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必达
- 作品数:21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胚胎期和生长期大鼠砷暴露对仔鼠体重和脑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为研究砷对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并探讨砷的脑损伤机制,将SD大鼠(雄雌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子代染砷组(B组)、母子染砷组(C组)。A、B组饮蒸馏水,C组饮As2O3水溶液[50mg/L,相当于10mg/(kg·d)],6周时,各组雌雄分别2:1合笼产仔,仔鼠乳养至断乳,仔鼠继续按本组剂量染砷到断乳后第12周。测定仔鼠的大脑皮质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精氨酸、丙氨酸、组氨酸)水平。各组仔鼠分别于断乳后染砷0、4、12和24周时称取体重。结果显示,砷暴露12周的B组和C组的仔鼠大脑皮层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以C组的仔鼠谷氨酸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氨基丁酸、甘氨酸等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B组雄性仔鼠染砷4和12周时的体重增长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24周时B组的雄性仔鼠体重增长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组雌性仔鼠前4周体重增长高于对照组(P<0.01),12周和24周时体重增长则明显低于对照组;C组的雄、雌仔鼠体重增长均低于对照组和B组的雄、雌仔鼠(P<0.01)。本研究的砷暴露剂量能致子代大鼠大脑皮层谷氨酸水平升高,以母代染砷的仔鼠升高更显著。砷暴露初期有促进大鼠体重增长效应,长期砷暴露对体重增长幅度有抑制作用,以母代染砷的仔鼠更显著且雌性仔鼠更敏感。
- 朱筑霞吴泽江胡晓霞易必达
- 关键词:神经递质体重
- 刺激兔扣带回对尾核头部痛相关单位电活动的影响被引量:1
- 1990年
- 实验在15只家兔上进行。以玻璃微电极记录尾核头部(DHCN)痛相关单位,刺激扣带回,观察痛相关单位电活动的变化。在70只DHCN痛相关单位中,有44个对刺激扣带回表现兴奋反应(62.9%),17个呈抑制反应(24.3%),9个变化不明显(12.8%)。进一步观察了52只痛相关单位,在刺激扣带回后再施伤害刺激,43个原痛兴奋单位中15个转为抑制(34.9%),16个进一步兴奋(37.2%)12个无变化(27.9%);原9个痛抑制单位,8个转为兴奋,1个变化不明显。提示,扣带回可通过其下行活动,调制伤害性冲动在尾核水平上的传递。
- 段松生王晓峰易必达
- 关键词:尾核扣带回
- 氢化可的松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
- 2001年
- 目的 :研究氢化可的松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方法 :用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气管条明显收缩和张力增加。用氢化可的松 2 0~ 30秒后 ,观察组胺和乙酰胆碱所引起的气管条收缩活动的改变。结果 :用氢化可的松 2 0~ 30s后 ,组胺和乙酰胆碱所引起的气管条收缩活动减弱、张力明显降低。结论 :氢化可的松可以快速舒张豚鼠气管平滑肌。
- 张敏陈腾祥朱筑霞易必达
- 关键词:气管平滑肌
- 脑组织移植纠正脑缺失的研究 Ⅰ.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1992年
- 2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损毁组和对照组。两组动物在相同条件下先建立条件性回避反应,对照组只作头皮切开及颅骨钻孔术,损毁组用电损毁术多点破坏双侧背外侧面前额叶皮质。术后测试结果是:对照组动物的条件性回避反应与术前相同;损毁组动物术后反应迟钝,超过延迟通电时间进入安全区,表明条件性回避反应消退,动物模型已成功地建立。
- 陈运文杜树人(?)虹丁秀华黄耀德殷松生易必达王晓峰刘萍
- 关键词:电损伤脑组织移植记忆
- 皮质醇对牛蛙交感神经节B细胞电生理特性及突触传递的快速作用被引量:1
- 1998年
- 在离体灌流的72只牛蛙交感神经节标本上,电刺激节前纤维,细胞内记录B细胞的电活动。观察皮质醇对B细胞的电生理学特性和突触传递的快速作用。29个B细胞,给予1μmol/L皮质醇后,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振幅和超射值及膜时间常数均无明显变化,但输入阻抗增加和膜电容减少却变化明显;电刺激节前纤维,细胞内记录183个B细胞的动作电位,给予皮质醇05~3min,部分B细胞的突触传递发生脱漏甚至完全阻断,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上述结果提示,皮质醇对牛蛙交感神经节B细胞的突触传递具有快速阻断作用,这种作用不经基因组机制,可能是皮质醇通过N受体介导而引起。也提示在应激反应时,皮质醇可能快速调制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
- 易必达
- 关键词: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牛蛙
- 大鼠回避性条件反射对尾核头部单位自发放电的影响被引量:1
- 1997年
