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杨
- 作品数:34 被引量:38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试论如何做好专项审计调查
- 2012年
- 专项审计调查作为一种特有的审计工作方法,已经成为审计机关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建设性作用的重要手段。研究如何进一步做好专项审计调查,对提高专项审计调查的质量和效果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杨慧芳杨杨
- 关键词:专项审计调查
-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网络传播的差异研究——基于网络文本的内容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网络是妈祖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海峡两岸相关网站在传播妈祖文化时是否存在一定差异?抓取样本网站中关于"妈祖文化"的信息元素,采用ROST-CM软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别对样本网站的文本内容进行词频统计和语义网络分析,以提取描绘大陆和台湾"妈祖文化"传播特征的高频特征词,并把这些高频特征词作为进一步对应分析的变量。研究结果表明:海峡两岸相关网站传播的"妈祖文化"特征并不相同。大陆网站更加突出海峡两岸在妈祖文化交流方面的联系,台湾网站更加突出时代感强的妈祖文化传播方式,同时,彰显了借助妈祖文物传播妈祖文化的责任。
- 杨杨
- 关键词:妈祖文化
- 试论审计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和审计文化建设被引量:1
- 2012年
- 为了不断增强审计机关的整体合力,主要阐述了思政工作和审计文化的内涵和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作用,探讨如何将审计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审计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方法与途径。
- 杨慧芳杨杨
- 关键词:审计机关思政工作审计文化
- 可燃冰开发中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研究——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分析视角
- 2020年
- 可燃冰开发中存在着较大的环境风险。了解可燃冰开发中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的交易成本,是利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相关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防范和解决可燃冰开发中环境污染问题的基础。可燃冰开发中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调查和信息成本、维护交易秩序的成本、资产专用性产生的交易成本、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带来的交易成本等。在可燃冰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中,不同类型的交易成本需要强化还是弱化,不能一概而论。为了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乱象重演,在关于可燃冰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中,应着力采取的措施是:加大维护交易秩序的成本,通过政策授权的方式降低调查和信息收集的成本,利用制度性交易成本减缓政策制定中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等。
- 傅广宛王倩杨杨
- 关键词:可燃冰生态环境
- 地方政府网站绩效的动态演变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建模——基于12年327个城市的数据被引量:14
- 2018年
- 按照"过程-格局-机理"的分析框架,重点应用空间探索性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327个中国城市政府网站绩效时空动态演变格局的形成及发展过程,甄别地方政府网站绩效的空间影响因素,探讨推进电子政务区域均衡发展的路径。从时间格局上看,地方政府网站绩效增长速度较快,区域差异下降趋势明显;从空间格局上看,地方政府网站绩效的总体空间格局符合"胡焕庸线",与距离较远或差距较大的城市相比,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向周边城市或与自身条件相仿的城市学习;从核心影响因素来看,除了全局变量"互联网接入率"以外,局部变量"人均财政收入""人均移动电话"和"高等学历比例"对"政府网站绩效"的回归系数并不是区域内的某种"平均",而是在327个城市各不相同,表现出了电子政务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 杨杨傅广宛
- 关键词:电子政务地理加权回归
- 中国省级建设用地扩展的空间差异分析
- 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忽视了地理位置因素,无法真正反映要素空间差异及其动态演变过程,本文采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对21世纪初期中国省级建设用地扩展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及其动态演变、集聚中心和孤立点的空间转移路径进行了初步...
- 杨杨吴次芳郑娟尔韦仕川李剑
- 关键词:建设用地
- 文献传递
- 土地资源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阻尼”研究——基于改进的二级CES生产函数被引量:25
- 2010年
- 研究目的:定量测度符合中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增长阻尼",为制定土地资源宏观调控目标提供指导。研究方法:构建改进的二级CES生产函数作为基础模型,并修正前提假设,使其更符合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研究结果:土地资源约束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较大,中国现在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比在没有土地资源约束的情形下降低0.7512%。研究结论:有效贯彻和执行土地资源保护政策,加上技术进步和日益下降的土地份额,未来的中国经济仍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 杨杨吴次芳韦仕川郑娟尔
- 关键词:土地资源
- 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的资源开发模式——以山东省东营市为例被引量:23
- 2013年
- 研究目的:探讨黄河三角洲地区未利用地资源的开发模式,为区域土地利用优化和土地整治提供依据。研究方法:GIS技术,加权指数和法和极限条件法。研究结果:(1)未利用地面积2676.25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33.94%;从未利用地的构成来看,盐碱地、沼泽地、滩涂所占比例接近90%,决定了该区域未利用地开发难度大,极易造成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2)未利用地适宜性等级与离海洋远近和地势高低呈现正相关。研究结论:提出了生态农业开发利用、农林牧综合开发利用、林牧草综合开发利用、林牧生态用地保护、牧草生态用地保护、入海口生态保护和滨海水产养殖开发利用7种未利用地开发模式,以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建设。
- 韦仕川吴次芳杨杨
- 关键词:土地利用黄河三角洲GIS
- 政治晋升激励视角下我国海洋陆源污染治理的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长期以来,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官员激励机制使得沿海地方政府在大力发展本地经济的同时却忽视了海洋环境陆源污染治理的重任。在此背景下,通过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沿海地区地方官员晋升情况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污染治理投入、陆源污染治理投入及其治理成效进行相关性检验,发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污染治理投入与沿海地方官员的晋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海洋陆源污染治理投入及治理成效与其晋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从政治晋升激励的视角来看,造成此种结果主要有晋升激励主体褊狭、缺乏实现治污激励目标的专项投入及官员的有限任期制度导致治污过程中的短视行为等方面的原因。而实行晋升考核多元化、增加中央对地方的海洋陆源污染治理投入、晋升考核中纳入海洋陆源污染治理指标、完善环境责任追溯机制是矫治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 张继平潘易晨孔凡宏杨杨
- 关键词:政治晋升地方政府
- 长江流域禁捕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和贵州为例被引量:21
- 2021年
- 渔民作为我国长江流域禁捕生态补偿政策的对象,渔民的满意程度是衡量禁捕生态补偿政策的重要指标。选取的研究地区是首批推行并完成禁捕生态补偿政策的贵州省赤水河流域和湖北省洪湖市,基于退捕渔民调研结果,先使用TOPSIS法的数学模型求出最优解,再进行障碍度计算,并对禁捕政策实施效果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关于禁捕生态补偿政策渔民评价的最优解,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为0.45,绩效一般,湖北省洪湖市为0.27,对应的绩效水平为较差;(2)影响两个地区绩效评价的前三位主要因素是实施禁捕后,政府部门工作跟踪力度满意度(B_(4))、生活水平满意度(D_(2))、社会活动与社会地位满意度(E_(2))。研究结论为评价禁捕生态补偿政策绩效提供一个可选分析框架,为其他地区提高禁捕生态补偿政策绩效提供参考依据。
- 陈廷贵刘芳杨杨
- 关键词: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