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炯泽
- 作品数:31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68例报告
- 目的: 总结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共68例(70例次)临床肝移植的方法、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 本组肝移植病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手术死亡率为4.29%.手...
- 陆才德裘丰吴胜东卢长江黄静虞伟明房炯泽
- 关键词:肝移植术后处理手术并发症
- 文献传递
-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即刻术区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处理:附七例报道被引量:1
- 2021年
-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浙江萧山医院和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接受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后1周内出现即刻术区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此类病例的特点。结果表明,射频治疗后术后共有7例发生即刻术区感染,发生率为0.65%(7/1075),其中3例存在胆肠吻合手术病史,3例为肝移植术后,3例合并糖尿病,B超影像表现为术区积气。该类患者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穿刺引流难度较高,然而穿刺成功后发热症状可明显改善。由此可见,射频消融治疗后即刻术区感染发生率极低,尽早识别并进行病灶穿刺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 王鑫刘烨磊黄静陆才德房炯泽
- 关键词:穿刺引流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治疗发热症状穿刺成功
- 肝移植术后早期高胆红素血症原因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高胆红素血症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行肝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前状况、供体质量、术后肝功能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8例肝移植有54例(79.4%)术后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其中保存损伤38例(70%),术前高胆红素血症32例(59%),FK506毒性反应8例(15%),急性排斥反应4例(7%),胆漏1例(2%),曲霉菌感染1例(2%),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2%);54例中,部分病例同时存在多个原因。不同原因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在发生时间、胆红素水平的变化等方面均呈现相应的特征。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发生原因错综复杂。应针对病因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 房炯泽陆才德吴胜东黄静卢长江
- 关键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胆道并发症
- 心脏死亡供体肝移植57例临床分析
- 目的总结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体供肝获取及应用于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采用Maastricht标...
- 卢长江陆才德吴胜东虞伟明华永飞黄静房炯泽王高卿戴磊张雪明汪敏
- 关键词:肝移植
- 文献传递
- 阴性阑尾切除术前相关因素分析
- 2016年
- 目的分析影响阴性阑尾切除发生的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 418例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将病例分为阳性阑尾切除组1 367例和阴性阑尾切除组51例,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转移性腹痛、右下腹反跳痛、右下腹肌紧张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将上述5个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右下腹肌紧张、转移性腹痛及右下腹反跳痛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均<0.05),而性别和中性粒细胞分类被剔除(均>0.05),右下腹肌紧张、右下腹反跳痛及转移性腹痛3个因素Exp(B)值分别4.02、3.12、2.74。结论转移性腹痛、右下腹肌紧张及右下腹反跳痛是影响阑尾阴性切除独立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对于不具备典型转移性腹痛症状及局部腹膜炎体征的疑似阑尾炎患者应高度警惕,动态观察以降低阴性阑尾切除的发生。
- 房炯泽黄静陆才德虞伟明
- 关键词:阑尾炎切除术
- 改良FOLFIRIN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分析
- 2020年
- 回顾性分析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收治的33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资料,采用改良FOLFIRINOX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有效率为70.6%,手术转化率为47%。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未发生化疗相关性死亡,安全性较高。手术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较未手术患者延长。
- 王珂房炯泽吴胜东陆才德胡杨科王鑫黄静
- 关键词:进展期胰腺癌
- 活体肝移植技术用于成人完全半肝原位劈离式肝移植单中心25例报告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LDLT)技术应用于成人完全劈离式肝移植(fSLT)的疗效并比较左半供肝(LHG)和右半供肝(RHG)移植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实施的25例fSLT的供受者资料。13例fSLT供者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M(IQR)]38(19)岁(范围:25~56岁),身高168(5)cm(范围:160~175 cm),体重65(9)kg(范围:50~75 kg)。25例受者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52(14)岁(范围:35~71岁);原发性肝癌15例,良性终末期肝病10例;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10(9)分(范围:7~23分)。按供肝类型将受者分为LHG组和RHG组,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及技术特点。随访截至2022年1月。定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按LDLT技术实施原位完全左右半肝劈离,获取有效左半供肝和右半供肝13对,获取时间230(53)min(范围:125~352 min),获取出血量250(100)ml(范围:150~1000 ml)。经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分配13个LHG和12个RHG用于本中心25例等待者。与RHG组(12例)相比,LHG组(13例)女性和良性终末期肝病占比高,体重和供肝质量较轻(P值均<0.05)。总移植物和受者体重比(GRWR)为1.2(0.4)%(范围:0.7%~1.9%),其中LHG组为1.1(0.5)%(范围:0.7%~1.6%),RHG组为1.3(0.5)%(范围:0.9%~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脉管分配方面,肝中静脉主干均归LHG组,腹腔干、门静脉主干和胆总管分配给LHG和RHG的比例分别为10∶3(P=0.009)、9∶4(P>0.05)和4∶9(P=0.027);腔静脉前期12例归LHG,后期1例分别归LHG和RHG(P<0.01)。总体冷缺血时间和无肝期分别为240(90)min(范围:138~420 min)和50(16)min(范围:31~98 min),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74(138)min(范围:294~680 min)和800(640)ml(范围:200~5000 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HG组3例受者的GRWR≤0.8%,术后有小肝综合征表现,经处理后好转。术后发生C
- 吴胜东黄静房炯泽卢长江王高卿王珂叶盛江伟朱宏达胡杨科毛书奇陆才德
- 关键词:肝移植肝肿瘤劈离式肝移植
- 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68例报告
- 目的 总结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共68例(70例次)临床肝移植的方法、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 本组肝移植病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手术死亡率为4.29%.手术成...
- 陆才德裘丰吴胜东卢长江黄静虞伟明房炯泽
- 关键词:肝移植血管重建胆管重建
- 劈离式肝移植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9例
- 2023年
- 目的:评估劈离式肝移植(split liver transplantation,SLT)应用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5月本中心9例接受SLT的ACLF患者的术前术后资料,评估手术安全性及疗效。结果:9例ACLF患者术前亚太肝病研究学会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研究联盟(APASL ACLF Research consortium,AARC)评分8分1例,9分3例,10分3例,11分1例,12分1例,AARC-ACLF分级2级7例,3级2例。9例供体被成功劈离,其中经典式劈离4例,完全式劈离5例。9例ACLF患者中2例接受左半肝移植,3例接受右半肝移植,4例接受右三叶肝移植,经过SLT治疗后,9例均顺利出院,其中1例发生ClavienⅣa级并发症,2例发生ClavienⅢb级并发症,术后中位住院天数27 d,随访1年生存率100%,器官存活率88.9%。结论:对于ACLF患者,劈离式肝移植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 江伟单钰莹毛书奇于茜吴胜东房炯泽黄静卢长江陆才德
- 关键词:肝移植
- 体外肝脏劈离操作台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体外肝脏劈离操作台,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肝脏搁置凸台(2);所述肝脏搁置凸台(2)包括与所述底座(1)滑动配合的活动部(21)以及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的固定部(22);所述活动部(21...
- 房炯泽朱宏达陆才德吴胜东黄静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