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高峰

作品数:89 被引量:330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0篇科技成果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9篇细胞
  • 20篇骨质
  • 19篇骨质疏松
  • 17篇脊髓
  • 15篇脊髓损伤
  • 12篇分化
  • 11篇骨细胞
  • 10篇多糖
  • 10篇营养
  • 10篇疏松性
  • 10篇细胞分化
  • 10篇黄精
  • 10篇骨质疏松性
  • 9篇炎症
  • 9篇小鼠
  • 9篇黄精多糖
  • 8篇成骨
  • 7篇蛋白
  • 7篇通路
  • 7篇急性脊髓损伤

机构

  • 87篇广西医科大学
  • 49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博世科环...

作者

  • 87篇曾高峰
  • 59篇宗少晖
  • 19篇肖德强
  • 17篇鲁力
  • 15篇张志勇
  • 10篇熊春翔
  • 9篇李柯柯
  • 8篇赵玉玺
  • 7篇韦波
  • 7篇邹斌
  • 7篇方晔
  • 7篇李习艺
  • 6篇何建明
  • 6篇刘槃
  • 5篇赵劲民
  • 5篇彭小明
  • 5篇高云兵
  • 3篇傅松文
  • 3篇高太行
  • 3篇郭松超

传媒

  • 17篇广西医科大学...
  • 14篇中国组织工程...
  • 7篇实用医学杂志
  • 5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广西医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科教导刊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河南科技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医学文选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外医药研究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12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0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1篇1999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积件的医学营养学多媒体课件体系建设
2007年
李习艺鲁力肖德强曾高峰郭松超
关键词:医学营养学多媒体课件积件多媒体著作工具积件组合平台微教学单元
吲哚丙酸抑制小胶质细胞M1极化治疗脊髓损伤被引量:2
2024年
背景:吲哚丙酸被证明可减轻糖尿病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但其能否抑制小胶质细胞M1极化治疗脊髓损伤,目前仍缺乏相关研究。目的:通过细胞实验及动物实验探究吲哚丙酸抑制小胶质细胞M1极化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①体外实验:CCK8法检测BV2细胞活性并筛选最佳的吲哚丙酸使用浓度;然后将BV2细胞分为对照组、单纯给药组(50μmol/L吲哚丙酸)、脂多糖组(100 ng/mL脂多糖)、治疗组(100 ng/mL脂多糖+50μmol/L吲哚丙酸),采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促炎相关因子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Seahorse实验检测BV2细胞糖酵解压力水平。②体内实验: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吲哚丙酸组。采用BBB评分与斜板实验评估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脊髓组织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实验:当吲哚丙酸浓度>50μmol/L时明显抑制BV2细胞活性;吲哚丙酸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及BV2细胞M1极化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吲哚丙酸能明显降低脂多糖诱导BV2细胞的糖酵解水平。②体内实验:脊髓损伤大鼠给予吲哚丙酸干预后,BBB评分与斜板实验角度明显增加;脊髓组织中M1极化小胶质细胞的数量显著下降及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③结果说明,吲哚丙酸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M1极化改善炎症微环境促进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
滕益霖席德双冯彦斌梁宇邓豪曾高峰宗少晖
关键词:脊髓损伤小胶质细胞促炎因子信号通路
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模型的制备
2011年
目的:建立一种骨质疏松性骨折实验模型。方法: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组(OPFM)与一般骨折模型组(CFM),每组15只。OPFM组行腰背部双侧切口手术入路摘除双侧卵巢,CFM组同样采用双侧腰背部切口手术入路,仅摘除卵巢周围少许脂肪;术后3个月,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证实OPFM组达到骨质疏松后,两组大鼠手术制造胫骨上段骨折,行髓内钉固定。术后1 d、5周X线观察所有大鼠骨折类型、骨折愈合情况。结果:①OPFM组大鼠的骨密度(BMD)与CFM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②术后1 d X线观察模型动物骨折位置、类型一致,内固定后骨折断端稳定;③术后6周X线观察CFM组骨折端骨痂致密,骨折线模糊;OPFM组骨折端骨痂较稀松,密度低,骨折线清晰可见。结论:本实验建立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动物模型方法可靠,易于复制,可应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研究。
赵玉玺宗少晖韦波曾高峰熊春翔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密度X线
大鼠Allen’s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被引量:32
2011年
目的:建立并评价大鼠Allen’s脊髓损伤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脊髓损伤机制提供实验动物参考。方法:SD大鼠60只,体重230-270 g,随机分为空白组(20只),手术组(20只),功能评价组(20只)。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手术组和功能评价组都采用Allen’s法致伤。功能评价组作手术前后的BBB功能评分和斜板试验,空白组与手术组作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功能评价组术前斜板度数和BBB评分均高于术后(P〈0.05)。手术组术后1 d脊髓神经元发生退变和坏死。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大鼠Allen’s脊髓损伤模型方法可靠,易于复制,可用于脊髓损伤的相关研究。
熊春翔宗少晖曾高峰韦波赵玉玺
关键词:脊髓损伤BBB评分
生姜提取物对Alzheimer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生姜提取物(GRE)对Alzheimer病(A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D对照组、GRE低剂量组、GRE中剂量组、GRE高剂量组和石杉碱甲组,每组10只大鼠。AD大鼠模型采用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25-35及氯化铝溶液灌胃法制作。造模成功后,AD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AD大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20 d。采用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脑组织HE染色、尼氏染色计数神经元和尼氏小体数。用免疫组化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组织内代谢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核因子-κB(NF-κB)及白介素1β(IL-1β)的表达及血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D对照组、GRE低剂量组、GRE中剂量组水迷宫试验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海马神经元及其尼氏小体数明显减少,SOD、CAT表达明显降低,NF-κB、IL-1β表达及血MDA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与AD对照组、GRE低剂量组、GRE中剂量组比较,GRE高剂量组和石杉碱甲组水迷宫试验的潜伏期明显缩短,海马神经元及其尼氏小体数增多,SOD、CAT表达明显增高,NF-κB、IL-1β表达及血MDA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大剂量GRE可提高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GRE减轻脑组织损害、抗氧自由基和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曾高峰宗少晖何建明张志勇鲁力肖德强
