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宝卿

作品数:13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门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护理
  • 3篇专科
  • 3篇哮喘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哮喘
  • 2篇气管
  • 2篇专科护理
  • 2篇专科护理小组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护理小组
  • 2篇护士
  • 1篇导尿
  • 1篇导尿术
  • 1篇动机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闭式
  • 1篇胸腔闭式引流
  • 1篇压疮
  • 1篇延续性

机构

  • 12篇江门市中心医...

作者

  • 12篇梁宝卿
  • 3篇黄静
  • 3篇卢焕平
  • 3篇高艳芬
  • 2篇彭美娟
  • 1篇陈琳
  • 1篇郑惠珍
  • 1篇卢婉羡
  • 1篇欧仲爱
  • 1篇卢惠容
  • 1篇汪海芹
  • 1篇杨春梅
  • 1篇胡惠贤
  • 1篇陈佩珊
  • 1篇韩红梅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全科护理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 1篇199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女性导尿术尿道口两种消毒方法的细菌学实验比较被引量:6
1996年
作者根据50年代至今的护理基础学的有关教科书,以及国内外护理界在实践中长期争议的问题。对女性导尿术尿道口消毒两种不同方法:一是先尿道口及左右两侧小阴唇(简称:内至外);二是先左右两侧小阴唇及尿道口(简称:外至内)通过对妇科病人的实验资料分析认为:两种消毒方法结果提示阳性发生率较接近(P>0.5),表明两种消毒方法均可应用。
卢惠容梁宝卿黄少霞
关键词:导尿术尿道口消毒女性
基于“时机理论”的肺康复训练及护理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索基于"时机理论"的医院与社区联合进行肺康复训练及护理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共计8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护理及常规肺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患者基于"时机理论"的肺康复训练及护理,两组均连续随访6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肺康复训练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肺功能FVC、FEV1、FEV1/FVC、PEF等理化指标。结果经过6个月的肺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肺功能(FVC、FEV1、FEV1/FVC、PEF)显著改善(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肺康复训练及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帮助患者进行更科学的肺康复训练,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陈美玲梁宝卿卢焕平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社区康复肺康复训练
哮喘家属健康教育与家庭护理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哮喘家属健康教育与家庭护理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09月~2010年11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哮喘患者40例,所有患者在常规出院指导和定期回院复查基础上,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通过定期家访、发放宣传手册、电话访问或电脑网络的形式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以及进行健康教育,每周1次,每次大约半小时,持续半年时间.结果:通过提高哮喘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与家庭护理干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哮喘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对哮喘知识的了解和自理能力,从而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高艳芬郑惠珍梁宝卿
关键词: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哮喘生活质量
双人核对护理模式在临床静脉输液中应用与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双人核对护理模式在临床静脉输液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患者8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0例.对照组采用单人核对护理模式,即自配药始至输液止均由1名护士进行相关核对工作;研究组采用双人核对护理模式,即自配药始至输液止由2名护理分别核对确认相关信息.统计护理期间两组患者发生输液差错事件的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输液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双人核对护理可提升临床静脉输液的护理安全性和准确性,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提高院内护理水平和质量,实现优质护理.
高艳芬梁宝卿
关键词:护理模式静脉输液
多极针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肺癌病人的护理
2005年
目的探讨多极针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肺癌病人的护理。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有计划的术中监护及配合和细致的术后观察护理。结果 2004年开始在CT定位下应用多极针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肺癌病人10例,从随访结果看近期疗效较满意,本组病人手术获成功,无并发症。
梁宝卿
关键词:晚期肺癌护理
护理专业小组的建立及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索护理专业小组的建立、管理及效果。方法成立9个护理专业小组并完善运作模式及管理方法,统计成立前、后两年间(即2008年组与2009年组)的护理会诊人次、护理门诊就诊人次、个案护理及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项目例数,比较两组间统计学差异。结果成立9个护理专业小组后,护理会诊人次、门诊就诊人次、个案护理及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项目均较成立前同期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业小组的成立及规范管理,能促进专科护理发展。
黄静梁宝卿杨春梅
关键词:专科护士护理会诊
基于微信平台的远程动机性访谈在COPD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远程模式下的动机性访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且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96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出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后基于微信平台,采用远程动机访谈模式开展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用电话/家庭访视模式开展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1,3,6个月的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1,3,6个月的自我效能感、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程模式下动机性访谈能够在现有医疗资源紧张的大环境中保障动机性访谈在延续性护理中的质量,该模式可在其他慢性病延续护理中推广应用。
陈美玲卢焕平梁宝卿
关键词:远程COPD延续性护理
管道塑型高举平台双固定法在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管道塑型高举平台双固定法在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5例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病人采用管道塑型高举平台双固定法固定引流管(观察组),选取36例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病人采用普通固定法固定引流管(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固定效果和引流管固定后牵扯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皮肤压伤、管道脱出、胶布松脱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病人因引流管牵拉造成的疼痛程度也明显比对照组轻(P<0.05)。[结论]管道塑型高举平台双固定法应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固定方法。
高艳芬梁宝卿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
危重症专科护理小组在预防非计划性脱管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科护理小组在预防非计划性脱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后对照方法,比较危重症专科护理小组干预前后的胃管、尿管、深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引流管的非计划性脱管发生率,以及护士对管道维护的掌握程度。结果危重症专科护理小组干预后深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引流管的非计划性脱管发生率有所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管、尿管的非计划性脱管率无明显差异(P>0.05);护士对管道的固定方法、风险评估、预防措施及健康宣教的掌握程度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重症护理小组在预防非计划性脱管中起积极作用。
汪海芹黄静梁宝卿
口腔专科护理小组联络护士规范化管理的实践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对口腔专科护理小组联络护士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对56名口腔专科护理小组联络护士,采用设计联络护士工作手册、制定疑难护理个案跟踪管理制度、建立专科护理交流平台、开展形式多样专科护理培训等进行跟踪管理。结果干预后联络护士的工作质量显著优于干预前,其中联络护士临床实践能力、主动请专科护理小组会诊、担任联络护士的工作成就感等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P<0.01);干预后专科护理小组对联络护士工作评价显著提高(P<0.01),口腔专科护理小组护理会诊成功率达91.30%。结论实施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发挥联络护士的优势,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和工作质量。
彭美娟梁宝卿黄静欧仲爱胡惠贤陈琳
关键词:联络护士护理专科护理小组口腔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