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果果
-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温作训环境对战士外周血IL-17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测高温环境对执行训练任务战士外周血IL-17浓度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训练战士160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人,分别于(32±1)℃(试验组)和(22±1)℃(对照组)环境中连续训练2 h后,抽取静脉血检测IL-17浓度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含量。结果在高温环境训练40、50、60 min战士的体温分别为(38.74±0.26)、(39.23±0.24)、(39.51±0.34)℃,较常温环境训练的战士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温环境训练40、50、60 min战士的自感劳累等级评分分别为17.62±0.66、18.03±0.56、18.47±0.84,较常温环境训练的战士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温训练2 h后战士外周血中IL-17浓度为(7.12±4.03)pg/ml,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为(6.43±1.27)×109/L,淋巴细胞为(9.84±1.36)×109/L,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温环境能明显增高训练战士体温、自感劳累等级评分、外周血中IL-17的浓度以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
- 唐忠志邬明陈晓娟刘洁程青朱果果
- 关键词:高温白细胞介素17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 三叶因子1下调对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稳定下调三叶因子1(trefoil factor 1,TFF1)基因对肺癌细胞A549转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TFF1基因特异性shRNA干扰序列并构建入p SUPER-retro-puro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A549细胞后经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定干扰TFF1的A549细胞株,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验证稳定下调TFF1对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特异性干扰质粒TFF1-shRNA1、TFF1-shRNA2、TFF1-shRNA3及对照质粒TFF1-sh Control;成功建立TFF1稳定下调的A549细胞株及对照细胞株;通过划痕实验证实TFF1的沉默表达明显影响A549细胞的迁移能力(P<0.0001)。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证实,TFF1的沉默表达明显影响A549的侵袭能力(P<0.0001)。结论沉默TFF1表达能够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进一步阐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生发展机制,并为肿瘤的治疗和早期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 赵智刚张文凯程青邵素花朱果果唐忠志
- 关键词:TFF1非小细胞肺癌迁移
-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经典型热射病大鼠的保护机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ⅡA sulfonate,STS)对经典型热射病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NC)组、热射病(HS)组、STS治疗组。HS组按热暴露后恢复0、2、6、12h又分为HS0、HS2、HS6、HS12等4个亚组。STS治疗组按给药浓度(5、10、20、40 mg/kg)分为STS-6-5、STS-6-10、STS-6-20、STS-6-40等4个亚组。NC组将麻醉后的大鼠置于26℃环境中,不做其它处理。HS组将麻醉后的大鼠置于预设35℃的动物体温维持仪的电热毯之上,当其核心体温达43.5℃视为热射病建模成功,并将大鼠移至26℃环境中分别恢复达预设时间。STS治疗组热暴露建模成功后,立即股静脉注射STS,后移至26℃环境中恢复6h。各组达预设时间后,经大鼠腹主动脉采血,分别检测TNF-α、IL-6、IL-1β水平,PT、APTT、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Cr、BUN、ALT、AST、ALP、LDH水平。结果 HS各组中TNF-α、IL-6、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STS各治疗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HS6组(均P<0.05)。HS6组PT、APTT、D-二聚体、Cr、BUN、ALT、AST、ALP、LDH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血小板计数值显著低于NC组(均P<0.01)。STS-6-40组PT、APTT、D-二聚体、Cr、BUN、ALT、AST、ALP、LDH水平均比HS6组明显降低,血小板计数值显著高于HS6组(均P<0.01)。HS6组主要器官的病理损伤较NC组显著,而STS-6-40组主要器官的病理损伤较HS6组显著减轻。结论 STS可减轻热射病大鼠炎症因子的释放,改善热射病大鼠凝血功能紊乱,从而减轻其多器官的损伤。
- 陈芳李慧敏朱果果陈晓娟唐忠志
- 关键词:热射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紊乱多器官损伤
