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喆
- 作品数:13 被引量:100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40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通过电话随访完成相关调查问卷。所有患者随访至2009年9月—2010年7月。除近3个月内有明确记录者外,均门诊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并根据其结果将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出院后诊疗状况,分析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结果共320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率78.8%,平均随访时间21.2个月。HbA1 c达标率为47.8%。血糖控制良好的相关因素包括: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规律运动、定期检测HbA1 c及了解血糖控制目标值。多因素分析显示,定期检测HbA1 c是改善患者血糖控制的最有效措施(OR=3.99)。结论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尚不理想,监测HbA1 c可有效改善血糖控制达标率,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 张晓霞米树华池喆陈青戴文龙李菁
-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
- 实时互动式远程糖尿病管理系统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实时互动式远程糖尿病管理系统,应用于门诊2型糖尿病起始胰岛素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入选口服药物控制不佳,需要起始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门诊就诊患者60例,随机分配至远程管理组和常规门诊组,每组30例。2组均接受糖尿病专科护士胰岛素注射培训。远程组患者配备家用机及血糖仪等外围设备,实现家中检测数据的上传、各项检测实施的提醒、相关教育信息的转达、以及实现与远程管理者多功能互动。糖尿病专科护士在后台操作平台通过网络实时监控远程患者的检测指标,及时进行重点指标的干预管理。常规门诊组自行在家中监测血糖。2组均根据需要门诊随诊,研究进行3个月。比较2组在干预后糖代谢指标和自我管理技能的变化。结果:2组年龄、糖尿病病程、各项糖代谢指标以及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在基线时,差异均无统计学(P>0.05)。在3个月后2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均较基线时明显下降(P<0.001);并且远程组比常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01或P<0.05)。远程组HbA1c<7%达标率高于常规组(P<0.05)。远程组低血糖事件例次数明显少于常规组(32次vs.58次,P<0.01)。3个月后再次测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2组6个分量表得分均较基线时明显提高(P<0.001或P<0.01);除用药管理行为外,其余5个量表远程组比常规组提高更为明显(P<0.001或P<0.05)。结论:短期实时互动式远程糖尿病管理模式较常规门诊管理可显著改善起始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达标率,并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技能水平。
- 陶红刘素云米树华吴尽田磊周芸池喆于荣杜芳曾哲淳
- 关键词:远程医疗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治疗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 心电图碎裂QRS波群对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群(fQR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入院的新发病24 h之内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1 020例,包括fQRS患者507例、非fQRS患者513例。记录患者基本资料、入院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出院后6个月电话随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析心电图fQRS与AMI临床资料的关系,以及心电图fQRS及相关临床资料与随访期间MACE的关系。结果本组心电图出现fQRS患者占比为49. 7%(507/1 020)。fQRS组陈旧心肌梗死比例明显高于非fQRS组[18. 9%(96/507)比12. 1%(62/513)](P=0. 002)。fQRS组心功能Killip分级1级较非fQRS组少,2、3、4级比例较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4)。fQRS组血清肌酐、同型半胱氨酸、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明显高于非fQRS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非fQR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fQRS组出院后6个月血运重建发生率明显高于非fQRS组[9. 1%(46/507)比5. 8%(30/513)](P=0. 04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比值比=1. 024,P <0. 001)、入院时舒张压(比值比=1. 015,P=0. 009)、肌酸激酶(比值比=1. 000,P=0. 022)、陈旧心肌梗死(比值比=1. 692,P=0. 003)是心电图fQRS的独立预测因素。右冠状动脉狭窄(比值比=1. 687,P=0. 003)、入院收缩压降低(比值比=0. 982,P <0. 001)、血清尿素水平增加(比值比=1. 130,P=0. 001)、心电图出现fQRS(比值比=1. 276,P=0. 008)是随访期间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心电图fQRS在AMI患者中普遍存在。心电图fQRS提示近期血运重建发生率升高。fQRS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年龄、舒张压、肌酸激酶、陈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现fQRS预示近期预后不佳,随访心血管事件增加。
- 李敏单世富王晓贾淑杰辛伟池喆周芸聂绍平
- 关键词:碎裂QRS波群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入院高血糖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后左心室重构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观察入院时高血糖患者对住院期间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以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并在住院期间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成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的患者478例。根据PCI术前入院时随机静脉血血糖值≥7.8mmol/L,分为血糖增高组(AHG),入院血糖≥7.8mmol/L和正常血糖组(NGT),入院血糖〈7.8mmol/L),详细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特征,门诊随诊至出院后6个月至1年。随诊内容包括实验室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及服药情况等。分析入院血糖增高对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结果:共入选患者478例,424例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5个月。入院高血糖的发生率是44.1%(211/478)。随访结束时,31.6%(134/424)的患者发生心脏扩大。两组患者入院时在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Killip分级、左心室扩大比例、早期再灌注、服药治疗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与正常血糖组相比,高血糖组LVEDD扩大明显[(54.3±5.0)vs.(52.2±6.7)mm,P〈0.05],心脏扩大比例增高,(38.6%vs.26.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高血糖(OR=5.770,95%CI:1.144~3.782,P=0.016)是心脏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入院高血糖是急性ST段抬高前壁心肌梗死6个月~1年左心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
- 池喆米树华张晓霞关杨赵全明吴学思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10
- 2012年
- 急性心肌梗死(MI)治疗的首要目标就是及时使冠状动脉血流恢复灌注。然而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本身亦可导致心肌损伤,包括心肌细胞凋亡和梗死面积增加,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随着冠状动脉溶栓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技术的推广应用,MIRI已成为阻碍心肌从再灌注疗法中获得最佳疗效的主要难颢.
