选处方,并初步考察微乳制剂的稳定性、形态粒径和理化性质。用紫外分光光度(Uv-Vis)法测定微乳中多潘立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制备出的多潘立酮微乳处方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肉豆蔻酸异丙酯(IPM)/多潘立酮/蒸馏水。微乳稳定,透射电镜下呈圆球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12.4nm。在1-50μ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1±1.17)%,RSD为1.18%(n=5)。多潘立酮微乳应低温(4℃)、避光保存。该处方设计合理,方法可靠。
秦金淼李引亁薛琴薛芬张海亮庞丽娜王倩
关键词:多潘立酮微乳
浅谈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被引量:20
2008年
当前,大学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开展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大学生增强主体意识,明确目标,培养多种能力,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结合社会需要开拓美好前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为确立整个大学间的学业目标,为成功实现就业或开辟事业打好基础。良好的学业生涯规划不仅能使学生尽快成才,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刘旭张海亮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生涯
麻保沙星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被引量:7
2009年
分析麻保沙星(Marbofloxacin,MBF)在成年山羊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过程。山羊单剂量快速静注MBF 10 mg/kg,16 h内不同时间12次颈静脉采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表明,MBF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配置符合无吸收因素二室开放模型。其药-时曲线最佳方程为:C=37.6434e-1.1106t+3.6700e-0.0891t;分布半衰期(t1/2α)为(0.6252±0.0299)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7.7964±0.4069)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75.1943±4.3712)μg/(mL.h),表观分布容积(Vd)为(1.4519±0.0904)L/kg,体清除率(CLB)为(0.1295±0.0119)L/(kg.h)。结果显示,MBF在山羊体内分布迅速而广泛,消除缓慢。
梅雪洁李引乾庞利娜黄冻张海亮黄勇旗
关键词:麻保沙星山羊药物动力学
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体外抑菌试验及对人工感染巴氏杆菌雏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研究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对仔鸡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保护作用。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以红霉素、磷酸替米考星、泰乐菌素为对照,测定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无乳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将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以20、405、0 mg/kg 3个剂量,磷酸替米考星10 mg/kg,泰乐菌素10 mg/kg,红霉素5 mg/kg皮下注射,治疗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雏鸡。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替米考星长效注射液对革兰氏阳性菌抑菌效果与磷酸替米考星相当,强于泰乐菌素和红霉素。体内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替米考星高、中、低剂量组疗效明显,均优于磷酸替米考星治疗组和泰乐菌素治疗组(P<0.01)。
王婷李引乾谢沄张海亮周旭庞丽娜薛芬薛琴
关键词:MIC雏鸡巴氏杆菌
黄体酮在奶牛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被引量:4
2009年
分析黄体酮(Progesterone)在奶牛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试验前,奶牛进行摘除卵巢手术,术后30 d单剂量肌肉注射不孕奶牛催乳注射液(含黄体酮与苯甲酸雌二醇),120 h内不同时间15次颈静脉采血,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黄体酮浓度。结果表明,黄体酮在奶牛体内的药物动力学配置属于有吸收因素二室模型,其药时曲线方程为C=5.0600e-0.0581t+1.5360e-0.0091t6.5960e-0.3078t。消除相半衰期为(81.6135±24.3323)h,药时曲线下面积为(230.6931±48.5255)ng/(mL.h),达峰浓度为(3.798±1.083)ng/mL,达峰时间为(8.0±1.9)h。黄体酮在奶牛体内分布广泛,消除缓慢。
庞利娜李引乾黄冻张海亮梅雪洁杨烨韩冰
关键词:黄体酮奶牛药物代谢动力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