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炎 作品数:23 被引量:61 H指数:6 供职机构: 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昆山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溴敌隆中毒后弥漫性脑出血(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7年 目的探讨溴敌隆中毒后弥漫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溴敌隆中毒后弥漫性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结合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1例38岁患者服用溴敌隆半个月后突发意识丧失,头颅CT示弥漫性脑出血,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溴敌隆中毒后半衰期长,临床容易忽视;脑出血后临床症状重,应引起足够重视。 周金方 马召玺 王红洲 张炎 陆丽云 王万华关键词:溴敌隆 灭鼠药 脑出血 依达拉奉和尼莫地平联合应用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脑缺血组、依达拉奉组、尼莫地平组和依达拉奉+尼莫地平组(依尼组),各组又分为缺血12 h、24 h、48 h亚组。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堵塞(MCAO)脑缺血模型。制模后1 h,各药物干预组分别注射依达拉奉3 mg/kg、尼莫地平2 mg/kg和依达拉奉+尼莫地平,正常对照组和脑缺血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分别于预定时间点处死,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脑组织VEGF mRNA水平。结果各组缺血24 h、48 h亚组脑组织VEGF mRN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各药物干预组脑组织VEGF mRNA水平显著高于脑缺血组(均P<0.01);依尼组脑组织VEGF mRNA水平又显著高于依达拉奉组和尼莫地平组(均P<0.01)。结论依达拉奉和尼莫地平能上调缺血脑组织VEGF的表达水平,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王万华 王洪洲 张炎 鲍志诚 杨华 陆丽芸关键词:脑缺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依达拉奉 尼莫地平 气温变化与自发性脑出血的发病关系探讨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出血气候发生学特点,探讨气温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影响关系。方法将716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分为三组,高血压性脑出血组、继发性脑出血组和不明原因性脑出血组,统计自发性脑出血在不同季节及不同气候下的发病人数。结果自发性脑出血发生时间上存在着显著的季节差异性(P〈0.05或P〈0.01),高血压组差异最显著,在另外两组则差异不显著(P〉0.05),高血压组老年人较年轻人更具有季节的显著差异性,越低气温发病人数越多。结论自发性脑出血多发于冬季和低温时节,老年人发病的气候规律性更为明显。 张炎 王万华 陆丽芸 毛慧慧关键词:脑出血 气温 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2019年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0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Lp-PLA2及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详细记录患者有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饮酒史。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估脑梗死严重程度,通过患者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其短期预后,分析LP-PLA2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Lp-PLA2(OR=1.016,95%CI1.011~1.021,P<0.01)、LDL(OR=1.574,95%CI1.137~2.178,P=0.006)、Hcy(OR=1.044,95%CI1.008~1.082,P=0.017)、年龄(OR=1.071,95%CI1.041~1.101,P<0.01)、吸烟(OR=0.256,95%CI0.139~0.471,P<0.01)为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饮酒、高血压史、糖尿病史、HDL、LP(a)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OR=1.03,95%CI0.986~1.067,P<0.01)、吸烟(OR=0.397,95%CI0.16~0.984,P=0.046)、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OR=0.04,95%CI0.009~0.167,P<0.01)是影响脑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除传统的吸烟、LDL、Hcy、年龄危险因素外,Lp-PLA2亦是影响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影响脑梗死患者的预后。Lp-PLA2或可作为标志物用于预测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钱小燕 王万华 鲍治诚 陆丽芸 张蕾 唐晴 缪桂华 王红洲 张炎关键词:脑梗死 LP-PLA2 预后 脑梗死溶栓再通的血浆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脑梗死的严重性和预后与很多因素有关,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闭塞血管能否及时再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神经影像学的一些检查都对判断血管再通有一定帮助。有很多研究关于溶栓再通的血浆标志物(包括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及其以外的生物标志物,如D-二聚体、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脂蛋白磷脂酶A2,但真正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却不多。 张露远 张炎 周金方 王万华关键词:脑梗死 溶栓再通 血浆标志物 分水岭脑梗死早期复发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探讨分水岭脑梗死(CWI)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121例急性CW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1个月.根据复发情况,分为未复发组及复发组,分析CWI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36例,无复发组85例.与无复发组比较,复发组血管狭窄程度≥90%、扩容治疗的比率及收缩压显著降低,不稳定斑块及积极降压的比率显著升高(P <0.05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不稳定斑块(OR=4.929,95%CI:1.491 ~ 16.296,P<0.01)、狭窄程度≥90%(OR=6.072,95%CI:2.115 ~17.430,P<0.01)及积极降压(OR=3.840,95%CI:1.418~10.400,P<0.01)是CWI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不稳定斑块、脑血管重度狭窄、降压治疗是CWI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万华 马召玺 张炎 王红洲 曹勇军 赵合庆关键词:分水岭脑梗死 早期复发 尿酸水平和高血压病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尿酸水平和高血压病与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门诊或住院的PD患者372例(PD组),另选择性别、年龄与PD组匹配的对照者372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Mantel-Haenszel(M-H)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的一般情况、尿酸水平、高血压病病史、高血压病病程(分为〈10年和≥10年)和高血压病级别(按收缩压:Ⅰ级=140-159 mm Hg、Ⅱ级=160-179 mm Hg、Ⅲ级≥180 mm Hg)与PD症状(UPDRSⅡ/Ⅲ)和严重程度(H-Y分级)的关系。结果 PD组中,与非高尿酸血症者比较,高尿酸血症患者患PD的危险性降低(OR=0.24,95%CI:0.15-0.37);与非高血压病患者比较,高血压病患者患PD的危险性降低(OR=0.50,95%CI:0.37-0.70)。对高血压病患者分别按高血压病级别(Ⅰ-Ⅲ级)以及高血压病病程〈10年和≥10年分层后进行单因素分析,依然存在负相关(P〈0.05)。此外,PD组随H-Y分级增加,高血压病患病率和尿酸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PD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UPDRSⅡ/Ⅲ评分明显低于PD非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病与PD存在负相关性。 张炎 缪桂华 罗蔚锋关键词:尿酸 高尿酸血症 高血压病 帕金森病 橄榄体桥脑小脑萎缩1例诊断体会 2006年 张炎 王万华关键词:脑萎缩 桥脑 小脑 橄榄体桥脑小脑萎缩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同时选择25例具有可比性的病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rt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以欧洲脑卒中临床神经缺损评分标准(ESS)和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24h、21d的ESS积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rt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张炎 王万华 杨华 鲍治诚关键词: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不同溶栓效果患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溶栓效果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动态变化。方法根据治疗24 h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减分率比较溶栓组33例与未溶栓组20例的疗效,采集溶栓组溶栓前,溶栓后2 h、6 h、12 h、24 h及1周的血液检查FIB、DD水平,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溶栓患者24 h后NIHSS减分率较未溶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26,P<0.05)。溶栓效果好组FIB在12 h达到低点,明显低于溶栓效果差组(t=4.47,P<0.01),DD在6 h达到高点,明显高于溶栓效果差组(t=6.374,P<0.01),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溶栓效果好的患者FIB下降明显,DD上升明显,为临床观察病情转归,预测预后提供依据。 张露远 张炎 周金芳 王万华关键词:溶栓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