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丙泊酚防治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及相关机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的防治效果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择3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建立兔SCIRI模型,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观察1组灌注英脱利匹特(0.2 ml/kg),观察2组灌注丙泊酚溶液(5 ml/kg)。于再灌注后24 h对神经行为学功能进行评分,光镜下观察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并计数,记录截瘫情况,测定丙二醛(MDA)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检测兔复灌后24、48 h及5 d的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变化。结果三组间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显著(F=6.425,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Tarlov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间正常神经元数量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F=11.620,P<0.01),观察2组的脊髓组织正常神经元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观察1组(P<0.05)。观察2组的截瘫率明显低于对照、观察1组(P<0.05)。观察2组兔脊髓中的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观察1、2组两组兔脊髓中的S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升高(P<0.05)。观察2组HIF-1α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观察1组(P<0.05)。结论丙泊酚对SCIRI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脊髓组织HIF-1α的表达量,促进受损血管的重建,发挥较强的抗过氧化作用有关。
- 李江陈跃波袁力勇
- 关键词:丙泊酚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
- 喉罩通气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麻醉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比较喉罩通气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将8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和B组,A组喉罩通气全麻,B组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A组的低血压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患者麻醉6 h后的VAS评分均较麻醉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5 min后A组MAP和HR稍低于麻醉前,但随后其值逐渐恢复麻醉前水平。麻醉5 min和内固定时以及手术结束时B组MAP和HR与A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6)。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喉罩通气全麻效果明显优于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能够有效维持患者的血气指标稳定,麻醉效果优越,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李江庞正宝
- 关键词:老年喉罩通气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
-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80例年龄≥65岁的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麻组(A组,60例)、全麻组(B组,60例)和喉罩通气下镇静复合腰麻组(C组,60例)。于麻醉前、术后3、6h、1、3、5d采集患者的颈内静脉血样,测定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同时点记录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及术后早期认识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与麻醉诱导前比较,三组术后3、6h、1d时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均升高(P〈0.05或P〈0.01);三组在术后其余时点S-100β蛋白浓度均低于术后3h;与麻醉诱导前比较,三组术后3、6h时MMSE评分均降低(P〈0.01);B组术后3、6h、1、3d时MMSE评分均低于A组(P〈0.01)。B组术后3、6h、1、3d时POCD发生率均高于A组(P〈0.05)。结论单纯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早期POCD发生率高,且可能与S-100β蛋白浓度升高有关;喉罩通气下镇静复合腰麻在降低POCD方面可能更具优势。
- 徐云陈跃波李江
- 关键词:手术后期间病因学麻醉
- 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
- 目的评估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方法 ASAⅠ级、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120名,随机分为麻醉前加温输液组(A组)及麻醉前未加温输液组(B组),每组60例。A组患者以输液...
- 时君李江姜晓红
- 关键词:输液蛛网膜下腔麻醉中心体温寒战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