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世千

作品数:11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精油
  • 7篇百里香
  • 6篇离体培养
  • 4篇香精
  • 4篇香精油
  • 4篇百里香精油
  • 3篇蒸气
  • 3篇植物
  • 3篇植物离体培养
  • 3篇水蒸气蒸馏
  • 2篇芽诱导
  • 2篇水蒸气蒸馏法
  • 2篇提取率
  • 2篇茉莉酸
  • 2篇茉莉酸甲酯
  • 2篇无菌苗
  • 2篇氨酸
  • 2篇苯丙
  • 2篇苯丙氨酸
  • 2篇丙氨酸

机构

  • 11篇深圳职业技术...
  • 9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海南大学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1篇徐世千
  • 9篇李晓东
  • 7篇张建国
  • 4篇杨莉
  • 4篇李建国
  • 2篇鲁朝辉
  • 2篇李晓东
  • 1篇程智慧
  • 1篇党建章
  • 1篇崔淑芬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中成药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香料香精化妆...
  • 1篇中药材
  • 1篇Agricu...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aCl和壳聚糖对离体培养百里香精油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普通百里香(Thymus vulgaris L.)组培苗以及添加NaCl、壳聚糖的普通百里香组培苗的精油,利用气质联用法(GC-MS)结合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对其化学成分和相对百分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组培苗百里香精油都含有一般百里香精油的主要成分百里香酚、香芹酚、石竹烯等,化学成分的种类有一定的差异,这为进一步通过离体培养途径生产百里香精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李建国杨莉徐世千李晓东
关键词:百里香NACL壳聚糖精油
苯丙氨酸和茉莉酸甲酯对百里香离体培养芽生长及其精油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以离体培养的百里香不定芽为材料,研究了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le)或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对不定芽生长以及精油提取率等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供试浓度的Ple和MJ都能不同程度促进不定芽的增殖,其中以添加100 mg/L Ple和150μmol/L MJ增殖效果最佳,增殖系数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47.03%和23.57%。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普通百里香(Thymus vulgaris L.)组培苗、以及培养基添加苯丙氨酸或茉莉酸甲酯的普通百里香[0]组培苗的精油,添加100 mg/L Ple和150μmol/L MJ的提取率分别为0.42%和0.39%,分别比对照(0.31%)增加了35.5%和25.8%。利用气质联用法(GC-MS)并结合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对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3种组培苗百里香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无明显的差异,都含有百里香精油的主要成分百里香酚、香芹酚、邻-伞花烃、γ-松油烯、石竹烯等,只是相对含量略有差异。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苯丙氨酸和茉莉酸甲酯不仅提高了百里香不定芽的增殖系数,改善了植株的生理活性,而且还促进了百里香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和合成。
李晓东徐世千鲁朝辉崔淑芬张建国
关键词:离体培养百里香苯丙氨酸茉莉酸甲酯精油
离体培养的普通百里香苗中精油提取及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从普通百里香实生苗、种子无菌苗和组培苗中提取精油,并分析其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利用气质联用法(GC-MS)并结合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对其化学成分和相对百分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3种培养条件下的百里香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无明显的差异,均含有百里香精油的主要成分:百里香酚、香芹酚、邻-伞花烃、γ-松油烯、石竹烯等,只是相对含量略有差异。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通过离体培养途径生产百里香精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李晓东杨莉徐世千李建国程智慧党建章
关键词:离体培养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苯丙氨酸、茉莉酸甲酯对百里香不定芽基础代谢及精油提取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以离体培养的百里香不定芽为材料,研究添加不同浓度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对不定芽生长过程中基础生理代谢、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供试浓度Phe、MJ显著提高了百里香不定芽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其含量随着Phe、MJ浓度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适宜浓度的Phe、MJ增强不定芽中SOD、POD、PAL活性,抑制PPO活性,且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其中添加100 mg/L Phe、150 mg/L MJ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提取了百里香精油,添加100 mg/L Phe、150μmol/L MJ的提取率分别为0.42%、0.39%,分别比对照(0.31%)高35.5%、25.8%。
李晓东徐世千张建国鲁朝辉于燕
关键词:苯丙氨酸茉莉酸甲酯百里香
一种百里香精油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百里香精油的生产方法,其对通过百里香种子发芽得到的百里香无菌苗进行不定芽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后获得百里香组培苗,然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百里香组培苗的干样进行处理得到百里香精油,由于在增殖培养时在增殖培...
