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舒 作品数:22 被引量:45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生物学 更多>>
肉毒杆菌毒素在眼科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2019年 肉毒杆菌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蛋白,其作用机制是阻断乙酰胆碱在胆碱能神经的神经肌肉接头释放而阻断传导冲动。在眼科诊疗中,它已被常规用于眼睑痉挛、斜视、眼周除皱、上睑挛缩等眼部疾病的治疗,其疗效确切。本文综述了肉毒杆菌毒素在眼科的相关应用进展。 汤嘉敏 梁舒 钱晶晶关键词:肉毒杆菌毒素 眼科学 眼睑痉挛 SMILE与FS-LASIK术后角膜光密度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制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术后角膜光密度的变化,探讨SMILE术后角膜界面混浊对视觉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05/2021-10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屈光手术中心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93例186眼,其中SMILE组48例96眼,FS-LASIK组45例90眼,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d,1wk,1、3、6mo时角膜光密度、等效球镜、裸眼视力(UCVA)的变化。结果:纳入9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无失访病例。FS-LASIK组在术后1d,1wk UCVA分别为0.044±0.064和-0.001±0.065优于SMILE组(0.102±0.077和0.023±0.064)(均P<0.05)。两组间术后各随访时间的等效球镜均无差异(P>0.05)。FS-LASIK组术后1d在距角膜顶点0~2、2~6mm的角膜光密度及总角膜光密度分别为18.0(17.5,18.6)、16.2(15.6,16.7)、16.7(16.1,17.3),均低于SMILE组[18.6(18.1,19.3)、16.8(16.4,17.4)、17.2(16.6,17.8)](均P<0.05);FS-LASIK组术后1wk在距角膜顶点0~2、2~6mm处的角膜光密度及总角膜光密度分别为17.2(16.7,17.6)、15.5(15.0,15.9)、15.9(15.3,16.7),均低于SMILE组[17.6(17.1,18.3)、16.0(15.6,16.5)、16.6(15.9,17.1)](均P<0.05)。结论:SMILE术后出现的一过性界面混浊是导致其早期角膜光密度高于FS-LASIK的原因,界面混浊的出现或是视觉质量的影响因素。 陆志峰 周佳佳 陆嘉君 程新梁 俞莹 梁舒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中旋转补偿对散光矫正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旋转补偿对散光矫正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以及CNKI、VIP、CBM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纳入2010-01/2022-08试验组为SMILE术中进行旋转补偿;对照组为SMILE术中不进行旋转补偿的临床对照研究。由两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使用Stata16.0软件对术后裸眼远视力(UDVA)、残余散光、矢量分析法用于衡量散光矫正效果的指标[包括误差角度的绝对值(|AE|):手术矫正散光的轴向与预期的误差绝对值;误差大小(ME):手术矫正散光与预期的算数差值]和术后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共846眼(试验组442眼,对照组404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残余散光≥1.00D的眼所占百分比(OR=0.17,95%CI:0.06~0.49,P<0.01)、|AE|(WMD=-1.56,95%CI:-2.68~-0.45,P<0.01)、彗差(WMD=0.06,95%CI:-0.08~-0.04,P<0.01)和总高阶像差(WMD=-0.04,95%CI:-0.06~-0.02,P<0.01)均有差异,但在术后UDVA(WMD=0.00,95%CI:-0.02~0.01,P=0.54)、残余散光度数(WMD=0.08,95%CI:-0.02~0.18,P=0.10)、ME(WMD=-0.01,95%CI:-0.14~0.12,P=0.85)及球差(WMD=0.03,95%CI:-0.07~0.13,P=0.52)均无差异。结论:SMILE术中进行旋转补偿能有效减少散光矫正时因眼球旋转所致的角度误差、降低术后残余散光,在精确矫正散光的临床疗效上更具优势。 陆志峰 王子辰 陆嘉君 周佳佳 俞莹 梁舒关键词:散光 META分析 视盘旁脉络膜空腔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视盘旁脉络膜空腔(PICC)是一种较常见的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其在眼底彩色照相中的典型表现是边界清楚的橘黄色病灶,常发生于近视弧的下方,在OCT中显示为脉络膜内的弱反射空腔。随着OCT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研究者对PICC的影像学特征、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有了更清楚的认知。现就PICC的定义、影像学特征、发病机制及其和青光眼的关系进行介绍,为进一步阐明PICC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意义提供新思路。 赵丽娟 罗家伟 谭梦佳 孟艳 梁舒 季敏 季敏关键词:视野缺损 青光眼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结膜乳头状瘤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和探讨眼结膜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图像特征、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治疗的共29例(29只眼)经病理证实为结膜乳头状瘤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为结膜型乳头状瘤,19例为角膜缘型乳头状瘤。7例完成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所有患者采用"肿物切除联合冷冻及羊膜遮盖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至4年。结果25例(25只眼)治疗后随访无复发。2例患者术后复发,经治疗随访至2年未见再发。术后2例失访。7例(长入角膜>4 mm或浸润>1/2圈角膜缘)完成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图像可见角膜上皮细胞非典型增生,均未见有细胞团似"癌巢"样改变。结论肿物切除联合冷冻和羊膜遮盖术是治疗眼结膜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治疗后有复发可能。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可为术前诊断眼角结膜肿物性质提供重要依据。 钱晶晶 梁舒 吴玉宇 汤嘉敏关键词:结膜乳头状瘤 共聚焦显微镜 手术 冷冻 Pyk2在高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中的表达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高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中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实验研究。