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肺癌患者经PICC置管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究原发性肺癌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PICC)置管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进行PICC置管的15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ICC置管后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18例)和无并发症组(14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TNM分期、基础疾病、置管前D-二聚体水平、置管静脉、化疗药物、置管时间、治疗方式等,分析原发性肺癌患者经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置管前D-二聚体水平、肿瘤分期及化疗药物依托泊苷的应用是原发性肝癌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置管前D-二聚体水平、肿瘤分期及化疗药物依托泊苷的应用是原发性肝癌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患者PICC置管前需提前筛查D-二聚体水平,同时密切观察肿瘤晚期患者置管侧血管情况,在输液过程中减少肢体制动,适当活动肢体,对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 张英
- 关键词:原发性肺癌PICC置管并发症
- 不同芳香化酶抑制剂辅助阿贝西利治疗HR+/HER2-乳腺癌患者的疗效
- 2024年
- 目的研究不同芳香化酶抑制剂(AI)辅助阿贝西利治疗激素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6例HR+/HER2-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阿那曲唑组(阿那曲唑辅助阿贝西利治疗)和依西美坦组(依西美坦辅助阿贝西利治疗),每组4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和疗效;治疗后两组均随访1年,比较短期预后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基质外金属蛋白酶9(MMP-9)、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蛋白(HER2/neu)、p185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阿那曲唑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略优于依西美坦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阿那曲唑组客观缓解(ORR)、疾病控制(DCR)率均略高于依西美坦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阿那曲唑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低于依西美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阿那曲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低于依西美坦组的3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阿那曲唑组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率略高于依西美坦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那曲唑、依西美坦均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增强HR+/HER2-乳腺癌患者近期疗效并改善短期预后,但阿那曲唑对患者血脂水平及肝功能影响较小,用药安全性更高。
- 吴迎迎张英陈丽娜周威
- 关键词:内分泌治疗芳香化酶抑制剂
- DC-CIK静脉回输联合IL-2辅助晚期肾细胞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静脉回输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辅助晚期肾细胞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晚期肾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符合根治术和免疫治疗指征,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IL-2辅助根治术治疗,试验组采用DC-CIK静脉回输联合IL-2辅助根治术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细胞表达、血脂水平变化,统计两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短期预后。结果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同时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NK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CD16+CD56+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CD3-CD56+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同时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同时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治疗后客观缓解(ORR)率、疾病控制(DCR)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1年内生存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略高于对照组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静脉回输联合IL-2辅助根治术可增强晚期肾细胞癌患者免疫功能并改善血脂水平,对提高近期疗效、短期预后均有积极意义,同时具有较高安全性。
- 吴迎迎张英周威
- 关键词:晚期肾细胞癌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S)行放化疗治疗的预后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行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S患者90例临床资料,行放化疗综合治疗或单纯放疗,分析局部晚期NSCLS行放化疗治疗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9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4.44%(58/90),单纯放疗、序贯放化疗、同步放化疗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23.33%(7/20)、64.52%(20/31)、79.48%(31/39);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8.89%(71/90)、32.22%(29/90)、25.56%(23/9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KPS评分<80分、临床分期ⅢB期、近期疗效PR、联合放化疗是局部晚期NSCLS行放化疗治疗后生存率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NSCLS疗效较好,临床需加以重视。
- 张英李杨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
-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均进行4个周期的术后辅助化疗,化疗过程中评估依从性,分为依从组和不依从组。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付费方式、查尔森合并证指数、病理分期、病理类型、手术方式,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9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良好52例(57.78%)纳入依从组,依从性差38例(42.22%)纳入不依从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付费方式、病理类型、手术方式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付费方式、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依从性偏低,应重点提升高龄、文化程度低、非医保、鳞癌、开胸手术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
- 张英李杨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依从性影响因素
-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的变化规律,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d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评价患者发病第1日、第7日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呈自然下降规律,第7天与第l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高血压常见,有自发下降的趋势。合理调控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能明显提高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
- 张英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高血压预后动态血压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