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凤艳

作品数:15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篇儿童
  • 6篇患儿
  • 3篇蛋白
  • 3篇血清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癫痫
  • 3篇膜炎
  • 3篇脑膜
  • 3篇患儿血清
  • 2篇炎症
  • 2篇支原体感染
  • 2篇体感
  • 2篇迁移
  • 2篇迁移率
  • 2篇文献复习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炎症
  • 2篇脑膜炎
  • 2篇脑膜炎患儿

机构

  • 15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5篇李凤艳
  • 12篇王怀立
  • 12篇禚志红
  • 6篇陈晓昕
  • 6篇李海英
  • 3篇谢垒
  • 3篇郭庆敏
  • 2篇陈铮
  • 2篇马威
  • 2篇田培超
  • 2篇周柳
  • 2篇袁文华
  • 2篇孙艺珍
  • 2篇孔惠敏
  • 1篇孔祥东
  • 1篇张继要
  • 1篇刘鹏
  • 1篇高东培
  • 1篇张静

传媒

  • 4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河南省第二十...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5
  • 3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道微生物与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2021年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脓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病死率较高,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且无公认的诊断标准及特效治疗方案。肠道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起到"发动机"样作用,肠屏障的破坏和肠道微生物的紊乱均可影响脓毒症的结局,其中肠道微生物通过"微生物-肠-脑轴"(the microbiome-gut-brain axis,MGBA)影响肠道及大脑病理生理,"肠道微生物-线粒体串扰"则从细胞器水平阐述了其作用。SAE动物模型中存在肠道微生物紊乱,行粪菌移植可改善其症状与预后,提示通过对肠道微生物的探索,可能对认识SAE机制及探索其治疗有一定意义。该文从肠道微生物、MGBA及肠道微生物在SAE中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王建东(综述)李凤艳方敩王怀立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线粒体
癫痫患儿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及白介素6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介素6(IL-6)在癫痫患儿血清中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年龄6月到12岁之间住院癫痫儿童85例作为实验组,25例体检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癫痫组再分...
王怀立郭庆敏禚志红田培超陈晓昕李海英陈铮李凤艳
关键词:癫痫免疫炎症白介素6高迁移率族蛋白B1
sTREM-1、suPAR在儿童脓毒症中的变化及意义
李凤艳
脑脊液IGF-1、β_(2)-MG、HBP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究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β_(2)微球蛋白(β_(2)-MG)、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86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86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脊液IGF-1、β_(2)-MG、HBP水平,探究其与研究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脑脊液中IGF-1、β_(2)-MG、H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化脓性脑膜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5、0.930、0.850;重度组脑脊液IGF-1、β_(2)-MG、HBP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预后不良组脑脊液IGF-1、β_(2)-MG、HB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且对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0.854、0.822。结论监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IGF-1、β_(2)-MG、HBP的水平对于早期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测疾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李凤艳周柳袁文华禚志红
关键词:脑脊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儿童化脓性脑膜炎
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2024年
目的分析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儿近期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226例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28 d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34例)和预后良好组(19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各项指标,筛选预后不良危险因素,评价各危险因素对预后不良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血清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分值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Fib、AT-Ⅲ是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近期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APACHEⅡ是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Fib、APACHEⅡ、AT-Ⅲ联合预测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Fib、APACHEⅡ、AT-Ⅲ单项预测(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Fib>1.67 g·L^(-1)、APACHEⅡ≤13.00分、AT-Ⅲ>38.56%患儿生存时间均长于Fib≤1.67 g·L^(-1)、APACHEⅡ>13.00分、AT-Ⅲ≤38.56%患儿(P<0.05)。结论Fib、AT-Ⅲ是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近期预后不良保护因素,APACHEⅡ是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各指标联合预测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近期预后不良价值好,临床可应用推广。
李凤艳周柳袁文华禚志红
关键词: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预后不良
