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平

作品数:18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5篇宴席曲
  • 15篇回族
  • 9篇西北回族
  • 6篇音乐
  • 6篇音乐特征
  • 4篇民间歌手
  • 4篇歌手
  • 4篇个案
  • 4篇个案分析
  • 2篇地域性
  • 2篇散曲
  • 2篇文化
  • 2篇大哥
  • 1篇新疆回族
  • 1篇叙事
  • 1篇叙事曲
  • 1篇演唱
  • 1篇艺术特征
  • 1篇异文
  • 1篇宁夏回族

机构

  • 18篇广东外语艺术...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作者

  • 18篇汪平
  • 2篇李松
  • 1篇李黎

传媒

  • 7篇宁夏大学学报...
  • 3篇宁夏社会科学
  • 2篇音乐创作
  • 2篇外语艺术教育...
  • 1篇艺海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 1篇西夏研究
  • 1篇当代音乐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的总体音乐特征(上)被引量:1
2008年
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的总体音乐形态特征主要体现在音乐结构、调式音阶、旋法、节拍节奏以及旋律与唱词的同构关系等方面,我们通过对大量收藏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的宁夏卷、新疆卷、甘肃卷和青海卷中的谱例分析,考察了宁夏、新疆、甘肃、青海回族集聚地区所收集的各地市县地方集成中的民间歌曲资料中的谱例,以及笔者多年来对在西北回族集居区采录记谱谱例的综合分析,探索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的总体音乐形态特征。
汪平
关键词:西北回族宴席曲音乐特征
西北回族宴席曲产生的文化背景
2006年
西北回族宴席曲究竟产生于何时,无详史可查。但我们可以参照我国诗、词、曲的发展历史,回族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回族民间相关传说,追溯它的历史渊源。
汪平李松
关键词:西北回族宴席曲文化背景
青海回族宴席曲打调的音乐特征——以青海回族打调《武松打店》为例
2013年
打调是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类别之一,内容多取材于社会生活,常用大胆夸张、辛辣讽刺的创作手法,即兴编创出逗趣、幽默的段子,动之以情,晓知以理,寓教于乐。打调音乐的曲式结构属乐段体,一般由曲头、正词唱腔和曲尾三部分组成。由于唱词的即兴性和随意性,造成了乐段结构中乐句的不规整性和多变性。打调多为徵调式,羽调式次之,商、宫、角调式较少;打调在旋法上的共同特征是旋律音调与唱词声调仅相关联,曲调的主体部分在演唱时具有似说似唱的数板特点;打调的唱词结构比较自由,以七字句居多,在演唱中"调把式"们可根据内容的需要随时增减字数。二、四句结构是其常见形式。
汪平
关键词:音乐特征
我们是朋友
2014年
李达华汪平
关键词:亲亲
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打调的音乐特征——以宁夏回族打调《大叫婆娘》为例
2012年
打调是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类别之一,内容多取材于社会生活,常用大胆夸张、辛辣讽刺的创作手法,即兴编创出逗趣、幽默的段子,动之以情,晓知以理,寓教于乐。打调音乐的曲式结构属乐段体,一般由曲头、正词唱腔和曲尾三部分组成。由于唱词的即兴性和随意性,造成了乐段结构中乐句的不规整性和多变性。打调多为徵调式,羽调式次之,商、宫、角调式较少。打调在旋法上的共同特征是旋律音调与原声调仅相关联,曲调的主体部分在演唱时具有似说似唱的数板特点。打调的唱词结构比较自由,以七字句居多,在演唱中"调把式"们可根据内容的需要随时增减字数。二、四句结构是其常见形式。
汪平
关键词:音乐特征
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的总体音乐特征(下)
2009年
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的旋律与民间哭丧调、花儿在每句的尾音、乐段终止间均使用下滑音,各调式的音阶以五声音阶和六声音阶为主。商调式的音阶以"商/徵音开始的徵调式"和"宫音开始的宫调式"为基本特征,而其在唱词结构以二句体和四句体为主,这些体现出西北民间艺人在演唱时节奏的随意性特征。
汪平
关键词:西北回族宴席曲音乐特征
甘肃回族宴席曲打调的音乐特征——以马古白演唱的《吃闲饭》为例
2012年
打调是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类别之一,内容多取材于社会生活,常用大胆夸张、辛辣讽刺的创作手法,即兴编创出逗趣、幽默的段子,动之以情,晓知以理,寓教于乐。打调音乐的曲式结构属乐段体,一般由曲头、正词唱腔和曲尾三部分组成。由于唱词的即兴性和随意性。造成了乐段结构中乐句的不规整性和多变性。打调多为徵调式。羽调式次之,商、宫、角调式较少:打调在旋法上的共同特征是旋律音调与原声调仅相关联。曲调的主体部分在演唱时具有似说似唱的数板特点:打调的唱词结构比较自由。以七字句居多。在演唱中"调把式"们可根据内容的需要随时增减字数。二、四句结构是其常见形式。
汪平
关键词:音乐特征
宴席曲《送大哥》在西北回族地区的流变
2008年
根据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结合西北回族宴席曲的具体风格特征和内容形式,将其分为五类:叙事曲、五更曲、打调(也称"打搅儿")酒曲和散曲。《送大哥》曾经是广泛流行于西北回族婚礼宴席场中的一首散曲,笔者通过对宁夏、新疆、甘肃和青海四省(区)的实地考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采用对比研究与个案分析的方法,探索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地域性流变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汪平
关键词:宴席曲散曲地域性
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传播的历史文化背景被引量:2
2012年
回族是一个迁徙频繁的民族,其原因主要有统治者的迁徙、回民起义与战争、生活的逼迫与因经商、教派、门宦的集结流动、婚姻和沾亲带故式的迁徙等,归结起来就是谋生和战乱两种成因。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传播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回族形成、发展的历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因谋生和战乱而迁徙所形成的传播两个方面。宴席曲作为回族婚礼仪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一地区传播到另一地区,传承着,发展着,像是一部承载着回族历史和文化的百科全书。
汪平
关键词:西北回族宴席曲
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的个人风格特征——以宁夏民间歌手马生林的个案分析为例
2009年
一、马生林其人 马生林,男,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高台乡下庙儿村人,1950年出生,现年56岁,小学文化程度,农民。从小喜欢唱花儿、宴席曲、地方小戏(秦腔、眉户等),擅长演唱花儿,年轻时几乎每年都前往甘肃、青海一带去赶花儿会场,深受群众欢迎。曾在宁夏文化厅组织的民间歌手大赛中获得过优秀奖。没有从事过拜师学艺,所唱曲目、花儿曲令都是在平时边听边唱学会的。声音高亢嘹亮、苍劲有力,中声区厚实、富有戏剧性。演唱中常常能丐妙地应用假声扩展音域,而且真假声运用自如,尤其擅长演唱带有哭腔音调风格的曲目。
李黎汪平
关键词:民间歌手宴席曲个案分析文化程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