- 泡沫病毒Tas蛋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泡沫病毒(Foamyvirus,FV)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以从多种哺乳动物中分离出来,如非人灵长类动物、牛、马、猫等。虽然泡沫病毒能够引起独特的泡沫样细胞病变效应,并且在培养的细胞中形成合胞体,但是其对宿主的致病性尚不明确,在天然或实验感染的动物体内都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 朱果果邱艳艳刘永娟张莹莹刘万红何小华
- 关键词:泡沫病毒S蛋白细胞病变效应非人灵长类动物TA动物体内
- PROC基因突变与静脉血栓栓塞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的PROC基因进行测序,研究是否存在有义突变通过影响血浆蛋白C(PC)水平增加罹患VTE的风险。方法:以人PROC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特异性扩增编码PC-Gla结构域的第三外显子区,测序后找寻有义的SNVs位点,构建稳定表达突变型PC的细胞株进行细胞水平研究,同时利用ELISA法研究PC水平的分布情况。结果 :在我国VTE病患中发现3个单核苷酸突变,在HUVEC突变型PC的稳定表达株中皆可见PC的合成减少。通过检测正常标本、VTE患病率>2次的病患标本和突变标本中的PC水平,同样发现发生突变的样本PC水平低于VTE组(P=0.035 3)和正常水平值(P<0.000 1)。结论 :PCArg-1Cys、PCArg9Cys、PCVal34Met三个突变位点很可能是导致血浆PC水平明显降低以及VTE患病风险增加的重要遗传学因素。
- 赵智刚张文凯李波程青朱果果唐忠志
- 关键词:蛋白C静脉血栓栓塞基因突变
- 一种潜在的新肿瘤分子标志物RASSF4的研究进展
- 2014年
- RAS相关结构域家族(RASSFs)由10个成员组成,这些家族成员已被确认为抑癌基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控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和衰老,维持微管的稳定性、调节细胞的黏附和运动性。研究发现RASSF4在正常组织中广泛表达,而在人类肿瘤细胞中由于启动子甲基化表达下调,RASSF4还可诱导细胞凋亡,其关于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也有了一定发展。本文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张凤凤刘永娟朱果果程青青王志浩刘万红何小华
- 关键词:甲基化细胞凋亡
- 稳定下调TFF1对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 目的 探讨稳定下调TFF1 基因对肺癌细胞A549 转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合成TFF1 基因特异性shRNA 干扰序列并构建入pSUPER-retro-puro 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A549 细胞后经嘌呤霉素...
- 赵智刚张文凯程青邵素花朱果果唐忠志
- 免疫固定电泳在湖北病人脑脊液检测的临床调查研究
- 2010年
- 目的:在收集的湖北病人脑脊液中运用免疫固定电泳技术进行蛋白检测,评价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潜力。方法:对脑脊液和血清标本同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蛋白后,采用免疫固定技术,进行显色后使样本呈现出寡克隆带(oligoclonal bands,OCB)。结果:167例脑脊液和血液标本,经电泳免疫固定酶标显色后,出现血脑屏障受损病例6例,OCB病例10例。其中17例多发性硬化症病人中,有5例出现OCB,2例出现血脑屏障受损。结论:采用酶标记抗血清的免疫固定电泳技术,检测病人脑脊液无须浓缩,检测灵敏度高,也可检测内源性合成免疫球蛋白,能够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实验依据,在临床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苗丽霞杨峻朱果果邱艳艳刘永娟刘万红
- 关键词:免疫固定电泳脑脊液寡克隆带
- 泛素连接酶Pirh2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1年
- 泛素连接酶Pirh2(p53-induced RING-H2 protein)是一种具有E3连接酶活性的新蛋白,能促进p53发生泛素化而降解,从而使p53抑制肿瘤生长的功能减弱或消失,导致肿瘤发生和进一步恶化。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恶性肿瘤中Pirh2蛋白的表达量有明显变化,这提示Pirh2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Pirh2可能作为一个癌基因,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调节一些信号转导通路。因此,推测Pirh2可作为肿瘤基因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本文就Pirh2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邱艳艳董兰兰朱果果刘永娟何小华刘万红
- 关键词:肿瘤形成过程肿瘤抑制蛋白质P53PIRH2
- M2型巨噬细胞与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巨噬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Th)1细胞因子的诱导下,可分化为M1型巨噬细胞,具有促进炎症的作用;在Th2细胞因子的诱导下,可分化为M2型巨噬细胞,在寄生虫免疫应答、创伤愈合、组织重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对于机体预防感染和维持正常生理很重要,其功能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M1型巨噬细胞不仅与感染性疾病和炎性疾病相关,还与动脉硬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相关性疾病相关。M2型巨噬细胞同样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
- 赵智刚唐忠志朱果果
- 关键词:M2型巨噬细胞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