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平安

作品数:22 被引量:11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蛋白
  • 11篇乙型
  • 11篇肝炎
  • 10篇乙型肝炎
  • 7篇细胞
  • 6篇免疫
  • 6篇肝炎病毒
  • 6篇病毒
  • 5篇血吸虫
  • 5篇乙型肝炎病毒
  • 5篇乙型肝炎免疫...
  • 5篇球蛋白
  • 5篇吸虫
  • 5篇免疫球蛋白
  • 5篇基因
  • 5篇肝炎免疫
  • 5篇癌组织
  • 4篇纳米粒
  • 4篇聚氰基丙烯酸...
  • 4篇聚氰基丙烯酸...

机构

  • 22篇中南大学
  • 2篇南华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22篇朱平安
  • 12篇谭德明
  • 10篇彭忠田
  • 6篇刘菲
  • 5篇汪世平
  • 5篇黄顺玲
  • 4篇陈莉
  • 4篇宋琳
  • 3篇刘立鹏
  • 3篇徐绍锐
  • 2篇郭光辉
  • 2篇曾宪芳
  • 2篇谭耀武
  • 2篇沈双宏
  • 1篇侯周华
  • 1篇周应军
  • 1篇孟秀娟
  • 1篇申群喜
  • 1篇申璀
  • 1篇温志立

传媒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药房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国外医学(寄...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第十三次全国...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2
  • 1篇200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脱氧野尻霉素衍生物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试验研究被引量:29
2007年
目的:观察脱氧野尻霉素(DNJ)衍生物N-苄基-1-脱氧野尻霉素(PDNJ)与N-壬基-1-脱氧野尻霉素(NN—DNJ)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方法:以HBV DNA转染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2,2,15细胞为靶细胞,以不同浓度的试验药物培养细胞,在第6天、第10天时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和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培养基上清液中HBsA队HBeAg和HBV DNA,同时应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毒性。结果:P—DNJ、NN—DNJ在试验浓度(5~125μg·mL^-1)内未见细胞毒性作用,在浓度为125μg·mL^-1时能显著减少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HBsAg、HBeAg、HBV DNA的分泌。结论:P—DNJ、NNDNJ在体外细胞培养试验中发现有杭HBV作用。
彭忠田申璀谭德明周应军侯周华朱平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人肝癌细胞株
总胆固醇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预警指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总胆固醇正常的冠心病(CHD)患者心肌缺血的预警作用。方法将住院的总胆固醇正常的CHD患者分成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三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住院患者63例,男39例,女24例;同期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58例,男31例,女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3例,男14例,女9例。分别检测其血清hs-CRP、h-FABP、cTn-I和CK-MB的含量。同时,抽取同期门诊4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SAP和UAP组患者血清hs-CRP的含量分别为(1.63±0.53)mg/L和(6.34±1.97)mg/L,高于对照组的(0.71±0.32)mg/L(P<0.05,P<0.01)。SAP和UAP组患者血清h-FABP的含量分别为(2.89±0.76)μg/L和(17.14±5.69)μg/L,高于对照组的(1.76±0.68)μg/L(P<0.05,P<0.01)。结论hs-CRP、h-FABP联合检测与传统心肌损伤检测指标cTn-I、CK-MB相比,对总胆固醇正常的CHD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可能性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朱红秋朱平安沈双宏汪润赵毅邹明祥
关键词:胆固醇C反应蛋白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缺血