李晓东杨莉李建国徐世千
文献传递
一种百里香精油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百里香精油的生产方法,其对通过百里香种子发芽得到的百里香无菌苗进行不定芽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后获得百里香组培苗,然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百里香组培苗的干样进行处理得到百里香精油,由于在增殖培养时在增殖培...
李晓东杨莉李建国徐世千
文献传递
不同方法提取组培百里香精油质量及成分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萃取法、CO2超临界萃取法3种提取方法提取组培百里香精油,比较分析精油得率、精油化学成分以及相对含量,以期得出最佳提取方法。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百里香精油得率为0.21%,主要化学成分为:百里酚(36.53%)、间伞花烃(14.13%)、松油烯(8.09%)和石竹烯(4.14%);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的精油得率为0.19%,主要化学成分为:1,2-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55.23%)、百里酚(8.73%)、松油烯(5.23%);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的精油得率为0.27%,主要化学成分为:百里酚(26.68%)、3-苯基-2-丙烯酸-甲酯(21.55%)、间伞花烃(9.69%)。从精油得率、精油质量以及精油主要化学成分综合比较3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是提取百里香精油的最佳方法。
徐世千李晓东张建国
关键词:水蒸气蒸馏CO2超临界萃取百里香精油
植物离体培养技术生产次生代谢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在植物离体培养中,选择高产的外植体,寻找合适的培养条件,运用不同的离体培养方法是提高细胞生长速度和次生代谢物产量并实现工厂化生产的先决条件。为此,从以上几个方面阐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8种利用植物离体培养技术生产次生代谢物的方法,并提出了各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同时对植物离体培养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徐世千张建国李晓东
关键词:植物次生代谢物离体培养影响因素
水解酪蛋白和水杨酸对百里香生理代谢及精油提取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水解酪蛋白和水杨酸对离体培养的百里香不定芽增殖以及不定芽中生理代谢和精油含有量的影响。方法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水解酪蛋白或水杨酸后,测定百里香不定芽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有量、相关酶活性以及百里香精油含有量。结果水解酪蛋白和水杨酸都能不同程度促进不定芽的增殖,其中以添加300 mg/L水解酪蛋白和0.5 mg/L水杨酸的增殖效果最佳,增殖系数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51.05%、20.71%。与对照处理相比,可溶性糖含有量降低,可溶性蛋白则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上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下降。从增殖的不定芽中水蒸气蒸馏出精油,百里香不定芽的精油提取率分别达到0.38%,0.41%,对照组为0.31%。结论水解酪蛋白和水杨酸不仅提高了百里香不定芽的增殖,而且还促进了百里香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和合成。
李晓东徐世千张建国
关键词:水解酪蛋白水杨酸百里香生理代谢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Essential Oil from Thymus Seedlings of Tissue Culture
2012年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the relative contents and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 essential oils extracted from the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the aseptic seedlings and the common seedlings from seeds of Thymus vulgaris. [Method] The essential oil was extracted by steam distillati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their relative contents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d peak area normalization method; and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was tested by filter paper method. [Result] A total of 54 composition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se three samples, they had similar main compositions: thymol, m-Cymene, terpinene and so on, and these compositions were slightly different in contents. In addition, the essential oils from these three samples exhibited obvious antibacterial effect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which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S. aureus was stronger than against E. coli. [Conclusion] It is possible to produce essential oil by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 the main composition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 oils remained almost the same.
徐世千李晓东张建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