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新生儿
  • 5篇新生儿败血症
  • 5篇去甲
  • 5篇去甲万古霉素
  • 5篇败血症
  • 4篇血症
  • 4篇药物疗法
  • 4篇疗法
  • 3篇急性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葡萄球菌
  • 2篇球菌
  • 2篇急性白血
  • 2篇急性白血病
  • 2篇儿童
  • 2篇儿童急性
  • 2篇败血症患者
  • 1篇新生儿感染
  • 1篇新生儿感染性...

机构

  • 1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杨志敏
  • 7篇曾超美
  • 5篇郭静竹
  • 4篇解建勋
  • 3篇王佩
  • 3篇李玉珍
  • 2篇殷慧君
  • 2篇刘桂兰
  • 2篇张乐萍
  • 1篇李虹
  • 1篇刘方
  • 1篇陆爱东
  • 1篇赵越

传媒

  • 2篇中国优生优育...
  • 2篇北京医学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色谱
  • 1篇国外医学(儿...
  • 1篇第三届全国医...

年份

  • 3篇1999
  • 3篇1998
  • 5篇199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去甲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金葡菌败血症及其肾毒性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1997年
郭静竹杨志敏曾超美李曼华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金黄色葡萄球菌去甲万古霉素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在新生儿葡萄球菌败血症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63例患葡萄球菌败血症的足月新生儿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时,接受国产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治疗。首量15mg/kg,静脉滴注,继之10mg/kg维持治疗。结果:其血药浓度可达到20~40μg/ml的有效水平,治愈率达90.5%。用药不超过2周未见严重耳、肾毒性。结果表明:只要合理用药,去甲万古霉素在新生儿重症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
曾超美杨志敏郭静竹解建勋王更惠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葡萄球菌去甲万古霉素药物疗法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及抗生素合理应用被引量:15
1997年
对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感染新生儿进行研究,发现感染患儿占同期住院患儿60.1%,其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形成败血症的主要原因为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发现培养阳性率最高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61.7%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说明近年来耐药菌株有增多趋势。药敏实验结果表明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已基本耐药,头孢唑啉、丁胺卡那、万古霉素耐药率低,可为近期临床选用药物。
杨志敏曾超美郭静竹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流行病学抗生素药物疗法
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有效化学治疗
1999年
目的总结了我院初治1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3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诱导缓解治疗效果,同时介绍了早期巩固强化治疗方案。方法ALL诱导化疗方案:病人共分三组:(1)COP,(2)COP+DNR,(3)COP+IDA。以第8天骨髓象<5%为良好快速早期反应(rapidearlyresponse,RER)的标准。AML诱导缓解治疗方案为AD+VP16。结果三组RER良好的百分率分别为:683%,757%,909%。第一组与第三组之间P<005,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AML一个疗程达到完全缓解的占90%。结论可供分析无病生存期的ALL病例共60例,无病生存达4年以上者占85%(51/60)。AML共30例,无病生存达4年以上者占70%(21/30)。
殷慧君陆爱东刘桂兰张乐萍商晓云杨志敏李虹田开功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无病生存率药物疗法儿童
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治疗进展被引量:3
1997年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约占20%。在接受化疗过程中,人们认为AML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更易产生耐药。但从近15年的整体治疗效果分析,AML的预后较ALL更好,这归功于强化治疗的实施,骨髓移植的增多和不断改进的支持疗法。这样,在最新的治疗条件下就有30%~50%的AML儿童可取得长期无病生存。本文总结了目前儿童AML较新的合理的治疗方案,特别着重介绍德国柏林、法兰克福、明斯特(BFM)的研究,并探讨将来的治疗方向。
杨志敏
关键词: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阿糖胞苷骨髓移植儿童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生儿血清中去甲万古霉素浓度被引量:18
1997年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血清中去甲万古霉素浓度的方法。血清样品经乙腈-异丙醇沉淀蛋白,上清液用三氯甲烷萃取后以水相进样。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紫外检测,最低检测限0.3mg/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达94.7%,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为2.23%和2.62%。结果表明,方法简便、有效。
解建勋李玉珍王佩徐列兵杨志敏曾超美
关键词:去甲万古霉素新生儿败血症血清HPLC
去甲万古霉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体内药动学与应用研究
解建勋李玉珍王佩杨志敏
关键词:去甲万古霉素新生儿败血症体内药动学
窒息新生儿凝血筛查试验及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2
1998年
对46例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足月窒息新生儿及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止凝血状况进行了筛查。结果表明血小板减少、国际正常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sed ratio,INR)增高及纤维蛋白原减少发生率窒息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5),并且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重度窒息组较轻度窒息组明显增高(P<0.01)。窒息儿中INR增高及纤维蛋白原减低组分别较其正常组颅内出血发生率增高(P<0.005、P<0.05)。提示:对窒息新生儿止凝血功能进行常规筛查对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曾超美刘方杨志敏郭静竹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血小板凝血
去甲万古霉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其疗效被引量:8
1999年
目的:对新生儿败血症患者静脉滴注去甲万古霉素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探讨血药浓度与疗效、不良反应关系。方法:5例新生儿患者静滴去甲万古霉素15mg·kg-1,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不良反应监测。结果:峰浓度达(34.89±6.23)mg·L-1,8~12h降至5mg·L-1以下,药物消除半衰期为(6.08±1.22)h,表观分布容积为(0.44±0.08)L·kg-1,清除率为(0.089±0.014)L·kg-1·h-1。治疗7~14d后,有明显疗效,未出现严重耳、肾毒性。结论:去甲万古霉素15mg·kg-1静脉滴注后,能够维持有效药物浓度,用药间隔应为8~12h。该药物用于新生儿耐药葡萄球菌感染安全、有效。
解建勋李玉珍王佩杨志敏曾超美
关键词:去甲万古霉素新生儿败血症药代动力学
外周静脉营养混合输注法在危重新生儿中应用初探被引量:2
1997年
静脉营养支持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已有多年,对疾病的治疗及恢复起了重要作用。但因目前多数医院尚无输液泵影响了其推广。本实验对25例需要静脉营养的新生儿进行了混合输注法的研究,认为早产儿及足月危重儿均对本方法中的各种营养成分有很好的耐受性,无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在原发病治愈的同时体重增长良好,无感染迹象,尤其适合于在没有输液泵的医院推广使用。
郭静竹杨志敏曾超美李曼华
关键词:肠外营养外周静脉早产儿新生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