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楠
- 作品数:40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水利工程更多>>
- 新生儿危重症SIADH的对策研究
- 郭静荣丽英杨楠郝丽红刘媛张芳高海涛
- 该项目探了讨危重新生儿发生SIADH的内在和外在原因及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抢救存活率,降低死亡率。通过对164例危重新生儿的研究,得出颅内疾患、肺部疾患和不适当的液体输入是引起新生儿SIADH的危险因素,...
- 关键词:
- 关键词:新生儿SIADH
- 新生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8例被引量:4
- 2003年
- 杨楠刘媛王丹徐琦新
-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新生儿症状
- 小儿先天性胸腹膜裂孔疝致急性肠绞窄一例
- 2004年
- 陶然李欣蔡春泉杨楠
- 关键词:小儿并发症
- 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的临床及治疗分析
- 目的(Kawasaki disease KD)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婴幼儿急性发热性疾病,现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应用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 2g/kg)...
- 杨楠
-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X线气钡双重造影表现
- 目的 旨在通过对比分析5例儿童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儿的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与肠镜结果对儿童UC的X线造影检查影像表现及X线结肠造影检查对UC诊断价值再认识。方法 收集2014年11...
- 李辛子胡丽丽孙焱杨楠王春祥
- 关键词:儿童溃疡性结肠炎
- 软骨发育不全一例
- 2002年
- 1病例介绍患儿男,生后27 h.主因间断抽搐伴发热18 h于2001年5月12日入院.患儿系G1P1,孕足月,否认宫内窘迫.生后青紫窒息2 min,阿氏评分不详.入院前18 h出现低热,37.3℃~37.5℃,伴间断抽搐,全身强直样发作,每次持续1~2 min,间断0.5~1 h反复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清.
- 刘媛杨楠王丹李文茹
- 关键词:骨软骨发育不良病例报告CTX线诊断
- 儿童脾毛细淋巴管瘤的CT表现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分析儿童脾毛细淋巴管瘤的临床表现、CT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提高对脾毛细淋巴管瘤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女2例,男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儿童脾毛细淋巴管瘤的临床及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病人CT表现为脾实质内单发类圆形低密度肿物,边界清晰,2例局部突出脾轮廓外,3例病灶均无钙化,1例病灶伴有多发分隔.增强扫描囊壁及间隔呈轻至中度强化,其余囊内容物未见强化.结论 儿童脾毛细淋巴管瘤临床少见,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术前CT检查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确诊需综合影像特征和病理学检查.
- 祁昕王春祥杨楠赵滨
- 关键词:淋巴管瘤
- 大样本评估留置针限速技术在儿童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能力
- 杨楠
- 6个月以下婴儿川崎病的特点被引量:1
- 2010年
-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全身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冠脉),部分患儿形成冠状动脉瘤,严重的可发生冠脉狭窄或血栓从而导致心肌梗死。本病的发病率目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主要疾病之一。KD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尤其是6个月以下婴儿的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
- 杨楠邓节刚王静
-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 留置针限速技术在儿童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留置针限速技术在儿童CT增强检查中的优势。方法利用留置针限速技术对431例患儿行腹部CT增强检查。记录全部样本的年龄、体质量、对比剂剂量、注射速率、注射时间和动脉期腹主动脉密度,以及灼热感、呕吐、荨麻疹、过敏反应及对比剂外渗等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1例(74.48%)患儿接受手背静脉穿刺,274例(63.57%)使用24G留置针穿刺。平均对比剂注射速率(1.44±0.50)ml/s。仅1例患儿发生对比剂外渗现象,外渗率为0.23%。结论留置针限速技术提高了高压注射器对比剂注射方案在儿童CT增强检查中的安全性,降低了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并且动脉期靶血管增强效果可达到诊断要求。
- 杨楠王春祥赵滨陈静
- 关键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