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勇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频繁瞬目症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7年
- 频繁或异常瞬目是指无明显眼病而伴有阵发性频繁眨眼动作的病症,儿童多见。本文总结了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并分析其病因和可能的发病机制,同时初步总结了近年国内外对该疾病的治疗进展。
- 杨大勇艾育德
- 关键词:眨眼儿童眼疾病
- 高度近视性斜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7年
- 高度近视性斜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斜视,以固定性内斜视和下斜视多见。本文系统描述了该病的临床特征,并初步总结了针对该疾病的特征性检查,分析比较了近期国内外对高度近视性斜视的治疗方法。
- 杨大勇艾育德
- LASIK术中瞬时高眼压对视网膜影响的研究
- 赵海霞陆蓓艾育德李晓芳朱丹李时荣杨大勇李晓玲秦丽茹包秀丽
- 屈光不正是人类共同的、最常见和最普遍的眼病。世界平均近视发生率为22%,而中国近视发生率为31%,是近视眼患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在我国,近视患者占有相当主要的比例。近几年来,屈光手术(LASIK手术)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
- 关键词:
- 关键词:手术视网膜屈光不正LASIK
- 高度近视性斜视眼外肌位移的CT影像学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通过CT技术,从新的角度分析高度近视患者眼直肌的位移与相关斜视之间的关系。以期对高度近视相关的斜视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且提供一些解剖数据,为该病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6-04/2007-02本院门诊就诊患者,对17例高度近视患者30眼,14例正常志愿者20眼作对照,进行CT(型号:lightspeed ultra CT99)冠位扫描,测量层面选定于视神经与眼球连接处,测出上、下、内、外直肌切面中心与视神经切面中心的距离和成角,从而测得直肌位移的方向和具体数值。结果:高度近视组眼外肌的位置与生理位置相比较,发生了改变。各条直肌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位移,其中外直肌位移最为明显(下移3.4,内移1.4)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外直肌的位移有明显差异(P<0.01)。在高度近视性斜视患者中,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率非常高,球后组织在肌锥中是向颞上方移位的,而不是向肌锥最薄弱的方向移位。而且眼轴长与外直肌下移幅度和斜视度数呈正相关。结论:眼轴的增长和后巩膜葡萄肿的形成导致外直肌的延长、张力降低,发生下移,这可能是导致高度近视患者斜视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因素。
- 杨大勇艾育德
- 关键词:CT高度近视斜视眼外肌
- 扶贫白内障手术不同术式比较分析
- 2011年
- 白内障致盲目前在我国仍是致盲原因的首位,白内障盲的防治任重道远,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白内障病人的复明手术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随机选取2008-10Y2010-10我院与呼和浩特市残疾人联合会、赛罕区第二医院合作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00例,分别采取中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与无缝线带灌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SLIMCE)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各50例,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
- 杨大勇朱丹
- 曲伏前列素与噻吗洛尔降眼压效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观察曲伏前列素(苏为坦)降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噻吗洛尔为对照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选取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IOP症和抗青光眼术后高IOP患者。试验组30例(30眼)滴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每天1次;对照组20例(20眼)滴用噻吗洛尔滴眼液,每天2次,共观察4周。观察的指标包括IOP、视力、血压、脉搏、眼部症状和体征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曲伏前列素与噻吗洛尔相比昼夜降IOP效果稳定、持续降IOP效果恒定。曲伏前列素组有16例出现了结膜充血,有2例出现睫毛增粗增长,1例眼睑皮肤颜色增加,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曲伏前列素滴眼液对控制IOP是有效、稳定和安全的,有望成为理想的一线抗青光眼药物。
- 蔺晓慧艾育德杨大勇
- 关键词:曲伏前列素眼压噻吗洛尔青光眼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处理
- 2010年
-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由于手术切口小,术中容易控制前房深度,术后并发症少,散光程度轻,切口愈合快等优点。
- 杨大勇朱丹
- 关键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
- 高度近视性斜视的研究进展
- 2006年
- 高度近视性斜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斜视,以固定性内斜视和下斜视多见。本文系统描述了该病的临床特征,并初步总结了针对该疾病的特征性检查,分析比较了近期国内外对高度近视性斜视的治疗方法。
- 杨大勇艾育德
- 关键词:高度近视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