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波涛

作品数:44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帕金森
  • 20篇帕金森病
  • 19篇手术
  • 17篇伽玛刀
  • 12篇伽玛刀治疗
  • 11篇毁损
  • 11篇毁损术
  • 10篇丘脑
  • 10篇外科
  • 10篇放射外科
  • 9篇疗效
  • 9篇苍白
  • 9篇苍白球
  • 7篇外科手术
  • 7篇脑深部
  • 7篇脑深部刺激
  • 7篇放射外科手术
  • 6篇远期
  • 6篇苍白球腹后部...
  • 6篇垂体

机构

  • 25篇第二军医大学
  • 20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44篇徐波涛
  • 25篇周晓平
  • 23篇王来兴
  • 23篇胡小吾
  • 23篇姜秀峰
  • 19篇王伟民
  • 18篇梁军潮
  • 13篇吴鸿勋
  • 13篇金爱国
  • 11篇覃子衡
  • 9篇宁琼芳
  • 9篇曹依群
  • 6篇周丽兰
  • 6篇张聿浩
  • 6篇刘建民
  • 5篇杨红军
  • 5篇吴小莉
  • 5篇王文仲
  • 5篇张鑫
  • 5篇曾浩

传媒

  • 1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0篇中国微侵袭神...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 1篇第一届全国脑...

