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雪岭

作品数:43 被引量:397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心理健康研究所心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23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大学生
  • 11篇自杀
  • 8篇心理
  • 8篇自杀风险
  • 7篇症状
  • 5篇中介
  • 5篇精神卫生
  • 4篇心理咨询
  • 4篇应激
  • 4篇应激障碍
  • 4篇中介作用
  • 4篇创伤
  • 4篇创伤后
  • 4篇创伤后应激
  • 4篇创伤后应激障...
  • 3篇心理治疗
  • 3篇生命
  • 3篇焦虑
  • 2篇大众
  • 2篇大众媒体

机构

  • 3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学院港...

作者

  • 35篇杨雪岭
  • 16篇赵静波
  • 9篇赵久波
  • 8篇张小远
  • 5篇肖蓉
  • 5篇王优
  • 5篇侯艳飞
  • 4篇冯现刚
  • 3篇姜美俊
  • 3篇陈洁
  • 2篇崔梓天
  • 2篇周永安
  • 2篇高钰琳
  • 2篇杨子聪
  • 2篇谷文静
  • 2篇张培宁
  • 2篇马晓欣
  • 2篇任家贤
  • 1篇傅卫军
  • 1篇蔡素平

传媒

  • 6篇中国学校卫生
  • 4篇中国健康心理...
  • 4篇中华行为医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现代中小学教...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护理学报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健康养生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学生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被引量:76
2014年
目的:考察大学生样本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某医科院校398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本文将留守经历定义为:在个体成长阶段(≤16周岁)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离开生源地外出务工,自己留守在家乡,由父或母单亲照顾或托付给其他人照顾。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来测量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和自杀风险,其中,SBQ-R总分≥7分,提示有较高的自杀风险。共回收有效问卷343份。结果:116(33.8%)人有一年以上的留守经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RSCA总均分低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3.4±0.5)vs.(3.7±0.4),P<0.001],而SCL-90总均分和SBQ-R得分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1.1±0.7)vs.(0.7±0.4),(5.9±2.6)vs.(4.9±2.1),均P<0.001]。结构方程建模发现,心理韧性部分中介了留守经历与心理病理症状之间的关系(β=0.22,P<0.001)。结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可能较低,并可能与个体出现心理病理症状和较高自杀风险相关。
杨雪岭冯现刚崔梓天
关键词:留守经历心理韧性自杀风险
幸福感在社会支持与自杀风险之间的调节与中介作用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幸福感与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社会支持量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对131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社会支持与自杀风险显著负相关(r=-0.22,P<0.01);幸福感与自杀风险显著负相关(r=-0.38,P<0.01);社会支持与幸福感指数显著正相关(r=0.41,P<0.01);②幸福感指数、社会支持对自杀风险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22,-0.34;P<0.01),交互作用也显著(β=-0.09,P<0.01);③引入幸福感作为中介变量,其对自杀风险的负向预测作用显著(β=-0.36,P<0.01)。结论大学生自杀风险与社会支持及幸福感密切相关;幸福感在社会支持与自杀风险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及部分中介作用。
赵久波姜美俊赵静波肖蓉杨雪岭
关键词:幸福感社会支持自杀风险大学生
服刑人员童年创伤与自杀风险的关系:述情障碍的中介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服刑人员童年创伤与自杀风险的关系,以及述情障碍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童年创伤问卷(CTQ-SF)、述情障碍量表(TAS-20)、自杀行为问卷(SBQ-R)对广东省某所监狱362名男性服刑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有35名服刑人员有高自杀风险,占调查人数的9.7%;(2)童年创伤问卷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与自杀行为问卷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065~0.358,P<0.01);(3)除性虐待维度外,童年创伤问卷各维度得分均与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156~0.255,P<0.01);(4)述情障碍量表总分与自杀行为问卷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330,P<0.01),述情障碍量表的情感辨别不能和情感描述不能维度与自杀行为问卷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294~0.305,P<0.01),述情障碍的外向性思维与自杀行为问卷总分呈正相关(r=0.130,P<0.05);(5)述情障碍在童年创伤与自杀风险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β=0.07,95%CI:0.023~0.121,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16.22%。结论童年创伤既可以直接影响服刑人员的自杀风险,也可以通过述情障碍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自杀风险。
张鹤杨彩燕欧韵菁谭艳芳吴思翰胡敏玲赖晓璇王优杨雪岭
关键词:服刑人员述情障碍自杀风险中介作用
大学生被父母情感虐待与安全感、焦虑症状及生命意义感的关系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了解大学生受父母情感虐待与安全感、焦虑症状及生命意义感的关系。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广州某大学大一和大二的学生800名,用安全感量表(SQ)、情绪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生活意义感量表(PIL)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57份,有效率为97.2%。结果曾受到父母粗俗谩骂或漠视等情感虐待的学生有47人,占6.2%。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情感虐待组与对照组的生活意义感总分、特质焦虑、确定控制感和安全感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人际安全感和状态焦虑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情感虐待经历的学生其特质焦虑得分明显偏高,生活意义感总分、确定控制感和安全感总分明显偏低。结论受父母情感虐待的大学生成年后生活意义感、安全感较差,焦虑症状明显。
