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江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血清
  • 1篇血生化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抗体
  • 1篇血小板抗体检...
  • 1篇血小板配型
  • 1篇血小板输注
  • 1篇血性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药敏试验分析
  • 1篇脂蛋白
  • 1篇脂蛋白A
  • 1篇受体
  • 1篇输血
  • 1篇输血患者
  • 1篇输注
  • 1篇念珠菌

机构

  • 5篇广东医学院
  • 1篇暨南大学第二...

作者

  • 5篇李江
  • 3篇郝建华
  • 2篇张庆侠
  • 2篇张然蓉
  • 2篇张建华
  • 1篇蔡安季
  • 1篇王娟
  • 1篇甘萍
  • 1篇胡峰兰
  • 1篇周天祥
  • 1篇胡锋兰
  • 1篇钟海萍
  • 1篇苏卓娃
  • 1篇王田园
  • 1篇张健华
  • 1篇潘伟光
  • 1篇肖利佳
  • 1篇谢忠奎
  • 1篇邹畅
  • 1篇李钢

传媒

  • 1篇岭南皮肤性病...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因沉默孤儿核受体ERRα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体内转移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孤儿核受体ERRα对前列腺癌细胞E-cadherin(上皮细胞钙粘蛋白)的表达水平和体内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介导的sh RNA构建稳定下调ERRα表达的DU145-sh ERRα和PC-3M-sh ERRα前列腺癌细胞模型,同时用ERRα特异性抑制剂XCT790抑制其活性,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检测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将PC-3M-sh ERRα细胞和PC-3M-scramble对照细胞用荧光素酶标记后原位注射小鼠前列腺,8周以后通过体内成像系统检测原位瘤的形成及其体内转移情况。结果:基因沉默ERRα表达水平和用其特异性抑制剂XCT790处理DU145后,E-cadherin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在PC-3M-sh ERRα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由其构建的6只原位前列腺癌小鼠模型中没有发生转移,而由对照组细胞构建的7只原位前列腺癌小鼠模型中有4只发生了转移。结论:在前列腺癌细胞中下调ERRα的表达水平抑制其E-cadherin的表达和体内转移能力。
肖利佳郝建华李江李钢王娟邹畅
关键词:E-CADHERIN前列腺癌
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配合型输注效果分析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分析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配合型血小板输注效果,以提高输注疗效。方法采用简易致敏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PESA)分别比较多次输血患者(实验组)和无输血史的随机住院患者(对照组)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并对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分别输注随机单采血小板和配型血小板,计算1 h和24 h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对血小板输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5%和1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中抗体阳性率与输注次数呈正相关,65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输注随机血小板和52例阳性患者输注配型血小板后1 h和24 h CC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次输血导致血小板同种抗体的产生,血小板交叉配型能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
胡锋兰张健华张然蓉李江郝建华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血小板输注血小板配型
血生化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生化标志物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的联合检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5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MA、Lp(a)和血浆中Fib、DD浓度,计算其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IMA、Lp(a)、Fib、DD阳性率分别为64.4%(38/59)、42.4%(25/59)、49.2(29/59)%、40.7%(24/59),与正常对照(0%、0%、3.3%、0%)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MA敏感性与其他3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2.3%(55/59),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IMA是一个比较灵敏的指标,IMA、Lp(a)、Fib、DD4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明显提高敏感性,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张庆侠王田园张然蓉甘萍李江
关键词:缺血修饰白蛋白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菌种分布及其药敏试验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了解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致病菌种及其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沙保罗琼脂平板、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酵母样真菌鉴定卡(ID 32C)、酵母样真菌药敏卡(ATB FUNGUS3)对包皮龟头分泌物进行念珠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 227例患者共培养出356株念珠菌,阳性率为29.0%。其中,白色念珠菌297株(83.5%)、光滑念珠菌41株(11.5%)、热带念珠菌14珠(3.9%),其它念珠菌4株(1.1%)。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8%、100%、97.3%、61.3%、100%和95.1%、100%、19.5%、12.2%、95.1%。结论:白色念珠菌是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主要致病菌种,不同菌种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所不同。
潘伟光钟海萍张建华周天祥李江
关键词:念珠菌包皮龟头炎药敏试验
IL-17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中FT3、FT4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IL-17的水平及其FT3、FT4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30例健康对照者和30例甲亢患者血清中IL-17的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FT3、FT4,并分析IL-17与FT3、FT4的相关性。结果甲亢组血清中的IL-17(1089.5±101.9)pg/L与正常对照组(725.4±94.6)pg/L比较明显升高(P<0.05);同时相关性分析表明甲亢患者血清中IL-17的表达水平与FT3、FT4的浓度呈明显的正相关[r(FT3)=0.68,r(FT4)=0.56,P<0.05]。结论甲亢患者血清中IL-17的高表达可能与FT3、FT4激素分泌有关。
蔡安季郝建华张建华张庆侠苏卓娃谢忠奎李江胡峰兰
关键词:IL-17甲状腺功能亢进症FT3FT4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