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莉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儿童
  • 3篇预后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功能
  • 2篇血小板功能障...
  • 2篇遗传性
  • 2篇诱发电位
  • 2篇疾病
  • 2篇TH1/TH...
  • 1篇心理
  • 1篇性疾病
  • 1篇血块
  • 1篇预后预测
  • 1篇脏器出血
  • 1篇障碍性
  • 1篇障碍性疾病
  • 1篇沙盘游戏
  • 1篇沙盘游戏疗法
  • 1篇生活质量
  • 1篇体感

机构

  • 8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自贡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林莉
  • 3篇肖农
  • 3篇郭玉霞
  • 3篇徐红珍
  • 3篇于洁
  • 3篇管贤敏
  • 2篇熊丰
  • 2篇苏庸春
  • 2篇冯英
  • 2篇沈亚莉
  • 2篇段晓玲
  • 2篇李文芳
  • 1篇赵晓东
  • 1篇肖莉
  • 1篇余文玉
  • 1篇王莉佳
  • 1篇陈兰
  • 1篇高敏
  • 1篇刘玥
  • 1篇高敏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恢复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儿童严重意识障碍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恢复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各种获得性脑损伤(创伤、感染、缺氧等)所致的儿童严重意识障碍(DOC)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首次接受康复治疗并完成BAEP检查的228例DOC患儿的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患儿BAEP的Ⅴ波均保留;在创伤性脑损伤、颅内感染、其他病因组中,双侧V波存在的患儿病程3个月时的意识恢复率和1年时的功能结局良好率并未高于单/双侧V波缺失患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波存在与否对病程1年时功能结局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16,95%CI 0.542~1.549,P>0.05)。结论恢复期BAEP并未显示对各种获得性病因所致的DOC患儿近期(病程3个月)及远期(病程1年)预后预测的价值。
冯英段晓玲林莉陶亮张明强黄秋怡肖农
关键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儿童预后
沙盘游戏疗法对神经重症恢复期患儿心理行为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儿童神经重症康复是指针对神经危重症患儿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康复介入,以提高患儿的身心及社会适应能力。随着儿童重症医学的快速发展,生命支持技术得到不断提高,使许多过去不可能存活的生命得以延续^([1])。但是这些患儿在恢复期或当其有主观认知时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心理功能障碍,它直接影响儿童疾病的康复以及将来的学习、生活,给社会家庭带来巨大影响。
余文玉肖农林莉杨自真刘玥
关键词:儿童疾病危重症患儿康复介入沙盘游戏疗法主观认知
儿童纤维蛋白原降低32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降低(FIB≤1.0 g/L)患儿的临床特点,寻找其可能相关继发因素,为FIB降低的病因、早期治疗及防治重要脏器出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0例住院患儿住院期间血浆FIB降低(FIB≤1.0 g/L)的病例资料,对纤维蛋白原降低程度、出血部位、出血发生率、出血程度、临床合并症、治疗反应等进行分析,用SPSS PASW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用卡方检验分别对不同纤维蛋白原降低程度及有无合并其他凝血功能障碍或血小板降低时的出血发生率、出血程度进行分析,用t检验对有无输注冷沉淀前后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分析,以P<0.05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根据样本量及统计情况进行P值矫正。结果:320例患儿中男性193例,女性127例;以新生儿多见(165例,51.6%)。其中281例(87.8%)患儿合并了已报道的可能导致FIB降低的继发因素,以肝功能损害(179例,55.9%)最常见;259例(80.9%)合并有其他凝血功能障碍。320例FIB降低病例中,162例(50.6%)为轻度降低;149例(46.6%)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出血。发生出血的患儿中47%为轻度出血(70/149例),36.9%为重度出血(55/149例),且重度出血也见于FIB轻度降低者。经分析FIB不同降低程度的出血发生率(P=0.149)及出血严重程度(P=0.088)均无统计学差异。而FIB降低合并其他凝血障碍和/或血小板降低时的出血发生率及出血程度有明显升高(P<0.05)。出血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以胃肠道出血(71例,47.7%)最多见。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分别有40.3%与34.5%的病例给予了FIB制品(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的补充,两组输注FIB制品前后FIB变化均有显著差异(P=0.001),提示输注FIB制品有利于FIB的升高。结论:纤维蛋白原降低可能发生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即使轻微降低仍可发生严重出血,临床应予以重视,当发现纤维蛋白原降低时,应根据患儿出血倾向综合考虑,
林莉徐红珍陈兰管贤敏郭玉霞肖莉于洁苏庸春
关键词:儿童出血
68例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临床特点,为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部分病例以调查回访形式获得出血性疾病日常生活评价量表.结果:...