小儿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7年
眼球阵挛-肌阵挛综合征(opsoclonus-myoclonus syndrome,OM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由Kinsbourne于1962年首次报道,年发病率为1/1 000万,也称副肿瘤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眼球阵挛伴肌阵挛、共济失调、行为改变、睡眠障碍等。近年来,国内报道也逐渐增多,2015-05本院收治1例OMS患者,现就该病例的临床特征结合文献加以总结,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禚志红孙艺珍张继要靳培娜李凤艳王怀立
关键词:儿童病例报告
儿童脑外伤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 探讨儿童脑外伤后癫痫发作(PTS)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PT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10年1月至2016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388例脑外伤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癫痫发作,分为PTS组及脑外伤后非癫痫发作(nPTS)组.对PTS患儿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PTS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88例脑外伤患儿中,PTS 72例,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其中56.9%(41/72例)为外伤后立即发作,31.9%(23/72例)为外伤后早期发作,11.1%(8/72例)为外伤后晚期发作.全面性发作的发生率为51.4%(37/72例),其中以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多见;局限性发作的发生率为36.1%(26/72例);局限性发作并全身性发作的发生率为2.8% (2/72例);9.7%(7/72例)发作类型不详.脑电图以慢波及棘波多见.PTS组和nPTS组年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脑损伤严重程度、脑挫伤、硬膜下血肿、治疗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717,χ^2=13.079、17.852、5.664、17.457、5.496,均P<0.05);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GCS评分、脑损伤严重程度、硬膜下血肿、治疗方式与PTS的发生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 儿童PTS是脑外伤的严重并发症.低龄、GCS≤8分、重度脑损伤、并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是PTS发生的危险因素.
禚志红孙艺珍靳培娜李凤艳孔惠敏方敩王怀立
关键词:儿童脑外伤癫痫发作
Graves病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Graves病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Graves病合并SLE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3岁女孩,以发热、抽搐为首发症状,经甲状腺功能、头颅磁共振、自身免疫性抗体、肾脏及甲状腺穿刺检查后诊断为SLE合并肾炎、Graves病、脑梗死、脑白质脱髓鞘。结论长期发热、抽搐患儿除了常见疾病外应考虑到自身免疫性疾病,确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患儿应查自身抗体排除SLE。
郭庆敏禚志红王怀立陈晓昕李海英马威谢垒李凤艳
关键词: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狼疮肾炎
脓毒症患儿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变化的意义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在儿童脓毒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80例。其中脓毒症组60例,非感染SIRS组20例;另选3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动态监测脓毒症患儿血清sTREM-1、suPAR的水平,观察sTREM-1、suPAR水平在脓毒症与非脓毒症患儿中的差别,并与儿童危重症评分(PCIS)进行相关分析,比较sTREM-1、suPA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指标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评估sTREM-1、suPAR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结果脓毒症组血清sTREM.1、8U-PAR、PCT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SIRS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脓毒症组与非感染SIRS组血清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脓毒症各亚组中,血清sTREM-1、suPAR、PC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监测脓毒症组,发现血清sTREM-1、suPAR、CRP、PCT水平第1、4、7天呈逐渐下降趋势,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血清sTREM-1、suPAR水平与PCIS均呈负相关(r=-0.322、-0.333,P〈0.05)。sTREM-1、suPAR、CRP、PCT诊断脓毒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依次递减,联合sTREM-1和suPAR诊断脓毒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结论sTREM-1和suPAR作为炎症感染的指标之-,其表达水平能反映脓毒症严重程度。sTREM-1联合suPAR诊断脓毒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优于sTREM-1、suPAR、CRP、PCT等单-指标.联合名个指标可摇寓诊断的准确件.
高东培李凤艳谢垒刘鹏禚志红王怀立
关键词:脓毒症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溶栓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致颅内静脉窦血栓1例被引量:8
2017年
小儿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是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疾病,可引起患儿神经系统方面的不良后果。儿童发病较少见,感染是其常见原肉,中耳炎、鼻窦炎引起的CVST相继有报道。对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等进行文献检索,目前国内外尚未见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CVST的报道。现报告2013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MP感染致CVST的病例,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
禚志红王怀立李凤艳靳培娜张静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颅内静脉窦血栓溶栓治疗儿童MEDLINECVSTPUBMED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