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磊 作品数:61 被引量:577 H指数:14 供职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针刺结合超短波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超短波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结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30例单独采用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痊愈率60.0%;对照组有效率80.0%,痊愈率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结合超短波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高于单纯采用超短波治疗。 江勇 徐磊 张学云 曹树刚关键词:针灸疗法 梨状肌综合征 超短波 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行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假刺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2组患者分别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数字符号测试(DSST)、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评定患者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MMSE、MoCA及DSS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2组PSQI评分及Hcy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有效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提升睡眠效果。 段再扬 俞蔼晏 韩雪 刘换 杨敏 叶培结 徐磊关键词:颅脑损伤 重复经颅磁刺激 针刺 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根据传统医学"治未病"的治疗原则,观察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后抑郁(PSD)临床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针刺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对症治疗,针刺治疗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皆不使用抗抑郁药物。两组患者由专科工作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使用HAMD进行评分,并分别计算两组患者PSD的发生率。结果针刺治疗组PSD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PSD的发生率为37.5%,针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针刺治疗组PS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P=0.01),两组患者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针刺治疗简便易行,副作用小,对降低PSD的临床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效果。 李震宇 华启海 阎兴洲 徐磊关键词:针灸治疗 脑卒中后抑郁 发生率 HAMD 头针结合悬吊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5 2021年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悬吊训练对脑卒中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平衡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5例脑卒中平衡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头针悬吊训练组(35例,脱落2例)、头针组(35例,脱落3例)、悬吊训练组(35例,脱落2例)。头针组采用单纯的头针治疗,穴取双侧枕下旁线、顶中线、偏瘫对侧的顶颞前斜线上1/5及顶旁1线;悬吊训练组采用单纯的悬吊训练;头针悬吊训练组在头针治疗同时采用悬吊训练,每日治疗1次,每次30 min,每周治疗5 d,共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6周时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平衡测试仪、Fugl-Meyer(FMA)评分进行评价,并评定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6周时,各组BBS评分、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头针悬吊训练组BBS评分、FMA评分均高于头针组和悬吊训练组(P<0.05)。治疗3、6周时,各组平衡测试仪质心轨迹长度、质心轨迹面积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头针悬吊训练组平衡测试仪质心轨迹长度、质心轨迹面积均低于头针组和悬吊训练组(P<0.05)。头针悬吊训练组的总有效率为97.0%(32/33),高于头针组的87.5%(28/32)和悬吊训练组的90.9%(30/33,P<0.05)。结论:头针结合悬吊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运动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头针和单纯悬吊训练。 徐磊 李飞 王敏 闫兴洲 杜元灏关键词:脑卒中 平衡功能障碍 悬吊训练 随机对照试验 醒脑开窍针法结合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作业疗法在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康复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0月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0例,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制作随机表,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作业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结合作业治疗,均治疗1次/d, 5次/周,共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上肢Fugl-Meyer运动评分(U-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U-FMA[(45.37±5.12)分、(38.80±4.35)分]均高于治疗前[(31.37±4.33)分、(32.57±4.19)分,t=16.025、14.297,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U-FMA高于对照组(t=5.352,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MBI评分[(57.83±6.65)分、(47.33±5.68)分]均高于治疗前[(41.17±5.97)分、(40.17±7.01)分,t=25.673、15.577,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t=6.572,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7%vs. 73.33%,χ^(2)=4.706,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结合作业疗法可对脑卒中伴有上肢运动障碍起到显著改善作用,能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张娓 鲁彦 李超 徐磊关键词:醒脑开窍针法 作业疗法 脑卒中 上肢功能障碍 对行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实施围术期系统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分析对行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实施围术期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80例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90例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90例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接受系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术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在术中及术后,实验组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行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实施围术期系统护理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紧张,降低其焦虑和抑郁的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对院方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在临床上有推广使用的医学价值。 史伟娜 周英 徐磊关键词:鼻内镜手术 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先采用针刺治疗:取阿是穴、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穴,留针30分钟,起针后再行超短波治疗:治疗热量100-150 m A,每次治疗20 min,对照组30例只采用超短波治疗,每日1次,10 d为1疗程。2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19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76.7%,两组疗总效比较,P〈0.05,在止痛效果、日常生活能力(ADL)改善程度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配合超短波对网球肘有良好效果,优于单纯超短波组。 郝群 江勇 徐磊 曹小芳 王凤玲关键词:针刺 超短波 肱骨外上髁炎 音乐疗法在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22年 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对改善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文章就音乐疗法的概念、主要形式及其在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卢燕 王耀霆 张永卿 杨春花 童心 徐磊 叶培结关键词:卒中 音乐疗法 卒中康复 蜡疗临床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35 2018年 石蜡疗法(paraffin therapy)是用加热后的石蜡治疗疾病的方法,简称蜡疗。蜡疗是一种良好的传导热疗法,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黏滞性和延展性,能与皮肤紧密接触,且能随意伸缩变形紧贴于体表各部。蜡疗保温时间长,冷却时放出大量热能,能使人的机体组织受到较高温度且持久的热作用,一方面通过蜡疗能改善循环,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增加汗腺的分泌。另一方面使组织水肿吸收、致痛介质排除,使炎症浸润吸收达到消肿止痛目的。在冷却的过程中,石蜡体积逐渐缩小,治疗时与皮肤紧密接触,可产生对组织的压缩和挤压作用,因而促进温度向深部组织传递,呈现一种机械挤压作用,可防止组织内淋巴液和血液渗出,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其治疗作用有温热作用、机械作用、润滑作用等,治疗技术有蜡饼法、刷蜡法。蜡疗方法具有无创伤、无痛苦、副作用少、疗效确切的特点,而且简单易行,广泛应用于颈肩腰腿痛、椎动脉型颈椎病、神经功能的康复、肌肉软组织损伤、肢体功能康复、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皮肤科及其他方面治疗。本文通过对上述临床疗效总结归纳,发掘蜡疗的适应病症,减少患者病痛,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为蜡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郭凤红 范鹏 张逊 杨环玮 徐磊关键词:蜡疗 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2007年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针灸组)30例,采用针灸治疗(选穴:血海、梁丘、鹤顶、内、外膝眼、阴、阳陵泉);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科芬汀(萘丁美酮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缓解膝骨性关节炎的疼痛。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口服西药,是治疗中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王敏 王敏华 江勇 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