关键词:生姜提取物ALZHEIMER病Β-淀粉样蛋白认知功能障碍氧自由基炎症因子
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DN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脊髓损伤后细胞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和脊髓组织病理变化。方法: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0只,生理盐水组30只和IL-1Ra治疗组30只。采用改良Allen氏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在建模后1、48、72h获取损伤段脊髓标本,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DNF。结果:脊髓组织病理变化方面,IL-1Ra治疗组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术后1、48、72h,IL-1Ra治疗组BDNF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IL-1Ra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损伤段脊髓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强BDNF表达有关。
宗少晖韦波曾高峰赵玉玺熊春翔
关键词:脊髓损伤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BDNF
热休克内皮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被引量:3
2020年
背景:目前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研究,多采用细胞因子或2种细胞共培养的方法进行诱导,热休克处理的内皮细胞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热休克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能力,并探究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成血管的能力。方法:将热休克处理后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非接触共培养,诱导14 d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D144、CD31、VEGFR2、vWF表型的表达;将诱导14 d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未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裸鼠皮下,14 d后取移植物做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体内血管形成能力;Matrigel成血管实验观察诱导14 d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未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结果与结论:①共培养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改变,呈类似铺路石状排列,流式细胞仪及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共培养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VEGFR2、CD31、CD144、vWF表达增加;②体内移植物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排列较对照组规律,有成血管倾向;③体外Matrigel成血管实验显示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血管能力较对照组有所增加;④结果表明,与热休克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能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内皮细胞特异性表型转化较明显,具有一定血管形成倾向。
曹百川曾高峰高云兵邓贵营岑忠喜张传阳郭彦德宗少晖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热休克共培养血管生成
短链脂肪酸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7A和NF-κB信号通路减轻γδ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究短链脂肪酸减轻γδT细胞介导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一定浓度的短链脂肪酸干预大鼠肠道来源的γδT细胞,CCK-8检测短链脂肪酸对γδT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7A(IL-17A)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RT-q PCR)检测IL-17A因子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IL-17+γδT细胞的比例,Western blot研究γδT细胞IL-17A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CCK-8结果提示乙酸钠的浓度≤0.5 mmol/L,丙酸钠、丁酸钠和混合短链脂肪酸的浓度≤0.25 mmol/L对γδT细胞的增殖无抑制作用(P> 0.05);ELISA和RT-q PCR结果显示,丙酸钠、丁酸钠及混合短链脂肪酸处理的γδT细胞IL-17A的含量较Control组均显著降低。流式细胞检测结果示IL-17+γδT细胞的比例在丙酸钠、丁酸钠、混合短链脂肪酸及TSA干预下均明显下降(P <0.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丙酸钠、丁酸钠和混合短链脂肪酸可抑制IL-17A、IKK的表达及NF-κB磷酸化水平(P <0.05)。结论 短链脂肪酸能抑制γδT细胞IL-17A和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刘槃席德双黄瑞滕益霖刘睿曾高峰宗少晖
关键词:短链脂肪酸ΓΔT细胞白细胞介素17A核转录因子ΚB
天然活性产物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系列研究与临床应用
赵劲民曾高峰宗少晖郑立刘倩苏伟韦庆军杨渊沙轲花奇凯姚军程建文
所属学科:该项目属于临床医学/骨外科学基础与临床应用领域。 简要背景、主要技术内容:骨质疏松症是骨科疾病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骨质疏松症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慢性疾病,因其发病率高,治疗困难,是老年人致残、病死的...
关键词: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科疾病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组织学研究
宗少晖曾高峰
课题来源及背景:课题来源:广西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编号(桂教200710LX063)。背景:随着现代交通和工矿事业的发展,脊髓损伤的发生呈逐年增加趋势。继发性脊髓损伤是造成脊髓功能永久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已有证据表明,白细胞...
关键词:
关键词:组织学白细胞介素受体拮抗剂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