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璐

作品数:7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植物
  • 2篇植物根
  • 2篇植物根系
  • 1篇地形信息
  • 1篇信息提取
  • 1篇营养元素
  • 1篇油松
  • 1篇油松林
  • 1篇松林
  • 1篇土层
  • 1篇土层深度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剖面
  • 1篇土壤营养
  • 1篇土壤营养元素
  • 1篇剖面
  • 1篇剖面特征
  • 1篇化学风化
  • 1篇黄土
  • 1篇黄土高原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张晴雯
  • 3篇李璐
  • 3篇李勇
  • 2篇朴河春
  • 2篇白玲玉
  • 2篇万国江
  • 2篇黄荣贵
  • 1篇何福红
  • 1篇孙丽芳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植物根系强化黄土土层化学风化速率的作用被引量:9
2005年
黄土的风化主要为植物群落根系的物理作用及其所引起的生物化学作用。利用原状土柱淋滤实验装置及大型挖掘剖面壁法,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进行野外实验研究,定量分析了林、草和农地土壤化学风化的剖面特征及动力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土层的化学风化具有明显的垂直剖面分异特征,即风化速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土壤化学风化的动力学过程可划分为急剧减小和稳定状态两个阶段。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风化速率及主导风化矿物组合类型的剖面差异主要受制于直径≤1mm的须根在剖面中的缠绕分布特征。植物根系对土壤风化作用的强化效应为油松林群落>白草群落;油松林群落和白草群落根系显著提高矿物风化速率的稳定土层深度范围分别为0~45cm和0~30cm,有效根密度分别在17根/100cm2和60根/100cm2以上。
李勇张晴雯李璐白玲玉万国江黄荣贵朴河春
关键词:油松林植物根系土层深度化学风化剖面特征黄土
基于GPS不同测量间距的DEM地形信息提取沟蚀参数对比被引量:17
2006年
GPS技术正在成为一种快速高效研究沟蚀发生演变的手段。但由于GPS测量间距的影响,从建立的不同尺度DEM上获取的地形信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沟蚀研究的准确性。本文以长江上游西昌地区马家松坡小流域作为试验样区,利用RTK-GPS技术,按测量间距3,5,10 m和20 m等4种空间尺度对小流域的地形进行测量,基于A rcG IS 8.2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相关尺度的栅格DEM,提取地面坡度、剖面曲率以及沟壑密度等地形信息。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测量间距的增加,从DEM上提取地面平均坡度、平均剖面曲率和沟壑密度均呈显著线性递减趋势,5 m的测量间距是长江上游地区描述地形的理想尺度,可以满足研究冲沟和切沟的需要,而3 m及3 m以下的测量间距适用于细沟、浅沟的研究需要。我们的研究结果对应用GPS技术,实现高精度快速确定地表沟蚀过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何福红李勇张晴雯李璐孙丽芳白玲玉
关键词:DEM地形信息沟蚀
黄土区植物根系对营养元素在土壤剖面中迁移强度的影响被引量:35
2005年
不同植物群落根系对土壤元素迁移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基因型植物细根的特殊剖面分布特征,是其适应和改善土壤养分物理化学逆境的生理生态学基础。采用原状土柱淋滤实验装置及大型挖掘剖面壁法,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研究并定量分析了不同径级根系对黄土中营养元素K、Na、Ca、Mg、Cu、Mn、Fe、Si、Al迁移强度的影响,旨在探索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的提高途径。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营养元素淋溶迁移的剖面差异并非完全取决于土壤中元素或矿物含量的大小,而是主要受制于直径≤1mm的须根根系在剖面中的缠绕分布特征。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中营养元素的迁移强度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递减规律。不同植物根系对黄土中营养元素迁移强度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其大小顺序为:林地>草地>农地。林、草地土壤中元素迁移强度序列有明显变异的临界土层深度分别在30cm和10cm处。在林、草地和农地土层中常量元素水迁移强度序列为Ca>Na>Mg>K>Si>Al,微量元素基本为Cu>Mn>Fe。植物根系对营养元素迁移能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范围,随着直径≤1mm有效根密度和根量的增大,根系对土壤元素迁移强度的影响显著增强。
李勇张晴雯李璐万国江黄荣贵朴河春
关键词:土壤营养元素黄土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