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俊
- 作品数:146 被引量:31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自动升降式紫菜养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式紫菜养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配设有电控系统,主体为两层中空管形成的长方体形状的框架,框架上层设置有紫菜养殖网;下层管件所用材料的密度大于海水密度,上层管件所用材料的密度小于海水密度,二者均两端封口...
- 汪文俊陈四清鲁晓萍梁洲瑞刘福利孙修涛张朋艳
- 文献传递
- 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PSⅠ和PSⅡ复合物的分离鉴定被引量:11
- 2004年
- 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大叶藻类囊体膜 ,经 1 0 %SDS增溶后 ,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分离其色素蛋白质复合物。经稳态光谱分析、DCIP光还原活性测定及P680 、P70 0 差示光谱检测结果表明 ,2 0 %蔗糖层的CP3和 40 %蔗糖层 (上 )的CP4为PSⅡ复合物 ,具有光化学活性 ;40 %蔗糖层 (下 )的CP5为PSⅠ复合物 ,其P70 0 特征吸收峰位于 695nm处。CP3和CP4的DCIP光还原活性 :CP3为 34.2 7微电子当量 /(mgchl·h) ,CP4为 7.2 9微电子当量 /(mgchl·h)。
- 汪文俊王广策黄勃曾呈奎
- 关键词:大叶藻类囊体膜光合作用PS
- 铁离子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系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0年
- 为了探究Fe^3+在不同氮、磷条件下对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配子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海带‘黄官1号’雌、雄配子体克隆系为材料,以含有不同浓度的氮(N)、磷(P)营养盐的灭菌海水为培养液,添加不同浓度(0μmol/L、0.36μmol/L、3.60μmol/L、8.90μmol/L、17.80μmol/L)的铁离子(Fe^3+),通过测定光系统Ⅱ的最大荧光产量(Fv/Fm)观察配子体营养生长状况,通过计算发育率(包括卵囊形成率、排卵率、幼苗形成率)观测配子体发育与生殖状况。结果显示,N、P浓度分别为0.825 mmol/L、0.0336 mmol/L的条件下,浓度为3.60μmol/L的Fe^3+对海带配子体营养生长阶段的促进作用最大;在不同N、P浓度条件下,Fe^3+浓度为3.60~17.80μmol/L时能够提高海带配子体的最大荧光产量,且各浓度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N、P浓度达到0.275mmol/L、0.0112mmol/L时,0.36~17.80μmol/L的Fe^3+能够促进海带配子体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Fe^3+浓度为3.60~17.80μmol/L时可显著促进海带配子体的生殖生长,且各浓度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使N、P浓度达到0.825 mmol/L、0.0336 mmol/L,在无铁条件下所有的海带配子体维持在营养生长状态;即使Fe^3+浓度达到3.60μmol/L,在N、P浓度0.007 mmol/L、0.0003mmol/L条件下,大部分海带配子体(65%)维持在营养生长状态,虽然小部分海带配子体(35%)进入了生殖生长状态,但生殖生长明显滞后于实验中的其他各个N、P浓度组。本研究表明,铁和N、P营养盐对海带配子体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具有协同促进作用,铁是海带配子体由营养生长到发育成熟再到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在添加适宜浓度的氮(0.275mmol/L)、磷营养盐(0.0112mmol/L)条件下,浓度为3.60μmol/L的Fe^3+对海带配子体的生长发育促进作用最大。该结果可为提高海带育苗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 王潇刘福利梁洲瑞梁洲瑞张朋艳汪文俊孙修涛
- 关键词:海带配子体铁营养生长
- 栉孔扇贝
- 本文件规定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 (Jones & Preston,1904)]的学名与分类,主要形态结构特征、生长与繁殖特性、细胞遗传学特性与分子遗传学特性,描述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同时规定了判定规则...
