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安
- 作品数:26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五邑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从《青楼集》看元杂剧表演艺术的承传被引量:3
- 2002年
- 关于元代杂剧表演艺术的承传 ,历来少有文献记述 .从唯一传世的元代戏曲演员史料专书—— 青楼集 的所载情况来看 ,元代杂剧表演艺术的承传方式主要有家传和师承两种 .考其形成原因当有历史、社会现实和艺术发展自身三方面的因素 .同时 ,作为一种有效的艺术承传方式 。
- 曾凡安
- 关键词:《青楼集》
- 太平天国治下的伶人与演剧被引量:2
- 2003年
- 关于太平天国治下的伶人生活状况与戏曲演出情况,历来少有人论述;偶有提及者,也颇有简单之嫌。该文拟从时人日记杂录中的戏曲史料入手,结合今人的研究成果,在试图勾勒出太平天国治下伶人生活状况的同时,努力探究当时戏曲的舞台演出情况及其有关特征,以尽可能全面深入地反映出太平天国治下的戏曲面貌。
- 曾凡安
- 关键词:太平天国伶人演剧戏曲演出
- 礼乐文化与晚清宫廷演剧的变革被引量:8
- 2009年
- 道光七年南府改为升平署前后,清宫演剧发生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其中影响最著者,一为花部乱弹的悄然入宫,二为寺庙献戏的逐步取消。二者既是清代礼乐文化调整演变的结果,同时又因其礼乐上的关联而共同促进了晚清内廷演剧的变革。首先,演剧功能的单一化进一步凸显了清宫演剧的宴乐性质,而宴乐的娱乐性诉求又为民间新戏的入宫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其次,作为礼乐的清宫演剧有着严格而特殊的礼仪要求,而由此造成的时间区隔以及不同时段的剧目安排也为花部乱弹的入主清宫提供了可乘之机;再者,从康乾之世的制礼作乐过程来看,花部乱弹的入宫实为康乾二帝制乐初衷的新体现。
- 曾凡安
- 关键词:清代宫廷宴乐演剧
- 论清代同光时期的戏曲
- 曾凡安
- 关键词:戏曲史京剧清代
- 宋代参军戏考辨被引量:3
- 2003年
- 本文从历史文献出发,结合今人研究成果,试图澄清三个问题:一、参军戏始于何时以及早期“弄参军”之“参军”与宋代参军戏之参军有何联系;二、苍鹘的身份及表演的问题;三、宋代的参军戏中有没有“苍鹘”,击打是否宋代参军戏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勾勒出宋代参军戏的历史真貌。
- 曾凡安
- 关键词:参军戏参军击打表演特征
- 李鸿章戏曲活动考论被引量:1
- 2004年
- 关于李鸿章的戏曲活动前人很少论及。本文通过对有关材料的耙梳与分析 ,认为 :李鸿章不仅参与了有关剧场 (戏楼 )的修建 ,参加过观剧活动 ,而且组织过相当规模的堂会演剧 ,甚至还在特殊场合演唱过其家乡的地方戏。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主要是由于戏曲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达官显宦很难摆脱戏曲的影响。
- 曾凡安
- 关键词:戏曲文化
- 从晚清剧坛看普通观众对戏曲的影响
- 2010年
- 从晚清时期戏曲的生存状况看,观众对戏曲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观众的认可程度左右着每个演员与剧目的舞台命运;其次,观众的喜好与否决定着每个戏班及剧种的兴衰存亡;再者,观众的社会情绪可以影响到一个时代的演唱风格。
- 曾凡安
- 关键词:晚清剧坛观众
- 论《翁同龢日记》的戏曲史料价值被引量:4
- 2010年
- 与晚清时期的其他史料相比,《翁同龢日记》中的戏曲史料具有三个方面的独特价值:一是其中的宫廷演剧资料不独在集中完整方面远超他人所记,而且有些内容足可弥补升平署档案之缺憾;二是其中的王公大臣演剧不仅点多面广,形式多样,而且从中可见宫廷戏曲之影响,于同类史料中殊显珍贵;三是其中的观剧感受和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文人学士与官方高层对戏曲的看法和态度,是考察清代戏曲文化的重要史料。
- 曾凡安
- 关键词:清代戏曲史料
- 清代前期教坊乐籍制度改革及其戏曲史意义——论花盛雅衰的深层原因(一)被引量:2
- 2018年
- 清代前期先后采取的禁用女乐、解除乐籍、改撤教坊等措施是一场前后相续的系统改革,其对包括戏曲在内的演艺业所产生的影响可谓十分微妙而又十分重大、深远:它不仅造成男性伶人的独占舞台,促进了男旦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而且直接导致伶人戏班的平民化,让戏曲回到一种相对自然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极大地弱化了官方对戏曲的控制,造成部分礼乐传统的衰微与民间戏曲的兴盛。而所有这一切,无不对花部戏曲的生存与繁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曾凡安
- 关键词:清代戏曲教坊乐籍花部
- 曾国藩戏曲活动考论被引量:1
- 2009年
- 关于曾国藩的戏曲活动,曾国藩日记、家书等史料中多有记载。这些活动不仅历时长,范围广,而且在观剧类型上具有以堂会为主、他人宴请为多、自娱性少而政务性强等特点。而从这些特殊的戏曲活动以及独特的记述方式中,既可以窥见其主要的性格特点及戏曲观念,也可以了解到晚清戏曲文化发展的某些侧面。
- 曾凡安
- 关键词:曾国藩戏曲活动性格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