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远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改良法122例分析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对比分析122例新式剖宫产术与144例直切口剖宫产术.方法 新式剖宫产采用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筋膜、腹膜、膀胱腹膜反折及子宫肌层,不缝合腹膜及膀胱反折,表皮缝合3针.结果 新式剖宫产与直切剖宫产比较,术中总出血时间:新式组(138±35.2)ml,对照组(185±42.3)ml;总手术时间:新式组(21±5)min,对照组(29±8)min;术后恢复时间:新式组(21±8)h,对照组(31±10)h.两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新式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步骤少、损伤小、术后病率低、恢复快、外表美观等优点,而且肥胖孕妇、巨大儿、臂位等所有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均适应用本法.
- 戴志远杨淑贤徐美娟张珏英
- 关键词:新式剖宫产撕拉法
- 晚期卵巢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卵巢癌子宫肌层浸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了最近12年本院收治的有子宫肌层浸润的20例Ⅲ期卵巢癌资料。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描绘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Cox’S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肿瘤子宫肌层浸润性卵巢癌占同期Ⅲ期卵巢癌的7.5%,5年生存率为0%,与同期卵巢癌的23.1%比较有显著的差异。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残留灶>1cm(P=0.0000)、肿瘤侵犯子宫肌层(P=0.0029)、有难治性腹水(P=0.0000)和透明细胞癌(P=0.0038)是影响Ⅲ期卵巢癌总体生存率的危险因素;而粘液性癌和接受辅助静脉和腹腔化疗是总体生存率的保护因素。结论 子宫肌层肿瘤浸润是晚期卵巢癌一个不良的预后影响因素。
- 夏宗懿戴志远
- 关键词:卵巢癌肿瘤化疗子宫肌层
- 早期流产患者血清TNFα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在早期流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35例早期流产患者血清TNF α浓度。结果 早期流产患者血清TNF α显著高于正常非孕妇女及正常怀孕妇女 ,而且难免流产组明显高于先兆流产组。结论 提示血清TNF
- 戴志远杨淑贤曲云李晓忠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早期流产ELISA双抗体夹心法
- 晚期卵巢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分析1986年1月至1997年12月该院收治的有子宫肌层浸润的20例Ⅲ期卵巢癌资料。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描绘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Cox'S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肿瘤子宫肌层浸润性卵巢癌占同期Ⅲ期卵巢癌的7.5%,5年生存率为0,与同期卵巢癌的23.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残留灶直径>1 cm(P=0.0000)、肿瘤侵犯子宫肌层(P=0.0029)、有难治性腹水(P=0.0000)和透明细胞癌(P=0.0038)是影响卵巢癌总体生存率的危险因素;而粘液性癌和接受辅助静脉和腹腔化疗是保护因素。结果表明,子宫肌层肿瘤浸润是影响晚期卵巢癌预后的不良因素之一。
- 夏宗懿戴志远
- 关键词:卵巢肿瘤子宫预后
- 女性盆底结构损伤性疾病144例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女性盆底结构损伤性疾病手术的可行性,术后复发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44例近年女性盆底损伤性疾病的手术方式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和复发的预防及治疗。结果140例子宫脱垂及阴道脱垂中136例经阴道手术后效果满意,1例复发,4例经腹式手术后均因阴道前壁膨出加重再次手术;4例粪瘘修补均成功。结论术者盆底解剖熟练,阴式子宫切除+前后壁修补+阴道残端高位悬吊术为子宫中重度脱垂首选术式,若经腹手术同时应行阴道前壁修补,术前术后必须进行综合治疗以预防术后复发。
- 戴志远蒋创
- 关键词:女性盆底结构损伤性疾病手术治疗子宫脱垂
- 新式顶侧结合指分法腹膜外剖宫产术102例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10 2例改良法腹膜外剖宫产与 12 2例腹膜内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损伤和产后恢复情况等。结果 :新式手术后排气时间是 14± 5h ,显著短于腹膜内 (2 1± 8h ,P <0 .0 1) ,且术后切口疼痛轻 ,感染明显减少。认为新式腹膜外剖宫产具有简捷、创伤小、副损伤少、术后进食早、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病率低、切口疼痛轻、远期无肠道粘连等优点。
- 戴志远徐美娟柴利强朱挺蔡惠萍
- 关键词:腹膜外剖宫产
- 巨大儿比例升高致难产增多与围产期管理
- 2002年
- 戴志远张钰英缪否金
- 关键词:巨大儿难产围产期管理产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