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笑园
- 作品数:77 被引量:526H指数:14
-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象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干冷空气入侵台风“海棠”残余低压引发的华北地区大暴雨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利用地面逐小时观测资料、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FY-2F卫星加密观测(6 min分辨率)的云顶亮温(TBB)和常规观测资料,对1710号台风"海棠"残余低压北上与冷空气结合导致华北东部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该华北东部大暴雨过程分为两个主要时段,2017年8月1日23时-2日20时(北京时)华北东南部暴雨,由台风残余低压产生,8月2日20时-3日11时华北东北部暴雨,是由减弱变性的台风环流与西风槽东移带来的干冷空气结合进而导致新生气旋和低涡产生引起。(2)8月2日20时,台风与冷空气逐渐结合,干冷空气从对流层中高层进入变性台风北部,造成位涡下传,进而导致对流层低层形成低涡、地面形成新生气旋,同时激发出中尺度对流系统,系统稳定发展并缓慢向东北方向移动,导致持续近5 h的短时强降雨。(3)暴雨水汽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台风本身携带来的由南风输送的水汽,二是来自黄渤海由东风输送的水汽,二者结合后从对流层低层将水汽带至华北东北部,且在燕山前形成了水汽强辐合,为该暴雨过程大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
- 陈宏杨晓君尉英华易笑园杨洋刘一玮徐威
- 关键词:气旋中尺度系统干侵入位涡
- 北上台风“安比”后期两个阶段暴雨落区分布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利用CMA最佳路径数据、逐时自动站资料、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FY-2F卫星的云顶亮温(TBB)、雷达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1810号台风“安比”北上过程中台风强度保持不变却造成山东暴雨位于台风路径东侧而天津暴雨位于路径西侧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安比”北上之后,外围云系发展为非对称云系,降雨和环流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山东和天津两个暴雨区的降雨增强发展与对流云团的发展特征一致,低质心的短时强降雨站点分布于TBB梯度高值区。台风在山东境内时,中尺度云团和强降雨主要位于台风路径东侧的鲁中地区,这是由于弱的垂直风切变利于台风的暖心结构和强度维持,台风本身携带的高温高湿环境引起了对流层低层为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并引发了台风东侧的短时强降雨导致暴雨,暴雨中心位置受到正涡度、垂直速度、水汽辐合和泰山地形的共同影响。台风进入天津后,高空槽东移携带的冷空气从西北侧侵入台风环流,引起冷暖空气交汇,并激发出非对称的中尺度系统、导致垂直风切变和正涡度显著增强,高层辐散与低层辐合引起了明显的抽吸作用,它们共同造成了台风西侧强烈上升运动和不稳定层结的厚度明显增加,并为中尺度系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对流层低层东南急流经过渤海后水汽得以补充,在台风西北部形成明显的带状水汽辐合带,因此台风云系西北侧的京津交界地区存在沿气旋式环流的带状中尺度云团发展,共同导致台风西北侧持续5个小时的短时强降雨,造成了大暴雨。
- 陈宏杨晓君易笑园尉英华杨洋张庆孙晶
- 关键词:台风中尺度云团不稳定层结水汽输送
- 一次β-中尺度暴风雪的成因及动力热力结构
- 综合利用多普勒雷达、地面加密自动站监测资料、常规观测资料、4DVAR雷达风场反演和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模拟结果,对华北东部一次β-中尺度暴风雪的成因以及影响天气系统的热力动力结构及演变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1)造成暴风雪...
- 易笑园朱磊磊孙晓磊李培彦余文韬
- 文献传递
- 雷暴单体合并进行中雷达回波参数演变及闪电活动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7
- 2017年
- 雷暴单体合并是促使对流系统成长、增强、持久的重要因素,合并与灾害性天气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23次合并样本(其中有闪电活动的样本10例),利用多普勒雷达和Safir3000闪电定位系统的探测数据,基于雷达回波参数的构建与计算,分别以一次冰雹暴雨过程和一次强降水过程为例,对合并及雷暴系统的演变进行了物理过程分析,对所有样本特征进行了统计归纳。最后发现并验证了雷达回波参数FV40up-6(即6 km以上对流单体大于40 dBz体积的变率)常常在合并进行中出现突然减小现象,简称为"突降";同时揭示了合并进行中闪电活动的特征。具体结论如下:(1)就合并最初开始位置而言,高度在5 km之下的样本最多,比例达86%。从合并用时看(即RHI图中30 dBz回波开始衔接至最强回波合为一体为止),全都在6—36 min,其中用时在12 min以内的占56.5%;达到30 min的仅占16%。合并开始后,在97%的样本中,回波参数V40(即大于40 dBz的总体积)、V40up-6(即6 km以上大于40 dBz的总体积)出现增大;V40增幅为7%—590%,V40up-6增幅为3%—638%;V40up-6最大值出现时刻距合并开始时刻12—18 min的,占总样本的60.1%;24—36 min的,占总样本的34.8%。(2)在雷暴单体合并进行中有"突降"现象的,占总样本的87%;其中又有77%的"突降"出现在距合并开始后的6—18 min内。(3)在10个闪电活动样本中,有9个样本在合并开始后,闪电频数出现了"跃增",甚至出现峰值;全部样本中参与放电的主正电荷区高度随着"突降"均有下降,降幅在1—4 km,而此时的闪电频数几乎没有变化。
- 易笑园孙晓磊张义军郭玲王艳春
- 关键词:闪电活动统计分析
