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茹燕

作品数:17 被引量:189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遥感
  • 7篇景观
  • 7篇干旱
  • 7篇干旱区
  • 4篇中国西部干旱...
  • 4篇生态
  • 4篇土壤
  • 4篇流域
  • 4篇景观生态
  • 4篇河流域
  • 3篇制图
  • 3篇GIS
  • 2篇地表
  • 2篇沙地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系统
  • 2篇塔里木河
  • 2篇塔里木河流域
  • 2篇土壤风蚀
  • 2篇绿洲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新...
  • 8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国土资源部土...
  • 3篇新疆工学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新疆遥感中心

作者

  • 17篇彭茹燕
  • 8篇张慧芝
  • 6篇王让会
  • 4篇刘连友
  • 3篇王志
  • 2篇孙宝生
  • 2篇刘目兴
  • 2篇孙洪波
  • 2篇孙炳彦
  • 2篇黄俊芳
  • 1篇唐艳
  • 1篇李锦
  • 1篇周海鹰
  • 1篇游先祥
  • 1篇薛英
  • 1篇黄青
  • 1篇张小啸
  • 1篇赵振勇
  • 1篇杨德刚
  • 1篇童莉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新疆环境保护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1
  • 1篇200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沙地资源开发中土地质量的响应——以靖边县北部风沙区为例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阔,风沙活动频繁,土地质量退化严重,明显制约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在这些地区开展沙地治理已刻不容缓.沙地资源的开发以根本上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成为目前沙地治理的战略目标.该研究以陕西...
彭茹燕
关键词:土壤植被风沙活动
文献传递
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景观制图的若干问题被引量:6
2005年
制图方法是认识和揭示客观现象与过程的重要途径。生态景观制图作为专题制图学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建立分类体系,制定分类方法,编制专题图件,可以反映自然要素和人为作用的特点,揭示生态景观要素的耦合关系。生态景观制图中专题要素的表现方式,制图过程的数据采集,制图单元的划分,制图的模式选择,以及遥感、GIS与数字制图手段的应用,是干旱区景观生态制图的关键问题。生态景观制图中的地图信息理论、地图模式论、地图分析理论、地图要素综合理论、制图工艺学等的发展,对于开拓资源环境制图学的新领域具有理论价值,并对生态规划与生态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张慧芝彭茹燕黄青李锦林毅薛英徐晓芳
关键词:景观制图生态遥感
和田河中游地区景观格局遥感研究
和田河是塔里木盆地南缘最大的内陆河。和田河中游地区是我国西部干旱区荒漠一绿洲生态经济的典型代表,也是新疆南疆地区一个重要的农业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但长期以来,人们通过应用生态与经济规律,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创...
彭茹燕
关键词:人工绿洲遥感层次分析法生态环境景观生态学
文献传递
耕作地表土块状况及其对近地表风场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为深入理解非可蚀性土块吸收风能、降低侵蚀力的机制,利用野外风速资料,对半干旱区农田传统耕作模式下犁耕、耙耱及抹平等的地表土块大小、土壤表面粗糙度、近地表风速及空气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犁耕后农田土块长、宽、高均在15cm以上,盖度为27.67%,耙耱、抹平后土块大小和盖度显著降低,抹平地表土块盖度仅为2.1396;土块的破碎导致土壤表面粗糙度降低,近地表风速增大;与犁耕地表比较,耙耱后土壤表面粗糙度降低34%~64%,抹平后降低幅度甚至在90%以上;耙耱抹平后地表以上0.5m高度内风速显著增大,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由1.1cm降低至0.05cm,侵蚀力增强。因此认为,合理选择犁耕、耙耱和抹平的时间对农田风蚀防治有实际意义。
刘目兴刘连友孙炳彦郭兰兰王志唐艳彭茹燕
关键词:土壤风蚀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传统耕作