- 王阳米树华贾淑杰周芸池喆关杨杨关林
- 关键词: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抗氧自由基抗炎性细胞因子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左心室重构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后左心室重构状况及心脏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的40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采集住院期间临床资料,查阅出院后门诊电子病历,记录用药情况、化验、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患者出院6个月后左心室重构状况,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心脏扩大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54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率87.2%,平均随访时间6.2个月。247例患者接受早期再灌注治疗。出院6个月后103例患者发生心脏扩大。心脏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住院期间心脏扩大、心电图Q波导联数及UCG室壁运动异常节段数目较多,住院期间心功能较差(killip分级),ACEI/ARB终剂量低于指南建议起始剂量的2倍。结论:尽管实施了有效PCI治疗,仍有部分患者发生心脏扩大,理想药物治疗应引起重视,尤其对于高危患者。
- 张晓霞米树华池喆田磊陈青戴文龙李菁
- 关键词:心室重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贫血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远期病死率的关系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贫血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术后远期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入选2005年7月至2007年9月接受单纯PCI、未接受溶栓治疗、无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年龄/〉60岁、有术前血红蛋白值记录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贫血诊断标准(血红蛋白男性〈130g/L,女性〈120g/L),将患者分为贫血组(253例)和非贫血组(76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贫血与术后远期病死率的关系。结果贫血组糖尿病的比例和血清肌酐水平高于非贫血组,而收缩压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非贫血组(P〈0.05或P〈0.01)。PCI术后随访528(178~675)d。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贫血是PCI术后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RR:3.293,95%CI:1.431~7.578,P〈0.01)。结论术前贫血是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远期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
- 池喆米树华张晓霞关杨赵全明吴学思
- 关键词:贫血预后
- 糖尿病对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入选2009年7月~2012年9月在我院行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患者278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有糖尿病分为冠心病并糖尿病组(n=127)和冠心病组(n=151),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两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冠脉造影术显示,冠心病并糖尿病组患者冠脉三支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冠心病组患者(39.3%比31.1%,P〈0.05);两年随访后发现,冠心病并糖尿病组患者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冠心病组患者(37.0%比17.9%,P〈0.05)。结论:糖尿病对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冠心病患者疗效具有显著影响,在临床上对于这类患者要积极进行降糖治疗。
- 王阳周芸池喆杨红霞米树华
- 关键词: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5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危险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诊断为NSTE-ACS并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227例。分组①依据NLR水平分为3组:NLR〈2.20组;2.2≤NLR〈3.33组;NLR≥3.33组。②依据GRACE评分系统进行危险分层,分3组:低危组GRACE评分≤108分,中危组108分〈GRACE评分≤140分,高危组GRACE评分〉140分。③根据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为MACE组、非MACE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NLR对高危NSTE-ACS患者的评估价值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NLR与MACE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患者227例,发生MACE共73例(32.2%)。NLR≥3.3组患者GRACE危险评分及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2.20≤NLR〈3.33及NLR〈2.20组(均P〈0.01)。GRACE危险评分高危组患者NLR水平及MACE发生比例明显高于低、中危组(均P〈0.05)。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患者NLR水平、GRACE评分明显增高(均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NLR(OR=1.214,95%CI:1.114~1.323,P=0.000)为NSTE-ACS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MACE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LR水平增高与高危NSTE-ACS患者相关,NLR是NSTE-ACS患者PCI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阳贾淑杰池喆
- 关键词:预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 2002~2017年大动脉炎住院患者诊疗趋势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2002~2017年中国北京单中心大动脉炎患者在临床特征、病变特点和诊疗策略的变化趋势。方法查阅北京安贞医院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住院的大动脉炎患者,并收集相关病历资料。结果共收集病历资料139份(2002年24份,2007年22份,2012年29份,2017年64份)。自2002~2017年,大动脉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中位延诊时间无明显变化,女性占比无明显变化。心血管危险因素中血脂异常率和吸烟的比例无明显改变。首诊原因中因高血压就诊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0.06)。合并症中高血压的比例2002年(60.5%),2007年(59.1%),2012年(62.1%),2017年(87.5%),具有明显差异,且高血压的比例逐渐上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心力衰竭比例无明显差异。临床症状上间歇性肢体运动乏力有明显差异(P=0.04)。大动脉炎活动性无明显差异(P=0.07)。病变性质上狭窄-闭塞型病变及狭窄-扩张型病变有明显差异(P=0.0003,P=0.004)。受累部位方面,升主动脉、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左肾动脉和右肾动脉受累上均有明显差异。治疗方面,激素、降压药和降脂药的应用有明显差异,且用药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2002~2017年间,该中心大动脉炎患者高血压患病率逐渐上升,胸降主动脉受累下降而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受累明显增多,激素、降压药和降脂药的应用迅速增长。
- 杨丽睿贾淑杰池喆周芸李菁
- 关键词:大动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