肝癌组织中HBx基因的多态性及其突变体对QSG770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研究中国南部部分地区肝细胞癌患者中是否存在特征性HBx基因突变,以及基因变异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巢式PCR,单链构象多态分析(SSCP)、异源性双链分析(HA)和DNA测序等方法对51份肝细胞癌组织石蜡包埋切片标本和25份HBV携带者血清HBx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对有明显缺失变异的HBx基因进行克隆,转染肝细胞,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比较变异和野生型HBx基因转染对肝细胞QSG770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肝癌组织中HBx基因存在点突变和缺失型突变,B和C基因型之间突变类型和数量有一定差异,C基因型点突变频率更高(t=-2.522,P〈0.05),而B基因型存在缺失变异(HBx—d382和HBx—d431)。获得了含HBx缺失变异的基因的稳定转染细胞株。该细胞株细胞大小形态不一、体积增大、核浆比例增大,生长速度更快,克隆形成率高(P〈0.05),在裸鼠体内成瘤机会和速度更快。结论HBx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频繁地发生突变,nt382~400位置上的缺失型突变体转染QSG7701后能促进肝细胞的生长速度,细胞凋亡减少,使之获得肿瘤性细胞特性,因此HBx—d382缺失型突变体可能在中国南部部分地区肝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朱平安谭德明彭忠田刘菲宋琳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HBX蛋白肝炎病毒乙型
高敏C反应蛋白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脏意外事件的影响被引量:50
2006年
目的探讨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protein,h-FABP)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心脏意外事件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心绞痛患者分成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两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74例,男45例,女29例;UAP 患者56例,男29例,女27例。分别检测其血清 hs-CRP、h-FAB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肌酸激酶-MB(CK-MB)的含量,并于2周内观察各组发生心脏意外事件的情况。并抽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UAP 组的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6.8%,高于 SAP 组的10.53%(P<0.05);对照组无心脏意外事件发生。SAP 和 UAP 组患者血清 hs-CRP 的含量分别为(1.78±0.62)mg/L 和(7.64±2.18)mg/L,高于对照组的(0.59±0.27)mg/L(P<0.05,P<0.01);SAP 和 UAP 组血清h-FABP 的含量分别为(3.15±2.61)μg/L 和(16.46±5.28)μg/L,高于对照组的(1.83±0.75)μg/L(P<0.05,P<0.01);SAP 患者血清 cTn-I 的含量为(0.67±0.09)μg/L,与对照组(0.47±0.12)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 组和 UAP 组中的Ⅲ级患者的血清 cTn-I 含量分别为(1.28±0.43)μg/L 和(2.14±1.49)μg/L,高于对照组的(0.47±0.12)μg/L(P<0.01)。而 UAP 组Ⅰ级和Ⅱ级患者其 cTn-1的含量为(0.53±0.13)μg/L 和(0.74±0.37)μ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K-MB 值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AP 组中,发生心脏意外事件的患者其血清 hs-CRP 和 h-FABP 的含量分别为(6.32±2.06)μg/L 和(8.76±3.83)μg/L,高于对照组(P<0.01);UAP组中,发生心脏意外事件的患者其血清 hs-CRP、h-FABP 和 cTn-Ⅰ的含量分别为(9.82±3.15)μg/L、(22.21±8.87)μg/L和(2.68±0.48)μg/L,高于对照组(P<0.叭);另外,各组发生与未发生心脏意外事件的 CK-MB 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s-CRP、h-FABP 的联合检测较传统的心肌损伤检测指标 cTn-I 和 CK-MB 对 UAP 患者近期发生心脏意外事件的可能性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朱红秋朱平安沈双宏汪润赵毅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
HBx基因缺失型突变体QSG7701细胞转染模型的建立与鉴定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缺失型突变体HBx-d382和HBx-d431蛋白QSG7701肝细胞株。方法HBx-d382和HBx-d431基因经PCR和双酶切后,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成重组质粒pcDNA3/HBx-d382和pcDNA3/HBx-d431。应用基因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分别转染到QSG7701肝细胞中,经G418筛选和RT-PCR、蛋白印迹鉴定,筛选出稳定表达HBx蛋白的细胞株。结果经PCR、酶切及序列鉴定,重组质粒pcDNA3/HBx-d382和pcDNA3/HBx-d431构建成功。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重组质粒能在QSG7701肝细胞中表达插入的HBx-d382和HBx-d431基因编码的融合蛋白。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羧基端截短的HBx蛋白肝细胞株HBx-d382和HBx-d431。HBx-d382和HBx-d431肝细胞模型的建立,为HBx-d382和HBx-d431基因及其蛋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朱平安谭德明陈莉彭忠田宋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体外跨膜转运试验