侯艳飞赵静波杨雪岭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感焦虑生命意义感
中国大学生自杀死亡接触状况及其在生活事件与自杀风险之间的调节效应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了解中国大学生自杀死亡接触流行现况及其与自杀风险的关系,检验自杀死亡接触史在生活事件与自杀风险之间的调节效应。方法采用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编自杀死亡接触及基本情况问卷对全国6个地区的820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⑤中国大学生近亲自杀死亡史和熟人自杀死亡史的发生率分别为3.9%和11.8%;⑤有近亲自杀死亡史大学生的SBQ-R总分显著高于无近亲自杀死亡史大学生的得分(5.51±2.44 vs 4.68±2.11,P<0.01);有熟人自杀死亡史大学生的SBQ-R总分显著高于无熟人自杀死亡史大学生的得分(5.23±2.48 vs 4.64±2.07,P<0.01);具有自杀死亡接触史的大学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行为率显著高于无相应经历者(P<0.05);⑤生活事件及其各因子与自杀风险呈显著正相关(0.11≤r≤0.26,P<0.01);⑤近亲自杀死亡史×熟人自杀死亡史交互项、生活事件×近亲自杀死亡史交互项对自杀风险的作用不显著(P>0.05),生活事件×熟人自杀死亡史交互项对自杀风险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生活事件水平且具有熟人自杀死亡史者自杀风险相对最高。结论中国大学生的自杀死亡接触史、生活事件与自杀风险关系密切,有近亲自杀死亡史、熟人自杀史、生活事件水平越高,自杀风险越大;熟人自杀死亡史在生活事件与自杀风险的关系中存在调节效应。
赵久波赵静波肖蓉杨雪岭张小远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
医学生家庭功能与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与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医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生活满意度、家庭功能与自尊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广州2 473名大二至大五年级医学本科生为被试,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hort-Egna Minnen Betraffende Upfostran-Chinese,s-EMBU-c)、家庭关怀指数问卷(Family APGAR Index,APGAR)、Rosenberg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SES)及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进行测试。结果父母情感温暖与家庭功能、自尊、生活满意度均呈正相关(r=0.263~0.579,P值均<0.05),父母情感拒绝、父母过度保护与家庭功能、自尊、生活满意度均呈负相关(r=-0.342^-0.094,P值均<0.05)。父亲情感温暖、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母亲过度保护均可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β值分别为0.256,-0.083,0.273,-0.059,P值均<0.01)。多重中介作用分析表明,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都不能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P值均>0.05);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家庭功能和自尊分别间接预测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中介效应分别为49.1%~58.5%,27.9%~35.3%),还通过家庭功能-自尊的中介作用对生活满意度产生间接效应(中介效应为15.6%~19.0%,P<0.05)。结论家庭功能和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预测医学生生活满意度中起到多重中介作用。
侯艳飞赵久波杨雪岭张小远
关键词:精神卫生
境外学校心理咨询中的伦理问题探讨
2013年
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的助人活动,开展学校心理咨询是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学校心理咨询因其工作环境与服务对象的特殊,其伦理问题需要专门的研究与讨论。学校心理咨询师面临的伦理问题主要是:多重关系、知情同意、保密原则、评估、危机干预与朋辈互助项目中的伦理问题等。国内一方面需要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开展研究,另一方面应结合国内的法制环境、文化背景、专业发展水平、培训制度等对学校心理咨询的伦理问题进行本土研究,提高国内学校心理咨询师伦理意识与伦理决策能力。以保障来访者的利益,促进学校心理咨询更好的发展。
蔡素平杨雪岭赵静波
关键词:心理咨询伦理问题
是否用药与来访者对其心理治疗师伦理评价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全国范围内1 100名来访者进行调查,以了解是否用药与来访者对其心理治疗师伦理评价的关系。结果发现,合并用药的来访者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治疗师对他们更容易表达愤怒情绪,更多在治疗时接听电话,在知情同意和保密原则方面做得更差,更少主动和他们建立非性的双重关系。说明是否用药对治疗师和来访者的互动有全面的影响,心理治疗师需要加强系统的专业训练和督导。
杨雪岭赵静波季建林程文红
关键词:药物治疗伦理心理治疗师
医学生自我调节定向与抑郁焦虑症状和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医学生自我调节定向与抑郁焦虑症状和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预防自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某医科大学的新生2 251名,采用调节定向问卷(Regulatory Focus Questionnaire,RFQ)、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贝克绝望量表(Beck Hopelessness Scale,BHS)、心理痛苦量表(Psychache Scale,PAS)和自杀行为问卷(Suicide Behaviors Questionnaire-Revised,SBQ)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大学新生的抑郁症状检出率高达20.4%,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1.2%,有抑郁-焦虑共病症状的大学生自杀风险增高5.85倍。女生比男生的预防定向得分更高,焦虑症状和自杀风险也更高(t值分别为4.84,2.18,5.57,P值均<0.05)。以预防定向为主要调节风格的大学生在抑郁焦虑症状和自杀风险得分上均高于以促进定向为主要调节风格者,且差异的效应量为中等以上(Cohen’s d值均>0.50)。结论自我调节定向对情绪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追求促进目标有利于情绪健康,追求预防目标则更有可能与抑郁焦虑情绪和更高的自杀风险相关。
杨雪岭杨彩燕陈佩儀孙熙原王优
关键词:抑郁医科焦虑自杀精神卫生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性别差异研究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5
2011年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心理学家对灾难和创伤所做的研究证实:在亲身经历了重大自然灾难之后,人们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创伤后应激反应(Posttraumatic stress response,PSR),这些应激反应如果得不到及时适当的心理干预,
杨雪岭赵静波刘柳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性别差异创伤后应激反应心理学家灾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