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小青 作品数:44 被引量:208 H指数:9 供职机构: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复发的相关因素及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入院诊断为PNS患儿的临床资料。随访患儿复发情况,分析影响患儿复发与频复发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评估。结果纳入392例PNS患儿,男192例、女200例,中位年龄8.0(7.0~10.0)岁。392例患儿中复发266例(67.9%),复发患儿中频复发124例(4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发病年龄增大是PNS患儿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临床分型为肾炎型、尿蛋白转阴时间延长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回归方程:Logit(P)=–14.27–1.85×(发病年龄)+0.65×(临床分型)+1.71×(尿蛋白转阴时间),模型预测PNS患儿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5%CI:0.88~0.93)。依从性不良、家长PNS疾病了解情况差是PNS患儿频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初次复发时间延长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回归方程:Logit(P)=–0.52+0.54×(依从性)+0.51×(家长PNS疾病了解情况)–0.09×(初次复发时间),模型预测PNS患儿频复发的AUC为0.89(95%CI:0.86~0.92)。结论PNS患儿总体复发率高,与发病年龄、肾炎型、尿蛋白转阴时间密切相关,而患儿依从性、家长PNS疾病了解情况、初次复发时间与频复发相关,应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患儿复发率。 郑志方 敬小青 刘利蕊 王文涛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复发 频复发 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咳嗽变异型哮喘中的意义 被引量:4 2004年 敬小青 孟兰思 张向群 景文莉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变异型哮喘 儿童 血清RAGE、HMGB1水平与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及IFN-γ/IL-4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究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与重症肺炎(SP)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及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变化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S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发生继发性ARDS将患儿分为ARDS组(n=56)和对照组(n=44),收集患儿一般资料,采集外周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RAGE、HMGB1、IFN-γ和IL-4表达水平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患儿继发ARDS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与IFN-γ/IL-4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RAGE、HMGB1表达对SP患儿继发ARDS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SP患儿性别、年龄、体温以及发病季节之间无显著差异,ARDS组致病菌种类多于对照组,PaO_(2)/FiO_(2)和APS评分、血清RAGE、HMGB1、IFN-γ和IL-4表达水平以及IFN-γ/IL-4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致病菌种类、PaO_(2)/FiO_(2)、RAGE、HMGB1表达、IFN-γ、IL-4和IFN-γ/IL-4均为SP患儿继发ARDS的影响因素。经Pearson相关检验,SP患儿血清RAGE、HMGB1表达水平与IFN-γ、IL-4和IFN-γ/IL-4均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血清RAGE、HMGB1水平预测SP患儿发生ARDS的AUC分别为0.707和0.750,灵敏度分别为73.2%、64.3%,特异度分别为68.2%、77.3%,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4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4%和81.8%。结论SP继发ARDS患儿血清中RAGE、HMGB1表达水平较高,与IFN-γ/IL-4呈正相关,监测患儿血清RAGE、HMGB1表达对SP患儿继发ARDS的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王敬才 郭春艳 杨丽昕 敬小青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IFN-Γ 小儿ARDS治疗的保护性通气策略临床效果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小儿ARDS临床效果。方法 ARDS患儿21例应用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0例采用常规机械通气;B组11例采用保护性通气(小潮气量、高PEEP)。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转归,并监测48 h内PaO2、氧合指数(OI)。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肺的氧合功能均显著提高(P<0.05),但在时限和程度上B组均明显好于A组(P<0.05)。结论 ARDS患儿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其治愈率高,病死率低,并发症少,故应普遍推广。 王燕 武彦秋 孙鹏 周启立 敬小青 朱长林 宋相东关键词:婴儿 吗替麦考酚酯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幼鼠早期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吗替麦考酚酯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幼鼠早期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SD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实验组,各18只。模型组和实验组通过尾静脉注射6.5 mg·kg^-1阿霉素构建肾病综合征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建模成功后实验组灌胃10 mg·kg^-1吗替麦考酚酯,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干预4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幼鼠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肾功能指标水平。结果干预后4周,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幼鼠血清中hs-CRP分别为(0.33±0.10),(2.68±0.26),(1.32±0.06)mg·L^-1,幼鼠体重分别为(326.45±6.16),(205.16±3.48),(278.45±6.19)g,血清中肌酸酐(Cr)分别为(60.12±2.63),(145.16±2.39),(90.12±3.25)μmol·L^-1,尿素氮(BUN)分别为(8.69±2.31),(48.56±5.26),(22.15±3.45)mmol·L^-1,24 h尿蛋白分别为(1.26±0.15),(7.96±2.14),(5.02±1.03)μmol·L^-1;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可降低肾病幼鼠机体炎性反应,通过下调肾组织中ICAM-1和VCAM-1蛋白表达进而发挥对幼鼠的肾保护作用。 