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昀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多态性位点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损伤
  • 1篇心肌损伤标志...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不良事...
  • 1篇血管
  • 1篇血清
  • 1篇遗传易感
  • 1篇遗传易感性
  • 1篇易感性
  • 1篇脓肿
  • 1篇胃癌
  • 1篇胃癌遗传易感...
  • 1篇位点

机构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杨昀
  • 3篇季国忠
  • 1篇张海峰
  • 1篇黄晓丹
  • 1篇丁红
  • 1篇张博晴
  • 1篇黄曙
  • 1篇蒋永来

传媒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Klotho基因3个多态性位点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Klotho基因是与衰老相关的基因,目前认为其可能是潜在的抑癌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章探讨Klotho基因与江苏地区人群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分子流行病学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PCR-RFLP)方法对212例胃癌和288名健康人的Klotho基因启动子区G-395A和外显子4区C1818T和C2298T进行基因分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胃癌发病危险的关系。结果 G-395A多态性位点中GA+AA基因型在胃癌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2.9%vs 31.3%,P=0.007),(OR=1.655,95%CI:1.144~2.393)。C1818T和C2298T多态性在胃癌和对照人群的分布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江苏地区人群中,Klotho基因启动子区G-395A多态与胃癌有相关性。
杨昀黄曙季国忠
关键词:KLOTHO基因胃癌多态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0年
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复杂的病理过程,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降解及新生血管的形成是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键环节。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ese,MMP)是一组Zn2+依赖性蛋白水解酶,在该环节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对MMP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文中就MMP与大肠癌侵袭与转移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杨昀蒋永来季国忠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大肠癌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外连素、MEG3、HSP-70水平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外连素、母系表达基因3(MEG3)、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AMI患者200例作为AMI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对照组、AMI组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外连素、MEG3 RNA、HSP-70。对比心血管不良事件与非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的CK-MB、Myo、cTnI、外连素、MEG3 RNA、HSP-70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MI患者血清外连素、MEG3 RNA、HSP-70水平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关系。结果:AMI组CK-MB、Myo、cTnI、外连素、MEG3 RNA、HSP-70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过程中,有59例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纳为心血管不良事件组,剩余141例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纳为非心血管不良事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组患者的CK-MB、Myo、cTnI、外连素、MEG3 RNA、HSP-70均高于非心血管不良事件组(P<0.05)。AMI患者外连素、MEG3 RNA、HSP-70水平与CK-MB、Myo、cTnI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AMI患者中外连素、MEG3 RNA、HSP-70均呈现异常高表达,且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密切相关,可考虑作为AMI患者早期确诊的新型标志物。
许子度张海峰张博晴丁红杨昀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HSP-70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血管不良事件
细菌性肝脓肿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及诊治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45例肝脓肿患者的住院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结果 45例患者平均年龄62.8岁,临床表现中最多见为发热(42例,93.3%),其次为寒战(28例,62.2%)和上腹痛(22例,48.9%),大部分患者血白细胞升高(41例,91.1%),并有肝功能异常(33例,73.3%)。胆系疾病(35例,77.8%)和糖尿病(23例,51.1%)是主要易患因素。首选诊断方法为B超及CT检查(诊断率达95.5%),但有2例患者(8.9%)通过B超、CT及MRI检查仍未获确诊,需行经皮肝穿刺或手术剖腹探查。11例脓液培养和16例血培养阳性,21例患者(46.7%)细菌培养阴性。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要病原菌(59.3%)。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菌较为敏感;万古霉素、替卡西宁及阿米卡星对革兰阳性菌较为敏感。治疗方法包括单纯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经皮肝穿刺引流及抗生素+手术脓肿切开引流。结论细菌性肝脓肿的平均患病年龄明显增大,临床特点多样,病原检测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见,胆系疾病和糖尿病是其最主要的易患因素。应根据患者个体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杨昀黄晓丹季国忠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