- 成年SD大鼠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用“Y”型迷宫训练,使其建立回避性条件反射;对照组不进行训练。引导并记录两组实验动物尾核头部单位自发放电,观察给予非条件刺激(电震)和条件刺激(灯光)后尾核单位放电的变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给予条件刺激后,尾核单位自发放电出现明显减频效应,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提示尾核头部神经元活动的抑制与回避性条件反射的建立和进行有关。
- 易必达刘平王晓峰殷松生
- 关键词:尾核单位放电记忆神经生理
- 胚胎期和生长期子代大鼠砷暴露对脑细胞线粒体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胚胎期和生长期连续砷暴露的仔鼠脑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砷对子代大鼠脑功能损伤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低、高砷染毒组,染砷组自由饮用As2O3水溶液,剂量为0.6、15 mg/kg,6周后,各组分别雄雌2∶1合笼产仔,仔鼠由各自染砷母代乳养至断乳后,仔鼠离开母鼠继续本组剂量染砷到6和16周,测定仔鼠脑神经细胞线粒体的呼吸活性和ATP合成量,同时观察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断乳后继续染砷6和16周的高、低剂量组仔鼠脑细胞线粒体Ⅲ态呼吸(R3)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以高剂量组仔鼠最为显著(P<0.01);呼吸控制率(RCR)在各染砷组都有所降低,但以16周高剂量组仔鼠降低更显著(P<0.05)。染砷组的ATP合成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以高砷组仔鼠减少更显著(P<0.01);电镜下染砷组线粒体有基质肿胀,部分嵴减少甚至断裂,高砷组仔鼠还见线粒体外膜断裂,部分线粒体呈空泡样改变,有的甚至溶解。结论仔鼠在胚胎期与生长发育期连续砷暴露其脑神经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和能量代谢功能均会受到明显损伤,损伤程度有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
- 朱筑霞吴泽江王旭东易必达潘玮炜
- 关键词:脑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
- YM—I型电脑心血管系统诊断仪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 1993年
- 本文介绍一种脉图信号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该装置以国产Z-80cpu微处理机为核心主件,通过计算机对人体桡动脉脉图进行自动采集、分析和计算处理,自动打印输出人体心血管功能的23个参数,以便对心血管功能进行综合评价。该仪器具有无创伤、简便快速、定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在临床医学、药物研究、运动医学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易必达张加奇谭文安王晓峰
- 关键词:血液动力学心血管系统
- 阿托品对氢化可的松快速作用的影响
- 1999年
- 在离体灌流的牛蛙交感神经节上,氢化可的松一方面通过N受体介导,快速抑制B细胞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引起B细胞突触传递的阻断。氢化可的松又同时通过M受体介导,快速增强B细胞的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sEPSP),提高B细胞的兴奋性,使重复放电增加。用阿托品阻断B细胞上M受体,可以压抑氢化可的松对sEPSP的增强效应,增加氢化可的松对B细胞突触传递的快速抑制作用。
- 易必达马蓓邢宝仁
- 关键词:阿托品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牛蛙
- 砷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研究长期染砷对大鼠海马细胞超微形态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高、低砷剂量组和对照组,染砷组自由饮用含砷水(高砷组10mg/(kg.d),低砷组0.4mg/(kg.d)),对照组饮蒸馏水。连续染砷24周后,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法检测海马神经细胞DNA损伤情况,透射电镜(TEM)观察海马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染砷组定位航行试验平均潜伏期比对照组延长(P<0.05),空间探索试验在第三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SCGE可见染砷组"彗星"拖尾和DNA断裂分级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高砷组比低砷组增加更显著(P<0.05),有剂量-效应关系。TEM观察可见,对照组海马神经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呈正常表现,低砷组可见核凹陷变形,染色质边集,线粒体肿胀,高砷组还可见线粒体和细胞器减少,胞浆"空泡",部分细胞甚至呈核固缩的细胞凋亡征象。结论慢性染砷可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DNA和超微结构损伤,进而引起学习记忆能力障碍。
- 朱筑霞潘玮炜易必达薛进华
- 关键词:砷海马神经细胞单细胞凝胶电泳MORRIS水迷宫凋亡学习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