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
-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课题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谈医疗经营领域的拓展被引量:1
- 2003年
- 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实际需求和价值的观念的改变,医院所面临的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医院要正确认识这些变化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开拓医院的经营领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 徐松
- 医疗服务知识互补度与效度理论及其在医院的应用
- 2007年
- 根据医院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特点,首先对医疗服务互补知识与医疗服务知识需求总量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医疗服务知识的互补度与效度、互补梯度与最大互补梯度理论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在医院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医院投入的效用,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黄辉宇徐松
- 论医院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被引量:6
- 2003年
- 医院管理由经验管理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转变。培养管理人才 ,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是医院发展的需要。分析了医院管理人员的现状 ,指出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提出培训的内容 ,探讨了拓展继续教育的多种途径。认为 ,未来的医院是学习型的医院 ,管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 。
- 徐松张占伟王凤兰
- 关键词:继续教育人力资源
- 护理垂直管理绩效分配体系的构建与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索构建护理垂直管理绩效分配体系,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与医院运行实际情况,依据平衡计分卡管理理论,构建涵盖成本管控、岗位评价、患者满意度、服务工作质效等指标的护理垂直管理绩效分配体系,并根据相关数据评价运行效果。结果:护理垂直管理绩效分配体系运行以来,经过调试和完善,各项数据指标考评趋于固化,经数据统计分析,护理类耗材支出呈现下降趋势,优质护理评分和护理工作服务量积分呈现增长趋势。结论:护理垂直管理绩效分配体系有助于强化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和成本管控意识,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 徐松徐乃伟杜欣欣林梅
- 关键词:垂直管理绩效考核岗位管理护理绩效
- 门诊护士岗位管理绩效考核实践与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建立门诊护士岗位管理绩效考核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以关键绩效指标法为指导,构建门诊护士绩效考核体系,并进行实际应用与评价。结果门诊护士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门诊患者满意度明显改善,采血室例均护理耗材支出得以降低。结论优化门诊护士绩效考核体系有助于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稳控成本支出、提升护理工作效率。
- 徐松徐乃伟杜欣欣林梅
- 关键词:绩效评估岗位管理门诊护士
- 谈医院设备的租赁被引量:7
- 2003年
- 徐松
- 六西格玛方法与医院管理被引量:4
- 2003年
- 在加入WTO后,中国的企业必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同时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的组织结构和消费行为。如何在这种新的经济环境中生存、成长、壮大是对每一个企业领导人的挑战。六西格玛,由于其严谨的方法和实施步骤、以面向最终用户来建立营运体系的管理思想,对于中国企业建立卓越的管理体系、获取并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管理思想和实践。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制造业、服务行业等各个领域。近年来,医疗服务行业逐渐引进企业管理的六西格玛方法,重视加强医院管理,不断提高医院服务水平。
- 徐松
- 关键词:六西格玛方法企业文化医院管理管理战略质量管理
- 临床护士工作负荷率测定与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测量临床科室护士工作负荷率,明确临床护理工作现状,为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和服务效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随机抽取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各3个科室作为观察区域,其在岗护士作为观察对象;拟定护理工作项目表,采用工作抽样法结合随机起点等时间间隔,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观察员每隔5 min对观察对象当前工作状态进行观察记录,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提出改善和控制方案。结果内科、外科系统平均护理工作负荷率分别为93.52%和92.13%。内科系统直接护理平均占16.20%,间接护理占57.32%;外科系统直接护理平均占10.59%,间接护理占62.89%。内、外科系统运营增值项目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77.32%和81.54%。结论依托工作抽样法能比较全面、客观反映病区护理工作负荷强度,同时注重区分护理流程增值、浪费类目,有助于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和服务效率。
- 徐松徐乃伟杜欣欣李静原志芳林梅
- 关键词:工作负荷量护理
- 加入WTO后医院企业化管理的初步思考
- 2002年
- 徐松沈兆红
- 关键词:入世
- 老年人膳食模式与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膳食模式与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关系。方法:本横断面研究的参与者来自天津慢性低级别全身炎症与健康队列研究的基线调查。符合研究条件的研究对象总人数为2423例,年龄为(67.6±5.2)岁。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是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指南定义的。采用经信效度验证的食物频率问卷收集饮食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三种膳食模式:水果甜食膳食模式;传统东方膳食模式;动物性食物膳食模式。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膳食模式得分与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之间的关联,并计算比值比和95%置信区间。结果: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6.1%。多元调整后,与最低分位相比,水果甜食膳食模式、传统东方膳食模式和动物性食物膳食模式最高分位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的OR和95%CI分别是1.06(0.74,1.50)、0.54(0.34,0.86)和0.50(0.33,0.74),趋势性P值分别为0.87,<0.01和<0.001。结论:在老年人中,传统东方膳食模式和动物性食物膳食模式可能有利于改善或预防老年人原发性肌肉衰减综合征。
- 徐松王雪娜刘莉韩姣姣李树倩孟革牛凯军顾叶青
- 关键词:膳食模式握力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