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荣 作品数:16 被引量:58 H指数:5 供职机构: 榆林市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维生素D在来曲唑干预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在来曲唑治疗乳腺癌患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88例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并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维生素D<10ng/ml)共19例、维生素D不足组(维生素D为10-30ng/ml)共49例和维生素D充足组(维生素D>30ng/ml)共20例。患者入组后继续服用3个月来曲唑,其中维生素D缺乏组和维生素D不足组均给予每周口服5万单位维生素D。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钙、磷、碱性磷酸酶和甲状旁腺激素等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前,相较于维生素D充足患者,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患者钙和磷浓度较低,而甲状旁腺素和碱性磷酸酶较高(P<0.05);补充维生素D后血清钙和磷均得到明显的升高,而甲状旁腺素和碱性磷酸酶则有显著的降低(P<0.05);治疗后维生素不足组和充足组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况和总体健康等指标中的得分差别不大。结论补充维生素D能够有效抑制来曲唑治疗乳腺癌患者引起的维生素D水平减少,降低肌肉骨骼等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牛福勇 李福荣关键词:维生素D 来曲唑 乳腺癌 肝细胞癌中性肽链内切酶和二肽基肽酶Ⅳ表达水平对手术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性肽链内切酶(NEP)和二肽基肽酶IV(DPPⅣ)表达水平对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癌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7月北京第301医院肝胆外科行肝癌切除治疗的HCC患者42例,选择同时期检查的42例肝良性肿瘤患者肝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EP和DPPⅣ。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无复发生存(RFS)曲线和总生存(OS)曲线绘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RFS和OS的因素。结果 NEP和DPPⅣ蛋白均定位于HCC细胞胞浆;HCC组织NEP蛋白阳性率为78.6%(33/42),DPPⅣ蛋白阳性率为71.4%(30/42),NEP和PPⅣ蛋白双阳性率为54.8%(23/42),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2.4%(1/42)、4.8%(2/42)和0.0%(0/42),P<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NEP表达、DPPⅣ表达、NEP和DPPⅣ共表达、复发、癌细胞远处转移是影响HCC患者R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曲线显示,HCC组织NEP阳性、DPPⅣ阳性和NEP/DPPⅣ均阳性表达者RFS和OS显著缩短,预后差。结论 NEP和DPPⅣ表达水平是HC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牛福勇 李福荣关键词:肝细胞癌 中性肽链内切酶 预后 硝酸甘油联合区域性动脉持续灌注治疗重症胰腺炎效果及对微循环障碍改善观察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联合区域性动脉持续灌注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并观察对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重症胰腺炎患者68例,根据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禁食禁饮、胃肠减压、抑酸、抗感染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上予以静脉滴注硝酸甘油,1次/d,共2d;观察组予以硝酸甘油联合区域性动脉持续灌注治疗,总疗程为7d。记录两组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并检测两组炎性因子水平,评估两组肝肾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炎性因子IL-6、TNF-ɑ、ET及TXA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酸甘油联合区域性动脉持续灌注治疗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减少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器官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 连凌云 李前进 杨和平 侯建峰 牛福勇 李福荣 王晔飞 杜加录 张凯 刘志伟 吴耀禄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20例分析 被引量:3 2012年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普及和技术发展,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已逐步成为成熟术式在各地推广。在实践中我们联合腹腔镜、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连凌云 张滨 牛福勇 李福荣 艾剑锋 李发智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小儿急性阑尾炎199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2 2009年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病率居小儿急腹症首位。本院1992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689例,其中12岁以下的小儿199例,占阑尾炎总数的28.88%。现报告如下。 艾剑锋 牛福勇 李福荣关键词:儿童 精准肝切除在治疗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根治性切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8例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进行精准肝段、叶切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肝内胆管结石采用精准肝切除后,有出血少,保留最大有效体积,创伤小得优点,并且根治性清除病灶。结论:在B超结合CT、MRCP良好定位下,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伴胆管狭窄行精准肝段切除是安全、可行、根治的最好手术方法。 连凌云 张滨 牛福勇 李福荣 艾剑锋 李发智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诊治 2010年 郝志军 薛娟 李福荣关键词:结肠灌洗 小儿急性阑尾炎199例诊治体会 2008年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对199例经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小儿阑尾炎的临床特征不同于成人,且不同年龄组患儿的临床表现亦不尽相同,年龄越小其症状、体征越不典型,误诊率越高,并发症越多。结论:提高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认识,早期认真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既可减轻患儿痛苦,又可减少并发症。 艾剑锋 牛福勇 李福荣关键词:小儿 急性阑尾炎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8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6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68例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平均治愈时间为9.5d,无一例再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5~8d,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郝志军 李福荣 王键牛 福勇关键词:肠梗阻 炎性肠梗阻 胆管细胞癌组织JAG1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JAG1蛋白表达水平对胆管细胞癌患者肿瘤切除术后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胆管细胞癌患者60例和良性胆道疾病患者60例。检测胆管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肝组织JAG1 m RNA及其蛋白表达,测定胆管癌患者术后血清JAG1水平。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胆管癌患者手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癌旁组织、肝组织、胆管癌组织JAG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5.0%(27/60)、56.7%(34/60)和81.7%(49/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组织JAG1 m RNA水平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1±0.34)和(0.57±0.15)、(1.15±0.48)和(0.84±0.47)、(1.96±0.58)和(1.64±0.5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癌患者血清JAG1水平为(205.35±22.51)pg/ml,显著高于良性胆道疾病患者【(102.56±16.52)pg/ml,P<0.05】;肝内胆管癌患者血清JAG1水平与CA125(r=0.41,P<0.05)、CEA(r=0.0.27,P<0.05)、CRP(r=0.17,P<0.05)、肿瘤浸润深度(r=0.13,P<0.05)、淋巴结转移(r=0.08,P<0.05)、TNM分期(r=0.14,P<0.05)、肿瘤分化程度(r=0.15,P<0.05)呈正相关;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血清JAG1高水平是影响胆管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血清JAG1高水平是影响胆管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JAG1蛋白可以作为胆管细胞癌患者肿瘤切除术后的预后指标,血清JAG1水平高患者术后预后差。 牛福勇 李福荣关键词:胆管细胞癌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