基于NOAA/AVHRR数据的景观格局分析——以塔里木河干流区域为例被引量:29
2001年
在对 NOAA/AVHRR数据进行灰度拉伸、直方图均衡化、多通道合成等方法处理后 ,应用IDRISI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 ,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了景观格局的宏观分析 ,结果表明在塔里木河干流区域景观类型相对简单 ,各景观自身破碎度低 ,连通性较好 ,景观间的均匀度差 ,是一种典型的脆弱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景观。
彭茹燕王让会孙宝生
关键词:塔里木河流域遥感
干旱区生态景观制图的谱型特性与模式方法被引量:9
2003年
生态景观制图是专题制图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可以揭示自然要素和人为作用的特点 ,反映各景观要素的相关性和数量关系。本文选择以新疆和田为代表的干旱区生态景观制图 ,通过遥感与 GIS相结合的方法 ,对生态景观制图的信息识别、信息挖掘、综合分析应用等研究 ,探讨了地图信息认知、表达、反演等专题制图中的生态景观分类、动态变化问题。
张慧芝彭茹燕王让会黄俊芳孙洪波
关键词:生态景观干旱区
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景观制图的若干问题
生态景观制图是专题制图学的重要方向.通过制图可以反映自然要素和人为作用的特点,揭示生态景观要素的耦合关系.生态景观制图中专题要素的表现方式,制图过程的数据采集,制图单元的划分,制图的模式选择,以及遥感、GIS与数字制图手...
张慧芝彭茹燕黄青李锦林毅薛英徐晓芳
关键词: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遥感GIS数字制图
毛乌素沙地南缘改良与利用风沙土性质研究被引量:35
2006年
对毛乌素沙地南缘半流动沙地、新垫土改良地和改良4年的麻黄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垫土对沙地土壤有明显的改良作用,细粒物质增加,持水能力提高,0~20cm平均粒径由0.24~0.28mm降到0.14~0.18mm。土壤中有机质平均含量为0.107%、全氮为0.0113%,速效氮为11.522mg/kg,分别是半流动沙地的1.67.1.67,2.75倍。改良后通过4年种植的麻黄地土壤得到进一步发育,20~40cm层粉沙含量占到10.38%~18.38%,是新改良地的7.98~14.94倍。有机质平均含量为0.208%,全氮为0.0183%.速效氮为17.658mg/kg,分别是半流动沙地的3.25,2.71.4.21倍,且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30~40cm深处出现峰值。
王志彭茹燕王蕾刘连友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土壤理化性质
陕北风沙区景观格局分析被引量:25
2005年
陕北风沙区地处农牧交错带 ,气候干旱 ,是一个从沙区向黄土区的过渡区 ,自然环境复杂、恶劣。区内景观类型简单 ,半流动沙地、流动沙地占据了主体 ,是一种典型的沙地景观格局。水是区域景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绿色景观滩地、草地、林地仅有 14 .7% ,显示出区内生产力低 ,生态环境脆弱。人为景观成为区域内仅次于沙地的景观大类 ,区内自然的景观格局正受到人类的强烈干扰。这种区域环境的过渡性及脆弱性 ,导致了区域景观结构的不稳定性与敏感性。
彭茹燕张慧芝哈斯王志
关键词:风沙区流动沙地黄土区草地滩地生产力
西北干旱区山地—绿洲—荒漠系统信息传递耦合关系被引量:19
2001年
在干旱区的山盆体系中 ,胡杨、柽柳等天然植被的繁衍过程 ,是对热量、水分、土壤、气候等环境要素综合信息的反馈。太阳辐射量的变化 ,制约了生物和相关环境要素的分布格局。水资源的形成、转化、消耗过程中 ,与环境中的土壤、大气及生物发生水力联系 ,并输送了大量的泥沙、矿物质及无机盐类 ;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植物需水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 ,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关系。无论是水分的蒸散、渗漏、运移及植物吸收 ,还是 N、P等矿质元素的循环 ,都随地理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土壤微生物在其整个过程中 ,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为的灌溉、开垦、施肥、管理等措施 ,直接给土壤赋以附加信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因素的发展变化 ,沟通和联系着山地、绿洲及荒漠系统间的复杂关系。
王让会马映军彭茹燕
关键词:山地生态系统荒漠信息传递西北干旱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