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蓬
-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小鼠FSP27基因沉默的前脂肪细胞系的建立被引量:1
- 2007年
- 用含有针对小鼠FSP27基因的siRNA慢病毒,感染小鼠前脂肪细胞系3T3-L1,建立小鼠FSP27基因沉默的前脂肪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实验材料.根据小鼠FSP27基因设计双链siRNA,克隆至pSilencer2.1-U6质粒,形成含U6-siRNAbox的重组质粒.在293T细胞中检测siRNA沉默FSP27基因的效率,结果显示,siRNA可以高效地抑制外源小鼠FSP27的表达.将U6-siRNAbox重组到慢病毒载体FG12上,并将慢病毒载体与其他辅助载体用磷酸钙法转入293T细胞,包装成慢病毒.收集、浓缩、纯化病毒上清并用来感染靶细胞3T3-L1,检测感染效率和内源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该siRNA可以高效地抑制内源小鼠FSP27的表达,并且siRNA插入基因组中,形成稳定表达.至此,小鼠FSP27基因沉默的前脂肪细胞系成功建立,为研究FSP27基因的功能提供了研究基础.
- 姚慧斓李蓬
-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SIRNA
- AMP激活的蛋白激酶的体外测活被引量:1
- 2008年
- 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在维持细胞内能量代谢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过去20多年,研究者多采用32P标记SAMS多肽的方法体外检测AMPK活性,该方法在操作过程中有辐射危害,会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该文用化学发光方法代替同位素标记,建立一种新的体外检测AMPK活性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比较小鼠不同组织中AMPK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体外测活方法能够满足实验需求,小鼠不同组织内源AMPK活性有很大差别。这一方法可为今后研究AMPK的酶学性质和相关作用蛋白提供可靠、有效的帮助。
- 赵杰齐敬总李蓬
- 脂滴与其他细胞器互作调控脂稳态的分子机制被引量:3
- 2022年
-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细胞器之间存在广泛的直接相互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参与物质运输、细胞器新生与生长、细胞器分裂与融合等.细胞器间的互作主要由定位于这些膜器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介导,磷脂也在其中发挥作用.脂滴作为储存中性脂的细胞器,是细胞内脂质代谢的中心,同时对机体脂稳态的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脂质代谢的角度,内质网是多数脂质合成以及新生脂滴生成的场所,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作为脂肪酸氧化的场所,自噬小体/溶酶体则参与脂质的快速脂解,它们都直接参与脂质代谢.脂滴与内质网、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以及溶酶体都具有互作,这些细胞器互作可以调控细胞内脂质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维持脂质代谢稳态以及实现机体能量平衡.本文以脂滴为中心,总结介导脂滴与内质网、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以及自噬小体/溶酶体等细胞器互作的分子以及相应的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刘叶阳许梦瑶李蓬黄勋黄勋
- 关键词:脂滴内质网过氧化物酶体溶酶体
- 细胞微管解聚马达蛋白CrKinesin13对衣藻鞭毛的组装和解聚是必需的
- 纤毛或真核生物的鞭毛在动物的发育、细胞分裂和信号传导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利用衣藻作为模式生物研究纤毛的组装和解聚的分子机制。利用识别磷酸化氨基酸的一种抗体MPM-2,我们纯化了一种在鞭毛组装过程中发生磷酸化的蛋...
- 朴田罗敏娜王亮郭艳李德李蓬William J.Snell潘俊敏
- 关键词:衣藻磷酸化
- 文献传递
- Fsp27通过抑制HSL的脂滴定位调控脂肪水解被引量:11
- 2014年
- Fsp27是CIDE蛋白家族的一员,其特异性地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并定位于脂滴表面,促进脂滴融合增大和脂肪积累.Fsp27敲除小鼠表现出胰岛素敏感性增强,有较高的能量消耗,并且可以抵抗高脂食物引起的肥胖,但Fsp27是否直接参与脂肪水解的调控过程并不清楚.本研究发现,在3T3-L1脂肪细胞中基因沉默Fsp27导致脂肪水解速率上升,并且这种上升是由激素敏感型脂肪酶(HSL)所介导.进一步在3T3-L1前脂肪细胞中过表达Fsp27以及HSL,对其定位的观察结果显示,Fsp27可以显著地抑制HSL在脂滴表面的定位.本研究表明,在脂肪组织中,Fsp27能够直接影响HSL在脂滴表面的定位,进而抑制脂肪水解速率,导致脂类积累.
- 李聪周林康李蓬
- 关键词:肥胖脂滴脂肪水解HSL
- 肥胖的基础研究被引量:17
- 2015年
- 肥胖是指机体脂肪总含量过多和(或)局部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引起,并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正在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性的流行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更为严重的是,肥胖患者发生慢性炎症、2型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的风险显著增高。肥胖发生的最根本原因是脂肪稳态失衡,从而引起脂肪细胞中脂肪的过量积累。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肥胖是由于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以及脂肪细胞体积的变大双重作用引起的。CIDE(cell death-inducing DFF45-like effector)通过介导一种新型的脂滴融合机制调节脂肪细胞和肝脏细胞中的脂肪储存,在肥胖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于进海周林康吴丽贞李蓬
- 关键词:肥胖脂肪肝炎症
- 小鼠Cidea蛋白N端缺失异构体的鉴定和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Cidea蛋白调节脂肪代谢,在机体能量平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转录和翻译后水平受到严格调控,但在翻译水平的调节还不清楚.通过对CIDEA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研究,鉴定了小鼠棕色脂肪组织内源性表达Cidea蛋白N端缺失异构体mCidea-22.定点突变等研究表明其产生机制为选择性起始翻译.并且,在异位表达时,N端缺失异构体和全长异构体的比例呈现细胞系特异性.此外,蛋白质稳定性实验表明mCidea-22半衰期很短.亚细胞定位研究显示mCidea-22是内质网和脂滴定位蛋白.为深入理解Cidea蛋白的功能和精细调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张景峰徐俐王文珊李蓬
- 关键词:棕色脂肪组织异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