- 一次华北暴风雪过程中边界层中尺度扰动涡旋和水汽输送特征的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利用多部风廓线雷达和多普勒雷达、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探空和卫星等多种监测资料,结合ERA5 0.25°×0.2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针对2020年2月14日华北暴风雪过程中边界层中尺度扰动涡旋(PMDV)开展分析,包括空间结构、形成维持机制及其对降雪的影响,同时关注多股气流在不同高度层的水汽输送和净流入等特征。结果表明:PMDV是在500 hPa冷涡前部、 850 hPa暖性倒槽内和近地层东北风“冷垫”之上的悬空涡旋,其厚度约为1.2 km,水平尺度为100~300 km,生命史达17 h。它最先在边界层内出现,而后向上伸展(顶部达2 km),最终在边界层内消失。PMDV的成因:一是强劲持久的偏东气流西进,遇太行山脉阻挡,发生逆时针转向;二是在涡旋初生地存在持久的锋生作用,且4 h后在850 hPa上出现完整的气旋性环流。PMDV的发展维持原因是暖平流输送造成减压、凝结潜热释放和弱锋生三者的共同作用。PMDV促进了研究区内的东南风急流、正涡度、垂直上升速度和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的增大或加强,从而影响了降雪的持续时间和强度。研究区内的水汽绝大部分源于850 hPa以下的三股气流,西南支气流携带的水汽虽最为深厚,但在700 hPa以上的净流入极少;东南支气流对水汽的贡献最大,占净流入总量的86.4%;东北支气流携带的水汽多集中于850 hPa层。
- 易笑园张庆陈宏林晓萌陶局
- 关键词:暴风雪水汽输送
- 渤海冷空气大风过程中3次风速波动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4
- 2017年
- 根据FY-2G卫星遥感监测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逐6h1°×1°再分析资料,分析2014年12月31日至2015年1月1日渤海大风过程中风速的3次波动特征以及影响系统,并对大风期间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揭示了冷空气影响过程中渤海大风的突增以及波动性成因。结果表明:当冷空气影响渤海时,冷暖空气对比使低空锋区迅速加强,风力突增明显。大风期间高层深厚的冷平流自上而下形成了一条西北东南向后倾式的冷平流传输通道,平流分3次传送到底层对应着大风期间的3次波动峰值。整个过程动量下传起了重要的作用,下沉气流的径向度越大,高层下沉运动越强,对应地面的风速越大。
- 黄彬杨超朱男男易笑园魏晓琳
- 关键词:温度平流动量下传
- 渤海西岸降雪过程中偏东风在250m塔层内的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利用天津铁塔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和常规观测资料,针对4次渤海西岸典型降雪过程,分析偏东风在降雪发生前后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4次降雪过程均属于回流降雪,其水汽来源与西南气流的水汽输送和近地面层的东风水汽输送有关;地面东风出现在降雪开始前8 h以上,风速一般为2 m·s-1,220 m高度可达12 m·s-1。从造成东风的影响系统来看,由南部北上低压系统造成的东风或东南风湿度较大,而由东北南下冷高压造成的东风或东北风湿度均较小。出现最大降雪的时段,塔层东风显著加大,而地面风速变化不明显。
- 孙密娜易笑园闫志超李青春
- 关键词:降雪比湿
- 中尺度对流系统与地闪活动关系的研究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利用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闪电定位系统地闪资料、卫星云图资料、探空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分析一次生命史约为5小时的b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形成的天气背景、层结不稳定因素和触...
- 易笑园
- 关键词:地闪活动预警指标中尺度对流系统雷暴天气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一次华北回流型暴雪天气水汽、能量输送特点与预报偏差分析
- 本文对2008年12月天津出现的一次华北回流型暴雪天气过程水汽输送特点与预报偏差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这次降雪水汽输送通道以低层东南方向为主,高层西南方向为辅,东部冷高压南压与倒槽共同作用形成的低层偏东急流对水汽、能量输送...
- 余文韬孙晓磊朱磊磊易笑园
- 关键词:暴雪水汽输送
- 近10 a浙江省极端短时强降水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利用2010—2019年自动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了近10 a浙江省极端短时强降水(1 h雨量≥50 mm或3 h雨量≥100 mm的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浙江省每年约有极端短时强降水169.8 h,主要分布在暖季(5—10月)及午后(14—21时),东部沿海(包括东南沿海和杭州湾)是高发带。(2)极端短时强降水主要始于5月,由浙南逐渐向浙北伸展,7—9月对应站点基本覆盖全境,而8月影响范围最大,对应有站点逐月年均频数峰值1.3 h·a^(-1),位于东南沿海,月平均强度峰值99.1 mm·h^(-1),位于杭州湾,10月及以后降水向东部沿海收缩,过程趋于结束。(3)极端短时强降水午后高发且强度增大,影响范围最广,并在17时有年均频数日变化曲线峰值,达17.4 h·a^(-1),同时午后东南沿海高频站点密集,占全省高频站数的83.2%,杭州湾降水强度增加,50%以上的站点超过57.6 mm·h^(-1)。(4)地形地貌与极端短时强降水的空间分布关系密切,东南沿海处的海陆交界下垫面及喇叭口地形有助于极端短时强降水的发生,而杭州湾洋面向内陆伸展的喇叭口地貌对降水效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 陶局唐燕玲易笑园张卫斌许皓皓
- 关键词:日变化地形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