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4篇早幼粒细胞
  • 4篇粒细胞
  • 4篇基因
  • 4篇急性
  • 3篇早幼粒细胞白...
  • 3篇融合基因
  • 3篇微小残留病
  • 3篇粒细胞白血病
  • 3篇急性早幼粒
  • 3篇急性早幼粒细...
  • 3篇急性早幼粒细...
  • 3篇急性早幼粒细...
  • 3篇白血病微小残...
  • 2篇肿大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1篇信号

机构

  • 8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杭州市肿瘤医...

作者

  • 9篇李淑娈
  • 6篇李维佳
  • 4篇周挚
  • 4篇黎承萍
  • 3篇黎承平
  • 2篇丁纪元
  • 2篇魏彩霞
  • 1篇周培一
  • 1篇杨晋辉
  • 1篇杨弘
  • 1篇丁万宝
  • 1篇聂波
  • 1篇陈琪
  • 1篇黄颖
  • 1篇张珍
  • 1篇赵敏

传媒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及疗效观察
2007年
目的了解急性混合细胞性白血病(HAL)的临床特点、疗效和预后。方法根据骨髓细胞形态学、化学染色、免疫学结果诊断HAL,进一步分析疗效和预后。结果5例患者均有发热、贫血、淋巴结大、脾大等,免疫表型检测示髓系、淋系抗原共同表达,CD_(34)^+高表达。诱导化疗结果5例中2例完全缓解(CR),缓解期<6个月。结论HAL发病率低,疗效差,生存期短。
周挚李淑娈李维佳
关键词:白血病
全文增补中
以眼结膜为首发部位的小B细胞淋巴瘤一例
2009年
患者,男,57岁。入院前9个月出现右眼结膜充血,渐出现球结膜赘生物,无疼痛及视物障碍,多次就诊眼科,考虑为结膜炎及炎性假瘤等,给予抗炎及滴眼液局部治疗,症状未见好转。1个月前发现左侧耳前一肿大淋巴结,直径约2cm×2cm,无疼痛,近期无明显增大。B超示双侧颌下、颈部、股沟多枚肿大的淋巴结,包膜光滑,部分皮、髓质分界不清,周边及内部均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左耳前淋巴结约2.4cm×1.5cm,界限清晰,内可见丰富粗大的血流信号。
李淑娈丁纪元赵敏郑婉珍张珍
关键词:眼结膜充血小B细胞淋巴瘤肿大淋巴结血流信号炎性假瘤
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伴bcr—abl融合基因阳性一例
2008年
患者,男,60岁,因乏力、齿龈出血2个月伴发热半个月于2001年4月27日入院。体检:体温38.2℃,双侧颈部、腋窝淋巴结肿大,约2cm×2cm,表面光滑、质中无压痛,胸骨无压痛,肝、脾肋缘下未及。既往糖尿病史4年,抽烟、饮酒史20余年。血常规:WBC 61.5×10^9/L,其中淋巴细胞47.8×10^9/L,Hb80g/L,
李淑娈李维佳黎承萍周挚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融合基因腋窝淋巴结肿大ABLBCR阳性齿龈出血
8个肿瘤相关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检查及临床应用
李维佳黄颖聂波魏彩霞黎承平周挚杨弘周培一丁万宝李淑娈陈琪
该课题从四个方面对8个肿瘤相关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作了相关研究:1、建立了应用RT-PCR方法检测8种基因的mRNA表达的实验方法:从临床获取白血病患者骨髓和外周血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RNA,逆转录为cD...
关键词:
关键词:白血病基因治疗肿瘤治疗
PML/RARa融合基因监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PML/RARa融合基因在监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微小残留病(MR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诱导缓解及巩固维持治疗期间,采用筑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患者骨髓细胞中PML-RARa融合基因的动态变化,PML-RARa融合基因。结果:长期随访的18例完全缓解(CR)患者,2例出现分子学复发。其中1例发生于CR1后后4个月,诱导缓解治疗后获得CR2, CR2后2个月再次出现分子学与血液学的复发,诱导治疗1个疗程获得CR3;1例发生于CR1后74个月,诱导缓解治疗后获得CR2,随访结束时生存期已达106个月。结论:在CR期定期监测PML-RARa融合基因,可早期发现分子学复发,及时干预治疗可避免血液学复发。
黎承萍李淑娈李维佳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HIV感染的临床血液学特点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的临床及血液学特点。方法总结在我院确诊并有详细血液学资料的14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免疫功能及血液学特点。结果14例患者中发热10例(71.4%),淋巴结肿大6例(42.9%),消瘦6例(42.9%),真菌感染3例(21.4%),白细胞减少5例(35.7%),贫血9例(64.3%),为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血小板减少11例(79.6%),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浆细胞增多及病态造血,免疫学检查主要为细胞免疫缺陷。结论艾滋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其临床、血液学和骨髓改变有一定特点。
周挚李淑娈黎承萍杨晋辉
关键词:艾滋病血液学改变细胞免疫缺陷
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PML/RARα融合基因在监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微小残留病(MRD)中的意义。方法:诱导缓解及巩固维持治疗期间,采用筑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患者骨髓细胞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变化。结果:长期随访的18例完全缓解(CR)患者,2例分子学复发。其中1例发生于CR1后4个月,诱导缓解治疗后获CR2,CR2后2个月再次分子学与血液学的复发,诱导治疗1个疗程获得CR3;1例发生于CR1后74个月,诱导缓解治疗后获得CR2,随访结束时生存期已达106个月。结论:在CR期定期监测PML-RARα融合基因,可尽早发现分子学复发,及时治疗可避免血液学复发。
黎承平李淑娈李维佳
关键词: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性微小残留病
PML—RARα融合基因监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PML—RARα融合基因在监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微小残留病(MR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诱导缓解及巩固维持治疗期间,采用筑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患者骨髓细胞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动态变化、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长期随访的18例完全缓解(CR)患者,2例出现分子学复发。其中1例发生于CR1后4个月,诱导缓解治疗后获得CR2,CR2后2个月再次出现分子学与血液学的复发,诱导治疗1个疗程获得CR3;1例发生于CR1后74个月,诱导缓解治疗后获得CR2,随访结束时生存期已达105个月。结论在CR期定期监测PML-RARα融合基因,可早期发现分子学复发,及时干预治疗可避免血液学复发。
黎承平李淑娈魏彩霞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三氧化二砷治疗难治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_2O_3)治疗难治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分子生物学疗效。方法:0.1%AS_2O_3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28天为一疗程,并动态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结果:15例患者再次分子学完全缓解(CR)13例,CR率为86.7%,随访中2例再次出现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给予AS_2O_3获得再次CR。结论:AS_2O_3诱导治疗难治复发APL患者分子生物学缓解率高,与化疗交替使用能进一步清除微小残留病。
李淑娈黎承萍李维佳丁纪元郑婉珍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白血病早幼粒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