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会明

作品数:36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电子电信
  • 2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行波管
  • 15篇空间行波管
  • 10篇真空电子
  • 8篇收集极
  • 8篇降压收集极
  • 8篇X波段
  • 7篇多级降压收集...
  • 7篇真空电子技术
  • 6篇螺旋线
  • 5篇陶瓷
  • 5篇慢波
  • 4篇电子发射
  • 4篇耦合阻抗
  • 4篇金属零件
  • 4篇二次电子
  • 4篇二次电子发射
  • 3篇电子器件
  • 3篇真空电子器件
  • 3篇色散
  • 3篇作用效率

机构

  • 36篇中国科学院电...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6篇樊会明
  • 26篇苏小保
  • 17篇赵世柯
  • 13篇刘柳萍
  • 13篇张淑君
  • 11篇李莉
  • 8篇俞世吉
  • 7篇肖东梅
  • 5篇肖刘
  • 4篇刘韦
  • 3篇孟鸣凤
  • 2篇姚刘聪
  • 2篇邓峰
  • 2篇王立新
  • 2篇邢艳荣
  • 1篇徐强
  • 1篇韩博
  • 1篇任琮欣
  • 1篇李玉涛
  • 1篇江炳尧

传媒

  • 5篇真空电子技术
  • 3篇中国电子学会...
  • 2篇中国电子学会...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中国电子学会...
  • 1篇中国电子学会...

年份

  • 3篇2014
  • 9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螺距对螺旋慢波系统色散和耦合阻抗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螺距是慢波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直接影响螺旋慢波系统的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严格求解螺距对慢波系统色散和耦合阻抗的影响是不方便的,而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方便快速地研究螺距对慢波系统色散和耦合阻抗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工程项目当螺距变化小于4%时,螺距对色散和耦合阻抗的影响是很小的。
樊会明苏小保
关键词:慢波系统螺旋线螺距色散耦合阻抗
一种多级降压收集极材料及其制备和表面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降压收集极材料及其制备和表面处理方法,涉及真空电子技术,是新型的可用于卫星行波管多级降压收集极的微孔电极材料及其处理工艺。本发明的电极材料具有微米、亚微米级的微孔结构,有利于抑制次级电子发射,提高多级...
赵世柯樊会明肖东梅邓峰苏小保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空间行波管的电子枪框架
一种用于空间行波管的电子枪框架,由定位件、阳极、控制极座和阴极座四个金属零件依此顺序通过绝缘陶瓷柱焊接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框架式的结构,使用时将阳极、控制极和阴极分别固定到该框架的相应金属座上并共同置于一个密封腔内即可。...
樊会明苏小保刘柳萍张淑君李莉赵世柯
文献传递
一种提高阴极热子组件加热效率的结构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阴极热子组件加热效率的结构及制备方法,涉及真空电子技术,应用于X、ku、ka波段空间行波管的研制和生产。该热屏筒材料为厚度为0.05mm的难熔金属或合金皮料,热屏筒的结构为表面横向开隔热槽的圆筒。该制...
俞世吉孟鸣凤苏小保刘韦赵世柯樊会明邢艳荣
高效率空间行波管慢波系统的研究
作为卫星通讯的核心部件,空间行波管要有很高的效率和良好的线性。慢波系统是注波互作用实现能量交换的部分,与行波管的带宽、效率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直接决定了行波管的性能。提高慢波系统的注波互作用效率是提高空间行波管效率的...
樊会明
关键词:行波管慢波系统耦合阻抗
文献传递
空间行波管耦合结构的设计被引量:3
2006年
对某型号空间行波管的耦合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用的结构设计,利用HFSS软件对设计的耦合结构的驻波比进行了模拟优化,并通过冷测实验进行了比较验证。比较结果表明,在工作频带内,设计结果和冷测结果取得了很好的一致。
樊会明肖刘李莉苏小保
关键词:空间行波管驻波比慢波结构
X波段40W高效率空间行波管螺旋慢波系统的模拟优化被引量:12
2007年
为了提高X波段40 W空间行波管的互作用效率,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对其慢波系统进行了模拟优化,获得了渐变螺距慢波系统的互作用效率和输出功率,并和样管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互作用效率、输出功率的模拟优化结果和测试结果在频带内的相对误差分别小于5.7%和8.3%,二者取得了很好的一致。同时,样管在中心频率处的相移小于40°,表明慢波系统的线性良好。
樊会明苏小保
关键词:空间行波管慢波系统
一种用于空间行波管的四级降压收集极
一种用于空间行波管的四级降压收集极,于同一圆管型收集极外筒内部,第一收集极电极组件、第二收集极电极组件、第三收集极组件和第四收集极组件在轴向平行顺序分布,各个收集极组件之间留有一定的绝缘间隙,各收集极的电极引线从绝缘陶瓷...
樊会明苏小保刘柳萍张淑君李莉赵世柯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X波段45W空间行波管的慢波组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X波段45W空间行波管的高效率慢波组件,涉及真空电子器件技术,是由螺旋线、夹持杆和管壳部件组成,螺旋线材料为钼镀铜,输入、输出螺旋线的螺距分布按正渐变与负渐变规律变化,夹持杆材料为氮化硼,管壳材料为不...
苏小保樊会明李莉刘柳萍张淑君王立新
基于矢网的行波管AM/PM转换系数的测试被引量:3
2006年
分别用传统测试方法和用矢网测量S参数法测试了行波管的调幅调相转换系数,对两次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并重点对矢网测试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确定了用矢网测量行波管AM/PM参量的方法。实际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状态设置参量,用矢网测试行波管AM/PM参量的方法是高效可行的。
樊会明苏小保肖刘刘柳萍张淑君李莉
关键词:矢量网络分析仪行波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