年份

  • 4篇2008
  • 4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5篇2002
  • 7篇2001
  • 1篇2000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87例垂体腺瘤伽玛刀治疗后内分泌学远期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评估487例垂体腺瘤行伽玛刀治疗后内分泌方面的改变,并分析性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对487例垂体腺瘤患者进行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对他们作半年到7年的随访,记录其血液内分泌的水平和性功能的状况并进行了分析。结果在随访的患者中,PRL腺瘤和GH腺瘤内分泌水平分别有53.7%、31.8%降至正常,而分别有24.2%、45.5%继续升高;在PRL腺瘤伽玛刀术后内分泌水平继续升高的患者中,有较高比例是术后自行停止服用溴隐亭;无功能型、PRL型、GH型、混合型垂体腺瘤性功能明显改善分别为1.7%、28.8%、10.8%、20.0%。结论立体定向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垂体腺瘤可以改善内分泌学方面的异常,单从这一角度分析该方法可以作为垂体腺瘤的首选治疗,并完全替代传统的分次放疗。伽玛刀治疗后仍然需要继续服用溴隐亭。伽玛刀治疗可以改善垂体腺瘤患者的性功能;但为了更好的改善性功能,提倡对垂体腺瘤(包括垂体微腺瘤)进行早期的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
高寒徐波涛梁军潮王伟民吴鸿勋周丽兰宁琼芳
关键词:伽玛刀垂体腺瘤内分泌
脑深部刺激术中丘脑底核靶点定位方法探讨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分析脑深部刺激术 (DBS)中丘脑底核 (STN)靶点的定位方法。方法 对 30例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STNDBS治疗 ,其中单侧 19例 ,双侧 11例。MRI扫描后 ,采用图像和坐标相结合的方法计算STN靶点坐标 ,微电极记录细胞放电 ,植入电极刺激 ,观察刺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MRI能显示STN ,微电极记录能明确STN边界 ,术中植入电极刺激能观察患者的刺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论 MRI图像直接定位STN较准确 ,微电极记录和植入电极刺激能对靶点定位作进一步验证和适当调整。
胡小吾周晓平王来兴姜秀峰曹依群徐波涛金爱国郑浩
关键词:脑深部刺激术丘脑底核靶点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 总结帕金森病(PD)脑深部刺激术(DBS)治疗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25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丘脑底核DBS治疗,其中单侧17例,双侧8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 25例PD患者术后随访5~34个月,平均8.3个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在“关”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50.2%;在“开”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20.7%,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丘脑底核DBS是改善PD患者运动功能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胡小吾周晓平王来兴姜秀峰曹依群徐波涛金爱国
关键词: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术帕金森病手术方法随访
CT神经导航在经鼻蝶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CT神经导航在经鼻蝶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应用。方法在35例经鼻蝶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中应用神经导航技术,术前行CT扫描,在导航系统工作站中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及制定手术计划,术中应角导航指导手术操作。结果35例导航手术均能精确定位,术中导航误差在1.5mm以内,术后1—3个月复查MRI扫描示肿瘤全切24例、次全切10例、部分切3例。术中无正常组织损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在经蝶窭入路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术中起有效的辅助作用,定位准确、安全性高,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并发症。
高寒王伟民蒋晓星白红民徐波涛李天栋蔡加宁王玉宝李建亭王国良
关键词:垂体瘤内镜神经导航
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长期并发症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伽玛刀(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并发症。方法对1995年至2002年接受伽玛刀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341例脑AVM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γ-刀治疗后出现囊肿2例;顽固脑水肿15例,其中1例直接导致死亡;再出血10例,其中3例直接导致死亡。结论γ-刀是治疗脑AVM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并发症较小,但需要长期随访。
赵刚梁军潮吴鸿勋覃子衡徐波涛张聿浩王伟民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伽玛刀并发症
微电极记录技术在帕金森病手术治疗价值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总结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 自 1 999年 4月至 2 0 0 1年 2月采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 350例 ,其中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 (PVP) 2 78例 ,丘脑腹中间核 (Vim)毁损术 35例 ,同期同侧PVP和Vim毁损术 1 5例 ,行同期双侧PVP 1 1例 ,分期双侧PVP 8例 ,分期一侧PVP或另一侧Vim毁损术 3例。对手术前后的“关”状态和“开”状态进行生活能力评分、UPDRS评分 ,并进行门诊随访。结果 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关”状态提高 2 9.8% ,“开”状态提高 2 5 .9%。UPDRS :在“关”状态下 ,总的改善率为 57.3 % ,其中精神行为情绪改善率为 50 .8% ,日常活动改善率 59.1 % ,运动功能改善率 58.2 %。结论 PVP对震颤效果不如Vim毁损术 ,对震颤明显 ,无明显僵直的患者可选择Vim毁损术 ,对震颤僵直型患者可分期双侧PVP毁损术。
周晓平胡小吾王来兴姜秀峰徐波涛刘建民岳志建王文仲
关键词:微电极记录技术帕金森病
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远期再出血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分析伽玛刀(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再出血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995年8月 ̄2002年12月间接受γ-刀治疗3年以上,并且随访资料完全的341例cAVM患者再出血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再出血10例(2.9%),其中3例直接导致死亡。结论γ-刀治疗cAVM后再出血率较低,出血较自然病程少,且有一定相关因素。
赵刚尹方明梁军潮吴鸿勋李林覃子衡贺道华徐波涛张聿浩王伟民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Γ-刀再出血
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总结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 :自 1 999年 4月至 2 0 0 1年 2月采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 3 50例。其中行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 ( PVP) 2 78例 ,丘脑腹中间核 ( Vim)毁损术 3 5例 ,行同期同侧 PVP和 Vim毁损术 1 5例 ,行同期双侧 PVP1 1例 ,分期双侧 PVP8例 ,分期一侧 PVP、另一侧 Vim毁损术 3例。对手术前后的“关”状态和“开”状态进行日常生活量表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 ( UPDRS)评分 ,并进行门诊随访或家访。 结果 :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关”状态提高 2 9.8% ,“开”状态提高 2 5.9%。UPDRS评分在“关”、“开”状态下 ,总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 57.3 %和 3 3 .4 % ,其中精神行为情绪改善率为 50 .8%和 2 8.9% ,日常活动改善率为 59.1 %和 3 5.9% ,运动功能改善率为 58.2 %和 3 4.7%。 结论 :PVP对大多数症状均有效 ,但对震颤的效果不如 Vim毁损术 ;对震颤明显、无明显僵直的患者可选择 Vim毁损术 ;对震颤僵直型患者可行同期双侧 PVP或同期 PVP加 Vim毁损术。
周晓平胡小吾王来兴姜秀峰徐波涛侯炯刘建民王文仲
关键词:帕金森病微电极导向立体定位技术苍白球毁损术
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中的靶点定位方法探讨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总结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中靶点定位方法。方法 :进行 MRI扫描 ,前 50例采用坐标定位法计算靶点坐标 ,记录微电极 2~ 4个针道 ,平均 2 .6个针道 ;后 1 91例采用坐标定位和图像定位相结合方法计算靶点坐标 ,每例记录 1~ 2个针道 ,平均 1 .3个针道。结果 :MRI图像能清晰显示苍白球各部分、髓板、内囊及视束等结构。微电极记录可确认苍白球内侧部上下界、视束等结构。前 50例患者靶点 X、Y和 Z轴坐标调整的百分数均明显高于后 1 91例患者 ,分别为 4 0 .0 % vs1 8.8% ,3 8.0 % vs1 5.2 %和 82 .0 % vs62 .3 %。结论 :MRI坐标定位和图像定位相结合 ,减少了个体差异引起的误差 ,使 MRI定位更加准确。微电极记录技术是 MRI定位方法的必要补充。
胡小吾周晓平王来兴姜秀峰徐波涛张鑫金爱国龚建国曾浩
关键词:帕金森病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核磁共振微电极导向靶点定位
微电极导向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帕金森病
2001年
目的 :总结微电极导向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初步经验。 方法 :应用微电极导向技术对 2 4例临床表现为混合型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 ,在术毕、术后 1周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 ( UPDRS)综合评分对比 ,并跟踪随访 1~ 1 7个月。 结果 :全部患者肢体活动灵活性、震颤在术毕即得到显著改善 ;随访 1~ 1 7个月后症状维持稳定 ;术前和术后 UPDRS评分显著提高。 结论 :微电极导向多靶点毁损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王来兴周晓平胡小吾姜秀峰徐波涛刘建民王文仲龚建国金爱国曾浩
关键词:微电极导向帕金森病多靶点毁损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