选取7日龄C57BI/6J新生小鼠144只,分为高氧组和对照组,每组72只。高氧组小鼠在密闭氧箱内以(75±2)%氧浓度饲养5d后置于室内空气环境中;对照组小鼠一直处于室内空气环境中饲养。两组小鼠于出生后12、14、17d分别处死8只,进行组织病理学切片检查和视网膜铺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y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均数比较采用SNK-q检验;同一时间点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组织病理学切片检查结果可见,高氧组小鼠出生后14d(15.36±3.69)和17d(29.63±4.69)有大量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及血管芽,与对照组(0.97±1.00、0.83±0.7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d=-20.629,P14c=0.000;t17d=-33.814,P17d=0.000)。视网膜铺片检查结果可见,高氧组小鼠出生后12d视网膜血管明显收缩、阻塞,视网膜大片区域无灌注,出生后14d新生血管开始形成,出生后17d新生血管形成达到高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可见,与对照组(Pyk2:12d:1.00±0.14,14d:0.71±0.20,17d:0.67±0.15;VEGF:12d:1.00±0.13,14d:0.88±0.14,17d:0.94±0.15)相比,高氧组出生后12dPyk2(0.05±0.03)和VEGF(0.10±0.06)mRNA表达量均降低(t=15.706,P=0.000;t=15.911,P=0.000),而出生后14d和17dPyk2(1.11±0.22、1.68±0.30)和VEGF(2.10±0.41、4.85±0.46)表达量增高(Pyk2:t14d=-3.376,P14d=0.007;t17d=-7.358,P17d=0.000;VEGF:t14d:-6.904,P14d:0.000;t17d=-19.667,P17d=0.000)。结论高氧诱导小鼠出生后14d和17d视网膜组织中Pyk2的表达水平增高,Pyk2 梁舒 张树洪 陈辉关键词:视网膜新生血管化 高糖和糖浓度波动对人角膜上皮细胞中MMP-9表达及真菌黏附的影响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环境下茄病镰刀菌和尖端赛多孢子菌对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的黏附能力和HCEC中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CEC分为3组低糖组(5.5 mmol·L^(-1)葡萄糖培养基培养)、高糖组(25.0 mmol·L^(-1)葡萄糖培养基培养)和糖波动组(5.5 mmol·L^(-1)和50.0 mmol·L^(-1)葡萄糖培养基交替培养),根据干预真菌的不同共分9小组(低糖-对照组、高糖-对照组、糖波动-对照组、低糖-茄病镰刀菌组、高糖-茄病镰刀菌组、糖波动-茄病镰刀菌组、低糖-尖端赛多孢子菌组、高糖-尖端赛多孢子菌组、糖波动-尖端赛多孢子菌组)。真菌干预组均加入相应真菌孢子悬液,且孢子与HCEC的比例为10:1,对照组加入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观察真菌在培养板上的生长状况,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每组HCEC的形态,荧光白染色法和平板稀释涂布法用于HCEC的黏附真菌计数,利用qRT-PCR检测各组HCEC中MMP-9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CEC中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倒置显微镜下可见与真菌共培养的HCEC出现不同程度的形变和脱落,尤以高糖-茄病镰刀菌组和糖波动-茄病镰刀菌组最为显著。荧光白染色法和平板稀释涂布法计数结果显示,两种真菌高糖组和糖波动组对HCEC的黏附量均大于低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糖和糖波动条件下,尖端赛多孢子菌黏附量大于茄病镰刀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MP-9 mRNA和蛋白在各组HCEC中均有表达,与低糖组相比,高糖组和糖波动组HCEC中MMP-9 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多;高糖和糖波动条件下,真菌干预组HCEC中MMP-9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两种真菌干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高糖和糖波动环境能够促进HCEC分泌更多的MMP-9,并增加真菌对HCEC的黏附。 朱然 梁舒 钱晶晶 李豪亮 张希熹关键词:茄病镰刀菌 尖端赛多孢子菌 人角膜上皮细胞 高糖 视频终端视疲劳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4 2019年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视频终端视疲劳综合征(VDTS)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大部分视频终端操作者在长时间注视屏幕后,常以"眼干、眼痛、头昏、视物模糊"等症状就诊。目前,VDT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工作环境、显示器画质、操作姿势等。随着使用者的低龄化,VDTS的危害日益严重,因此如何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VDTS治疗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改善视频终端操作条件、局部眼药水滴眼以及全身性辅助疗法等治疗方案,以期为VDTS患者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朱然 梁舒关键词:视频终端 视疲劳 两小切口微创重睑术的体会 被引量:1 2011年 重睑术是最常见的美容手术,方法多样。传统的重睑术式主要有埋线法和切开法,各有其优缺点。为了兼取两种术式的优点,2004年6月-2006年12月我们采用两小切口微创重睑术为128例249眼单睑进行微创重睑术, 吴玉宇 梁舒 吴坚关键词:重睑术 小切口 美容手术 切开法 埋线法 术式 轮匝肌切除术联合睫毛外翻褥式缝合对先天性下睑内翻的矫治效果 2023年 目的探究轮匝肌切除术联合睫毛外翻褥式缝合对先天性下睑内翻的矫治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82例先天性下睑内翻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切除术组和缝线组,每组41例,切除术组采用轮匝肌切除术联合睫毛外翻褥式缝合治疗,缝线组采用传统缝线法治疗。术后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角膜散光值、最佳矫正视力及泪膜破裂时间。结果切除术组治疗有效率为98.75%,高于缝线组90.00%(P<0.05)。切除术组治疗前后柱镜度数、泪膜破裂时间的差值均高于缝线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轴位、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匝肌切除术联合睫毛外翻褥式缝合应用于先天性下睑内翻患儿的治疗中,更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保护视力且安全性良好。 杜君 吴玉宇 梁舒 钱晶晶 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