2010年
目的:探讨纳米化对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的细胞内浓度和渗透率的影响。方法:取HBIG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HBIG-PBCA-NP),以QSG7701细胞为体外细胞模型,首先采用MTT法检测HBIG-PBCA-NP和HBIG在试验浓度下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再分别对细胞加入HBIG-PBCA-NP和HBIG处理后HBIG的胞内浓度和HBIG渗透率进行不同时间点的对比考察。结果:HBIG-PBCA-NP和HBIG在试验浓度下对细胞无毒性作用;HBIG-PBCA-NP组的HBIG胞内浓度和HBIG渗透率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HBIG组(P<0.05或P<0.01)。结论:HBIG纳米化能增强HBIG的细胞渗透能力,提高HBIG的胞内浓度。
彭忠田谭德明黄顺玲朱平安刘菲
关键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纳米粒转运
日本血吸虫天然抗病分子疫苗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Ⅰ.未成熟卵28kDa分子的快速分离纯化与鉴定被引量:1
2002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日本血吸虫天然抗病分子(SIEA 28 kDa)的结构与功能,采用SDS-PAGE制备电泳和电洗脱法从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中快速分离纯化了SIEA 28 kDa抗原分子,纯化后抗原分子经梯度凝胶电泳分离,重复测定其分子量。同时,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SIEA 28 kDa分子的免疫活性及其生化纯度。证实获得的提取物SIEA 28 kDa抗原分子的纯度高、活性好;用该抗原分子免疫家兔获得的单特异性抗血清可同时识别日本血吸虫未成熟虫卵、雌虫和雄虫的28 kDa抗原组分。说明该分子与日本血吸虫成虫(AWA)28 kDa组分具有部分交叉抗原性。
刘立鹏汪世平谭耀武温志立朱平安徐绍锐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功能分析未成熟卵分离纯化分子鉴定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制备工艺条件的优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优选制备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HBIG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经单因素试验初选制备条件后,采用均匀设计法与正交试验法,以包封率、外观评分、数均粒径、多分散度为指标,综合分析试验结果来确定制备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制备工艺条件为pH值为5.2,Dextran-70/Pluronic F-68(2∶1)的用量6.0%(6.0g/100mL),BCA的用量1.0%(1.0mL/100mL),HBIG加入量50IU/100mL。结论所确定的制备HBIG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彭忠田谭德明黄顺玲朱平安刘菲
关键词:均匀设计正交试验
HBIG抑制HBsAg、HBV DNA分泌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对肝细胞的跨膜转运作用和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细胞模型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VDNA分泌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含HBIG的培养基培养QSG7701细胞,在不同时间点定量检测培养上清的抗HBs,计算HBIG的透过率;用含HBIG的培养基培养HepG2.2.15细胞数天,或先以,定浓度的HBIG共培养,第3天后更换为不含HBIG的培养基继续培养细胞。于不同时间点定量检测培养上清的HBsAg、HBV DNA;用MTT比色试验观察药物的细胞毒性。结果浓度为0.1~0.4IU/mL的HBIG与QSG7701细胞共孵育48h时,细胞内约有38%~46%的HBIG。浓度为0.1~10.0IU/mL的HBIG作用第3、6.9天时能抑制HepG2,2.15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HBV DNA的分泌(P〈0.01)。住尤药物继续培养的第5、7天,培养卜清中HBsAg浓度较有药物培养的第3天低且继续下降(P〈0.01),第9~11天逐步增高;培养上清HBV DNA水平在第5天时也较有药物培养的第3天低并继续下降(P〈0.01),第7~11大时逐步增高。结论在体外细胞实验中,HBIG能跨膜转运入肝细胞内,细胞内外的HBIG能抑制HBsAg、HBV DNA的分泌。
彭忠田谭德明黄顺玲朱平安刘菲郭光辉
关键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G2.2.15细胞
SIEA-Gp101分子抗原的分离纯化及其单特异性抗血清的制备被引量:1
2002年
应用SDS PAGE、电渗、透析等方法 ,分离纯化SIEA Gp10 1分子抗原。采用多途径免疫法制备单特异性抗血清 ,琼脂扩散试验和ELISA测定抗体的效价 ,SDS PAGE和ELIB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表明纯化的SIEA Gp10 1为单一抗原分子 ,对SIEA Gp10 1的抗血清进行ELIB分析 ,证明其仅识别SIEA Gp10 1抗原 ,说明SIEA Gp10 1分子具有抗原性。
朱平安汪世平
关键词:分离纯化糖蛋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