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英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肌钙蛋白T及肌酸激酶检测在新生儿窒息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新生儿窒息患儿分为重度组和轻度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及干化学法定量检测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并加以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重度组及轻度组cTnT、CK及CK-MB浓度与正常参考值相比明显升高,患者cTnT、CK及CK-MB浓度重度组与轻度组相比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及轻度组两组患者cTnT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K和CK-MB。结论新生儿窒息程度与心肌损伤情况有关,与CK、CK-MB相比,血清中cTnT更能确切地反映心肌损伤情况,cTnT灵敏度及特异性明显优于CK-MB活性,是心肌损伤的血清特异性标志物。
- 程验杨宝英
- 关键词: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新生儿窒息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头颅CT、MR影像关系初步探讨
- 1994年
- 我科自1991年3月~1993年10月共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71例,其中1992年11月前作头颅CT检查27例;1992年12月后作头颅MR检查20例(其中1例曾同时作CT及MR检查)。现将被检者的临床及影像所见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全部病例均符合1989年全国新生儿惊厥、腹泻专题讨论会制定的HIE诊断依据及分型的标准。本文病例均于病情稳定(惊厥停止24小时,吸氧情况下无紫绀,无呼吸节律及瞳孔改变)24~48小时内作头颅CT和/或MR检查,44例于出生后5~8天受检,2例为9天以后受检。 一、CT检查:使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GE8800头颅机,120kV,25mA,扫描厚10mm,层距10mm,扫描时间为30秒。受检27例,轻度6例中1例正常,余5例均有脑水肿,且有1例伴硬脑下出血。
- 陈就好崔法陈彩凤杨宝英赖月华姜申夫
- 关键词:脑病缺氧缺血NMR新生儿
- 新生儿败血症25例临床分析
- 1998年
- 杨宝英
-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
-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
- 2006年
-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症状未控制哮喘患儿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0.5%沙丁胺醇0.15mg/kg,10min后给予布地奈德,1ml/次,加0.9%氯化钠溶液至3~4ml,以压缩空气泵为动力,压力2kg/cm^2,气流速度8L/min,雾化吸入,2次/d。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病毒唑、糜蛋白酶雾化吸入。两组患儿所用雾化器、每日用法、疗程均相同。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缓解时间及完全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临床哮喘患儿应用沙丁胺醇加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缓解哮喘发作,效果良好。
- 程思杨宝英
- 关键词:哮喘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 沙丁胺醇加丙酸倍氯米松氧气驱动气雾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加丙酸倍氯米松氧气驱动气雾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哮喘急性发作患儿63例,分为A,B,C三组,每组21例,均采用氧气驱动气雾吸入,A组单纯吸入沙丁胺醇,B组吸入沙丁胺醇和丙酸倍氯米松,C组单纯吸入丙酸倍氯米松,观察比较各组疗效。结果:B组的显效率和治疗时间均优于A组和C组。结论:沙丁胺醇加丙酸倍氯米松氧气驱动气雾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李彬龙杨宝英陈彩凤杨华英
- 关键词:沙丁胺醇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吸入婴幼儿哮喘
- 新生儿窒息患儿cTnT、CK、CK-MB水平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07年
- 杨卫东杨宝英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CTNTCKCK-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