郑志方 陈国利 杨丽昕 杨康梅 孙鹏 敬小青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吗替麦考酚酯 炎症反应 阿霉素 缺氧缺血新生大鼠海马ERK的变化及GM1的影响 敬小青 李俊玫 于海忠 王洪 田伟 朱长林 刘霞 侯文敏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常见病,主要由于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引起,可影响新生儿生命和健康,甚至遗留严重后遗症或致死亡。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脑缺氧缺血时,相应区域神经元发生凋亡是导致脑损害的原因之一。一...关键词: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 曲克芦丁通过AMPK/mTOR通路介导自噬反应减轻阿霉素诱导的NS大鼠肾脏损伤 2023年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TRO)通过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介导自噬反应减轻阿霉素(ADM)诱导的肾病综合征(NS)大鼠肾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ADM诱导的NS大鼠模型。将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TRO组(TRO-L组,50 mg/kg)、高剂量TRO组(TRO-H组,100 mg/kg)、高剂量TRO+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TRO-H+CC组,100 mg/kg TRO+20 mg/kg CC),每组12只。收集造模前后大鼠24 h尿液检测尿蛋白含量。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中白蛋白(ALB)、总蛋白(TP)、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的含量。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SOD、MDA含量。TUNEL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的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的AMPK和mTOR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脏AMPK/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大鼠24 h尿蛋白含量、TG、TC、BUN和Scr水平、肾脏组织细胞凋亡率、mTOR mRNA表达和p-mTOR/mTOR显著升高(均P<0.05),血清ALB、TP水平、肾脏SOD水平、AMPK mRNA表达、p-AMPK/AMPK、Beclin-1、LC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肾脏组织病理损伤严重;与Model组相比,TRO-L组和TRO-H组肾脏病理损伤有所减轻,细胞凋亡减少,相关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Compound C减弱了TRO对NS大鼠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TRO通过激活AMPK/mTOR通路介导的自噬反应,减轻ADM诱导的NS大鼠肾脏损伤。 郑志方 陈国利 王文涛 敬小青关键词:曲克芦丁 自噬 阿霉素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细菌感染中的分析价值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细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PNS患儿90例,及同期于住院的非PNS患儿90例。所有对象分为4组:PNS合并细菌感染组为A组(62例),PNS合并非细菌感染组为B组(28例),非PNS合并细菌感染组为C组(60例),非PNS合并非细菌感染组为D组(30例)。分别检测各组患儿PCT、CRP、WBC的水平,并进行阳性率比较。结果 A组PCT、CRP均明显升高,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中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PCT、CRP、WBC均明显升高,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PCT监测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59.7%,特异性为85.7%,其阳性预测值为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2%、49.0%;CRP的敏感性为80.6%,特异性为92.9%,其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2%、68.4%。C组中PCT水平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76.7%,特异性为70.0%,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6%和60.0%;CRP的敏感性为63.3%,特异性为83.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4%、53.2%。另外,分别在A组、C组内对PCT、CRP两种炎性指标对细菌感染的敏感性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监测PCT、CRP、WBC可提高对于PNS细菌感染时的灵敏度,减少漏诊,对PNS早期合并细菌感染具有诊断价值,但在患儿合并细菌感染时有无PNS原发性疾病两个炎性指标的敏感性有差异。 郑志方 陈国利 敬小青 杨康梅 刘霞关键词: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儿童 吸入二丙酸倍氯松对哮喘幼儿骨代谢的影响 2009年 目的:了解哮喘幼儿吸入类固醇糖皮质激素(GC)——二丙酸倍氯松(BDP)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探讨我国哮喘幼儿吸入二丙酸倍氯松是否有引起骨质丢失的可能。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6年12月,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对所选患儿随机分为吸入BDP组和对照组。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对入选患儿在用药期间就影响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常见三种因素-日光照射、饮食因素、体育活动进行调查,以了解这些因素在两组的均衡分布情况。χ2检验,评定所选对象的可比性。于用药前、用药6个月和12个月对两组患儿进行血碱性磷酸酶(AKP)、血钙(Ca)、血磷(P)、尿脱氧吡啶啉/肌酐DPD/Cr)的测定。所有数据经Excel录入,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日光照射、饮食因素、体育活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这些因素在两组患儿中是均衡的。治疗前检测吸入BDP组与对照组患儿骨代谢指标血AKP、血Ca、血P、尿DP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前两组患儿骨代谢水平无差异;吸入BDP6个月、12个月后检测吸入BDP组与对照组患儿骨代谢指标血AKP、血Ca、血P、尿DP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长期吸入BDP不会影响哮喘患儿骨代谢水平。结论:长期吸入BDP对哮喘患儿骨代谢无影响。 敬小青 康庆民 刘丽娜 侯文敏 刘霞 朱长林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丙酸倍氯松 哮喘 骨代谢 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31例分析 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SMAS)的病因、诊断、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收集 1992 - 0 8~2 0 0 2 - 0 8我院门诊及住院经 X线钡餐检查确诊为 SMAS儿童 16例结合外院确诊为 SMAS儿童 15例。结果 :首先全部经保守治疗 ,好转 2 1例 ,痊愈 9例 ,1例因仍反复腹痛、呕吐而行手术治疗。结论 :诊断 SMAS除具有上腹胀痛、呕吐等典型症状外 ,主要确诊依据为 X线钡餐检查。首先采用保守治疗无效者再行手术。 康庆民 敬小青 杨云鹏关键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