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红征

作品数:20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7篇高压氧
  • 5篇高压氧治疗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硬化
  • 2篇注射
  • 2篇综合征
  • 2篇卒中
  • 2篇脑磁
  • 2篇脑磁图
  • 2篇脑功能
  • 2篇脑卒中
  • 2篇戒断
  • 2篇戒断综合征
  • 2篇颈动脉
  • 2篇颈动脉硬化
  • 2篇酒精

机构

  • 20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0篇林红征
  • 12篇梁颖茵
  • 9篇陈松林
  • 9篇朱荣兰
  • 7篇张心丹
  • 7篇罗惠萍
  • 7篇秦丽湘
  • 6篇戴启麟
  • 4篇李媚
  • 4篇刘冰
  • 3篇朱建忠
  • 3篇王莺
  • 3篇周香雪
  • 2篇周华
  • 2篇徐雅
  • 2篇李鸣
  • 2篇姚璐
  • 1篇王艳昕
  • 1篇徐雪
  • 1篇刘思纯

传媒

  • 2篇当代医学
  • 2篇江西医学院学...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神经病学与神...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医学信息(下...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气管套管患者在高压氧治疗中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带气管套管患者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观察要点与护理,以提高疗效,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56例中、重度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的气管切开带气管套管的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压力为0.2MPa,治疗时间为80min,每日治疗1次,治疗过程中主要观察患者有无痰液溢出堵塞呼吸道和胃内容物反流进入气管引起窒息。结果:56例中,45例意识障碍者有41例意识转为清醒,44例患者肺部感染得到控制,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能顺利拔除气管套管52例,不能拔除气管套管4例。结论:气管切开带气管套管患者的早期高压氧治疗,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加强观察与护理,可使气管切开患者顺利地拔除气管套管。
罗惠萍秦丽湘张心丹林红征
关键词:气管切开气管套管高压氧护理
高压氧辅助治疗面神经炎的护理
2009年
目的:总结高压氧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面神经炎进行高压氧治疗时,给予护理干预,当升压至0.003MPa后,作匀加速度上升,力争在15min内达到0.2MPa,使稳压时间从30min增加至45~50min。结果:62例面神经炎患者中,痊愈56例,占90.32%;显效4例,占6.45%;有效2例,占3.23%;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100%。结论:高压氧治疗及护理能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提高康复率。
罗惠萍秦丽湘张心丹林红征
关键词:面神经炎高压氧护理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操作过程存在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2008年
目的:探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或处理办法。方法:总结分析本科2007年1~12月间82例(564次)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的使用情况。结果:电极贴与病人皮肤未充分接触为最主要原因(占28.95%),其次为病人对疼痛不耐受、焦虑情绪(分别占25.0%,19.74%)。结论:强化操作培训,加强对病人的宣教.可有效减少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操作失误。
林巧玲叶柳梅邓石凤梁颖茵林红征
关键词: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护理对策
Google Earth软件在建立DMD/BMD患者信息库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使用Google Earth软件构建融合地理资料和临床资料的DMD/BMD患者的信息库,为该病的优生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方法将2002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集的374例地理资料和临床资料齐全的DMD/BMD患者数据输入Google Earth软件构建三维图像,读取经纬度信息,数据转换成KMZ或KML文档输出储存。在Google Map在线平台中导入KMZ或KML文档构建出二维平面分布图。结果直观显示DMD/BMD患者地理分布并同步展示每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经纬度信息实现地理资料的数字化。结论 Google Earth作为储存患者的地理和属性数据的信息库,能同时将两种复杂数据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为卫生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梁颖茵廖开成朱建忠徐雪朱荣兰周香雪林红征
关键词:GOOSEEACHDMD信息库优生优育
高压氧干预皮瓣移植的治疗与护理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干预皮瓣移植存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皮瓣移植术后1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结果经高压氧治疗后,皮瓣肿胀、静脉淤血明显改善,皮瓣总有效率94.4%。结论高压氧干预治疗后,有利于改善皮瓣移植术后出现的皮肤微循环障碍,提高皮瓣的存活率。
罗惠萍秦丽湘张心丹林红征
关键词:皮瓣高压氧治疗护理
醒脑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醒脑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对24例脑梗死合并运动性失语病人,分为治疗组13例及对照组11例,对照组按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4例,无效6例。结论醒脑注射液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陈松林王艳昕梁颖茵林红征
关键词:脑梗死运动性失语醒脑注射液安宫牛黄丸
高压氧治疗压疮12例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中重度压疮选择高压氧治疗。在进行高压氧治疗前,对压疮创面消毒并清除坏死组织后用大量盐水溶液冲洗并用无菌纱布吸干,同时在氧舱内裸露创面,使所有的创面都浸浴在高浓度的氧环境中,有利于抑制疮面厌氧菌生长,提高疮面组织供氧,改善局部组织有氧代谢,并利用氧气流使疮面干燥,促进结痂。结果12例压疮患者23处创面全部痊愈。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抑制厌氧菌生长且有利于改善微循环障碍,促进疮面结痂,有利于愈合。
罗惠萍秦丽湘张心丹林红征
关键词:压疮疗效单人纯氧舱
高压氧治疗挤压伤后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挤压伤后肢体肿胀和改善皮肤微循环的影响,探讨改善患肢肢体高度肿胀,缺血缺氧状况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挤压伤后出现肢体肿胀,皮肤微循环障碍1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结果:经高压氧治疗后,11例单纯肢体肿胀患者全部痊愈,5例皮肤微循环障碍患者得到改善,既有肢体肿胀又伴有皮肤微循环障碍的2例患者中有1例在治疗3次后外科医生作了局部筋膜切开减压术后而停止治疗,伤口能按期愈合。结论:高压氧治疗有利于肢体肿胀消退和改善皮肤微循环障碍。
罗惠萍秦丽湘林红征张心丹
关键词:挤压伤高压氧护理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8例高压氧治疗的急性CO中毒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经过精心护理,28例中,治愈26例,好转2例。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CO中毒,可以提高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或减轻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同时在整个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做好每个环节的护理,是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罗惠萍林红征秦丽湘张心丹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护理
脑磁图及其在神经科学领域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脑磁图通过非侵入性测量脑磁场信号并与MRI信息整合形成脑功能解剖图像,是研究脑功能和诊断神经系统疾病重要的医疗设备。本文综述了脑磁图原理及在神经科应用近况。
梁颖茵王莺陈松林周华林红征朱荣兰姚璐刘冰戴启麟
关键词:脑磁图脑功能神经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