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红

作品数:4 被引量:54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结构性土
  • 2篇三轴试验
  • 2篇胶结
  • 1篇数学描述
  • 1篇破损过程
  • 1篇组构
  • 1篇椭球
  • 1篇椭球体
  • 1篇细观
  • 1篇力学特性
  • 1篇孔隙
  • 1篇孔隙比
  • 1篇各向异性
  • 1篇二元介质模型
  • 1篇本构模型
  • 1篇本构模型研究
  • 1篇常规三轴
  • 1篇常规三轴试验

机构

  • 4篇清华大学

作者

  • 4篇李建红
  • 2篇沈珠江
  • 1篇孙逊
  • 1篇张丙印
  • 1篇张其光

传媒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椭球形结构块破损过程的数学描述被引量:3
2006年
把结构性岩土材料理想为由椭球形结构块组成的堆积体。在受力的过程中,椭球体逐渐破碎并转化为碎屑物。椭球体可能有压碎、剪裂和弯裂3种破坏模式,结构体的破坏过程可分成5个阶段,本文推导了相应的破坏准则。给出了椭球体在一种规则的堆积方式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和破损参数的演化规律。这些曲线与堆积体的受力方向有关,从而解释了这种材料的各向异性。
沈珠江李建红
关键词:结构性土椭球体各向异性
基于细观破损机理的胶结结构性土本构模型研究
天然土体多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其力学特性与室内重塑土相比较为复杂。对结构性土应力变形特性的研究为目前岩土力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21世纪土力学的核心问题是土体结构性的数学模型”。本文对胶结结构性土进行了系统的室内试验和细...
李建红
关键词:结构性土三轴试验二元介质模型
结构性土的微观破损机理研究被引量:22
2007年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凸多面体相互接触的性质,推导了三维状态下的微观接触力和宏观应力的关系,并应用于结构性土的研究中。对结构性土,采用以土颗粒之间的胶结和组构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在二元介质理论框架内推导出结构性土破损规律及迭代公式,提出3种破损方式(剪碎、压碎、混合型),同时推导了宏观的柔度张量;对各向同性的结构性土,在球应力加载条件下的破损规律以及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解析解,简单分析的结果与实际相符。
李建红沈珠江
关键词:结构性土组构
胶结和孔隙比对结构性土力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6
2008年
结构性土具有与重塑土不同的力学特性,为了探讨胶结和孔隙比等物理因素对其影响,该文对具有不同胶结强度和干密度的人工制备结构性土以及相应的重塑土进行了对比常规三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胶结可"滞后"土体的变形,使得结构性土在等向压缩条件下的e-lgp曲线发生转折。结构性土的破坏随围压的升高可依次出现纵向劈裂、剪切带和均匀剪切破坏等3种方式。胶结和孔隙比使得结构性土的变形模量和体变变化规律与重塑土差异很大,同时对结构性土的应变软化和剪胀特性也有显著影响。
李建红张其光孙逊张丙印
关键词:胶结孔隙比力学特性常规三轴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