- 汪文俊鲁晓萍胡晓丽常丽荣张岩姚艳艳梁洲瑞殷效申张辉卢龙飞王慧贞杨晓斌马爽
- 水深对铜藻光合作用、营养组成和氮磷吸收的影响
- 2024年
- 铜藻(Sargassum horneri)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状和价值,其养殖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目前对于其适宜养殖水深尚不清楚,并且对处于不同养殖水深铜藻的生理特征和生态功能也不明确。根据不同水深的光照强度,比较了不同水深(0.5 m和2 m)铜藻的初级生产力、营养盐吸收能力以及藻体营养组成。结果显示,不同水深的光照强度差异显著(P<0.05),水深引起的光照强度差异与铜藻的初级生产力显著相关。生长在水深0.5 m处(上层)铜藻的总生产力显著高于水深2 m处(下层)的铜藻(P<0.05),上层铜藻表现出更高的初级生产力和固碳能力。光照条件下,上层铜藻对NH_(4)^(+)、PO_(4)^(3-)的吸收效果显著优于下层铜藻(P<0.05),在净化富营养化水体,调控水域生态平衡方面有很好的潜力;但上层铜藻对NO_(3)^(-)、NO_(2)^(-)的吸收量却显著低于下层铜藻(P>0.05),即说明铜藻会出现一定的强光抑制现象,影响铜藻对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吸收。不同水深铜藻的水分含量在71%~75%之间,灰分含量在20%~23%之间,总脂质含量在6%~8%之间,粗蛋白含量在8%~10%之间,两个水深处理组间的营养组成差别不大(P>0.05)。研究表明,适当提高养殖水层,铜藻可以达到更高的生产力和营养盐吸收能力,而不同水层铜藻的营养组成会保持相对稳定。文章结果对自然海区人工养殖铜藻的技术研发以及海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孟沛艺房景辉王强汪文俊
- 关键词:水深营养盐
- 温度和光强对海带新品系“黄官2号”幼孢子体的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2025年
- 为探明“黄官2号”海带(Saccharinajaponica)幼孢子体(3~4cm)生长适宜的光、温条件及其生理生化机制,本研究开展“黄官2号”海带幼孢子体在不同光强和温度下相对生长速率(RGR)、叶绿素荧光参数、色素/蛋白含量、活性氧含量、抗氧化剂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RGR受光强、温度及二者交互作用影响显著,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温度、光强、二者交互作用。在10~13℃、60~90μmol photons/(m^(2)·s)条件下,“黄官2号”海带幼孢子体RGR较高,高温(16℃和19℃)组的RGR则在30μmol photons/(m^(2)·s)下较高。在同一温度下,随光强升高,海带幼孢子体的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抗坏血酸(AsA)含量呈上升趋势;在同一光强下,相对于10~13℃,高温组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显著升高,抗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活性和抗氧化物质(As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较高。高温和高光[120μmol photons/(m^(2)·s)]组的光系统Ⅱ最大量子产量(Fv/Fm)均显著降低,表明藻体在高温高光胁迫下光能转换效率降低。而高光组的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显著增大,且快速光曲线初始斜率(α)显著降低,表明“黄官2号”幼孢子体的光保护系统对高光胁迫产生了积极响应,并通过降低光能利用效率降低了对光能的吸收,从而减少光损伤。高光、高温组的关键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均显著升高,表明“黄官2号”海带幼孢子体的抗氧化系统均对高光、高温逆境产生了积极响应以降低活性氧损害。低光[10μmol photons/(m^(2)·s)]组的Fv/Fm、α、光系统Ⅱ实际量子产量和叶绿素a含量均显著升高,表明“黄官2号”海带幼孢子体在弱光环境下的光能转换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均显著提升,从而增加对光能�
- 宋桂漾梁洲瑞鲁晓萍袁艳敏汪文俊
- 关键词:海带温度生化组分叶绿素荧光参数
- 一种促进海带孢子囊形成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海带孢子囊形成的方法,属于海水藻类养殖领域,所述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对海带在以下条件下培养:自然光或人工白光、光照强度2000‑5000lx、光周期8(L):16(D)、温度17℃、N:P为5mg/L:0...
- 刘福利刘义梁洲瑞张朋艳汪文俊孙修涛
- 一种利用地下咸水陆地上进行鼠尾藻保苗的方法
- 一种利用地下咸水陆地上进行鼠尾藻保苗的方法,包括场地选择,培育池建设,地下水保苗与度夏、海上暂养和养成,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地下咸水具有的水温稳定、水质干净的优势,解决了鼠尾藻幼苗传统的保苗生产中,夏季高温导致的生长发育缓慢...
- 孙修涛王飞久梁洲瑞刘坤汪文俊刘福利
- 基于有性繁殖的鼠尾藻规模化繁育试验被引量:15
- 2010年
- 2007~2009年间,先后在威海小石岛开展了两次鼠尾藻的规模化人工育苗试验,在威海周边和青岛开发区海域进行了3次保苗实验。两年育苗的试验规模均为10个育苗池(规格一致,均为2m×5m)和部分备用池。所用种菜主要在威海附近的多个海域采集,其中以小石岛采集的种菜最为理想。通过6种常见附着基的对比试验,附着基以竹帘附苗密度最高,操作方便和附苗量结合理想的附着基是织带帘。平面基质上的附苗密度最大,达到30株/cm2。2007年出幼苗750.7万株,平均苗长3.5mm;2008年出幼苗3015.42万株,平均苗长3.2mm。本试验发现,鼠尾藻幼苗早期发育中,幼苗附苗较均匀,但生长到4mm后,幼苗有大面积脱落的现象,随着日后的生长,苗种密度也逐渐下降,到10mm时密度降低到0.2~1.0株/cm2。
- 孙修涛王飞久汪文俊江洪涛王义民汤庭耀李生尧
- 关键词:鼠尾藻人工育苗幼苗发育附着基
- 一种坛紫菜育苗装置的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坛紫菜育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育苗池,所述育苗池的四周设有墙体,左右两侧的墙体上安装有窗户,前后两端的墙体上安装有门,所述育苗池的顶部搭设有拱桥状的顶棚,所述顶棚的底端连接在墙体上形成育苗室;所述顶棚由...
- 汪文俊孙修涛刘福利梁洲瑞王飞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