李文芳周仁友林莉高敏郭玉霞沈亚莉管贤敏于洁苏庸春徐红珍
关键词:脏器出血预后
Graves病Th1/Th2细胞极化相关因素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8
2007年
林莉熊丰
关键词:GRAVES病TH1/TH2
68例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临床特点,为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一般情况、首次出血诱因、出血表现、实验室检查等。以儿童贫血标准判断贫血程度,分析血块退缩试验与出血部位、贫血程度的相关性。按照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2010年推荐的出血评分工具(以0~2分为正常,≥3分为异常出血)分析异常出血与患儿性别、贫血发病年龄、出血诱因及血块退缩试验关系。结果遗传性血小板功能障碍疾病以男性较多,并多于3岁前发病;出血以自发性皮肤紫癜常见。贫血严重程度及出血部位数量与血块退缩试验结果是否异常均无关(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贫血程度与患儿ISTH出血评分工具出血评分显著相关。随访13例患儿中1例因肺出血死亡,12例患儿日常生活质量良好。结论血小板功能障碍疾病患儿以男性较多、多有阳性家族史;贫血程度与出血评分独立相关;随年龄增长出血倾向有减轻的趋势,但仍有重要脏器出血致死的风险。
李文芳周仁友林莉高敏郭玉霞沈亚莉管贤敏于洁苏庸春徐红珍
关键词:生活质量儿童
儿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Th1/Th2细胞极化偏移的研究
2009年
目的从T淋巴细胞分化的多环节观察儿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Graves病(GD)和桥本甲状腺炎(HT)Th1/Th2类细胞的极化偏移方向,探讨其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采用ELISA和RT-PCR法同步检测GD(46例)和HT(64例)患儿的转录因子、细胞因子以及游离CD30(sCD30)水平,另设24例健康体检儿为对照组。结果GD、HT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T-bet、T-bet/GATA-3比值明显升高。GD、HT患儿PBMC产生IFN-γ水平和IFN-γ/IL-4比值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而IL-4水平明显减少。GD、HT患儿sCD3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GD及HT患儿的前体T细胞具有向Th1分化发育的趋向。
林莉熊丰赵晓东王莉佳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细胞因子转录因子
恢复期体感诱发电位对严重意识障碍儿童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恢复期体感诱发电位(SEP)对多种获得性脑损伤(创伤、感染、缺氧等)所致的严重意识障碍儿童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首次接受康复治疗,并完成SEP检查的286例严重意识障碍儿童,从电子病历中获取患儿的一般资料及SEP检查结果,按病因将其分为创伤性脑损伤组(103例)、颅内感染组(101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42例)、其它病因组(40例)。通过随访获取患儿的意识状态及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估其病程1年时的功能结局,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时间最长至病程8年,随访期间死亡16人,其中1年内死亡4人。随访时病程满1年的患儿共191例,其中创伤性脑损伤67例、颅内感染63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30例、其它病因31例。病因分别为创伤性脑损伤、颅内感染、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双侧N20存在的患儿,其病程1年时的功能结局良好率高于单/双侧N20缺失的患儿(P<0.05)。对于创伤性脑损伤组,双侧N20存在对于良好结局的预测有一定作用,特异性为90.9%,敏感性为55.6%,阳性预测值为92.6%,阴性预测值为50%,阳性似然比为6.111。单/双侧N20消失不能准确预测不良预后。对于颅内感染组,双侧N20存在对于良好结局预测的特异性低,但单/双侧N20消失预测不良结局有一定作用,特异性为82.4%,敏感性为62.1%,阳性预测值为75%,阳性似然比为3.517。对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双侧N20存在不能准确预测良好预后,而单/双侧N20消失预示不良预后,特异性87.5%,敏感性72.7%,阳性预测值94.1%,阳性似然比5.818。结论恢复期SEP对严重意识障碍儿童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病因为创伤性脑损伤时,双侧N20存在可以作为预后良好的指标;病因为颅内感染或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N20消失提示预后不良。
冯英段晓玲林莉陶亮张明强黄秋怡肖农
关键词:体感诱发电位儿童预后预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