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早卓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干扰素
  • 4篇细胞
  • 4篇肝癌
  • 4篇肝细胞
  • 3篇胸苷
  • 3篇胸苷磷酸化酶
  • 3篇细胞癌
  • 3篇磷酸
  • 3篇磷酸化
  • 3篇磷酸化酶
  • 3篇裸鼠
  • 3篇干扰素-Α
  • 3篇肝细胞癌
  • 2篇术后
  • 2篇人肝
  • 2篇聚乙二醇
  • 2篇聚乙二醇化
  • 2篇聚乙二醇化干...
  • 2篇卡培他滨
  • 2篇干扰素Α

机构

  • 8篇复旦大学

作者

  • 8篇沈早卓
  • 7篇樊嘉
  • 7篇周俭
  • 5篇肖永胜
  • 4篇薛琼
  • 4篇汤钊猷
  • 2篇赵燕
  • 2篇宋康
  • 2篇黄晓武
  • 2篇高东梅
  • 1篇成剑文
  • 1篇邱双健
  • 1篇吴志全
  • 1篇孙健
  • 1篇季正标
  • 1篇刘银坤
  • 1篇王征
  • 1篇史颖弘
  • 1篇叶胜龙
  • 1篇孙绮蛮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挽救性肝移植治疗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价值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挽救性肝移植(SLT)的手术安全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2001年6月至2008年12月期间连续289例肝癌肝移植(符合UCSF标准)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2例患者行初始肝移植(PLT),即PLT组,47例患者行SLT,即SLT组,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及长期生存情况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构成及肿瘤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LT组的手术时间要长于PLT组〔(7.1±1.8)h比(6.4±1.4)h,P=0.004〕,但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 560.5±2 683.6)ml比(2 042.9±2 006.2)ml,P=0.173〕及术中输血量〔(13.8±12.9)U比(9.9±12.6)U,P=0.08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LT组患者从第1次手术切除至行肝移植的间隔时间为(32.8±32.4)个月。截至2009年12月,2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8.7个月,SLT组与PLT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82.3%比75.5%,P=0.312)和3年无瘤生存率(78.8%比70.1%,P=0.755)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按意向性治疗分析,SLT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PLT组(88.4%比76.2%,P=0.047)。结论 SLT并不增加移植手术的风险,也不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对部分病例,先行手术切除再行肝移植可作为肝癌治疗的一种有效策略。
王征樊嘉周俭邱双健黄晓武孙健肖永胜宋康沈早卓
关键词:肝癌预后
肝移植术后腹腔积液的超声引导下治疗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腹腔积液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或置管治疗20例肝移植术后腹腔积液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超声引导下治疗均获得成功,包括右膈下积液5例,肝肾区积液4例,肝门区积液4例,大量腹水7例,其中3例因分隔性积液而重新置管,置管后症状均有改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介入法治疗肝移植术后腹腔积液安全、快捷、有效。
成剑文周俭樊嘉黄晓武史颖弘宋康沈早卓季正标
关键词:肝移植腹腔积液介入超声
长效干扰素联合卡培他滨抑制肝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 长效干扰素对人肝癌高转移裸鼠模型LCI-D20肝内原位瘤生长的影响;目的:研究长效干扰素(派罗欣)与常规干扰素(罗荛愫)对人肝癌高转移裸鼠模型LCI-D20肝内原位移植瘤生长的作用以及干扰素对LCI-D20原位...
沈早卓
关键词: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卡培他滨胸苷磷酸化酶裸鼠
文献传递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联合卡培他滨对肝癌生长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与肿瘤选择性化疗药卡培他滨抑制肝癌生长的作用。方法用30只LCI-D20人肝癌高转移裸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α组(1.875μg/周)、卡培他滨组(每日2.10mmol/kg体重)和联合用药组。用药4周后,观察裸鼠肝内移植瘤体积变化及肝内转移情况,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和体重变化。结果对照组、聚乙二醇化干扰索-α组、卡培他滨组和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分别为(2 275±1 337)、(336±220)、(889±614) 和(26±56)mm^3。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联合用药组尤为突出(P<0.01)。各用药组血常规、肝功能和体重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与卡培他滨联合应用能显著抑制LCI-D20裸鼠模型中肝移植瘤的生长和浸润,副作用不明显。
沈早卓周俭肖永胜樊嘉薛琼高东梅汤钊猷
关键词:干扰素-Α卡培他滨裸鼠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抑制人肝癌生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抑制人肝癌高转移裸鼠模型LCI-D20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将人肝癌高转移裸鼠模型LCI-D20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剂量常规干扰素-α组、大剂量常规干扰素-α组、小剂量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组和大剂量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组。用药4周后行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并观察裸鼠体重变化、肿瘤生长及肝内转移情况。结果:对照组、小剂量常规干扰素-α组、大剂量常规干扰素-α组肿瘤体积分别达到(3293±993)mm^3、(3134±869)mm^3和(2240±1048)mm^3,且发现肝内转移和腹壁浸润,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组无肿瘤存活,具有显著差异(P<0.01)。2种剂量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组白细胞计数均有下降(P=0.009和P=0.002)。结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能抑制LCI-D20裸鼠模型中肝移植瘤的生长和肝内转移,其作用可能与血清中保持稳定的干扰素治疗浓度有关。
沈早卓周俭肖永胜樊嘉薛琼高东梅汤钊猷
关键词:肝细胞癌裸鼠
干扰素诱导人肝细胞癌胸苷磷酸化酶表达和拮抗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研究干扰素α(IFNα)对人肝细胞癌胸苷磷酸化酶(TP)表达水平及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在体内外用一定剂量的IFNα处理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用RTPCR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细胞TP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Boyden小室法检测诱导内皮细胞移动的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SMMC7721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IFNα上调SMMC7721细胞TPmRNA表达水平,呈现剂量依赖性。与未处理组相比,浓度为5000、10000U/ml的IFNα处理的细胞TP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诱导内皮细胞移动的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IFNα剂量的增加,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TP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加,而MVD数目先增加后下降。IFNα不同剂量时(9.0×106、1.5×107U·kg-1·d-1),肿瘤组织中T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48ng/mg±24ng/mg)未处理组(60ng/mg±6ng/mg,P<0.01);MVD数目分别为6.0±1.8,4.0±1.5,P<0.05)。与未处理组相比IFNα(1.5×107U·kg-1·d-1)组肿瘤重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IFNα既能上调肝细胞癌TP表达水平,又能抵消TP表达上调后促进血管生成能力的增强。
肖永胜周俭汤钊猷樊嘉吴志全刘银坤叶胜龙沈早卓薛琼赵燕
关键词:胸苷磷酸化酶干扰素Α
干扰素对肝癌细胞胸苷磷酸化酶表达和凋亡的双重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进一步研究干扰素-α(IFN-α)对人肝癌细胞胸苷磷酸化酶(TP)表达及凋亡的双重影响.方法:体外分别用0、10、100、1000、5000、10000kU/LIFN-α处理人肝癌细胞SMMC-7721,RT-PCR检测细胞TPmRNA表达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TP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百分比.结果:IFN-α上调SMMC-7721细胞TPmRNA表达水平,呈现剂量依赖性.与未处理组相比,浓度为5000、10000kU/L的IFN-α处理的细胞TP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且细胞质内TP蛋白染色强度及阳性染色细胞数均较未处理组的细胞差别明显,但不同浓度的IFN-α对凋亡细胞百分比的影响不明显,对照组和浓度10000kU/LIFN-α组的凋亡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19%±2.76%和6.42%±3.66%,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定剂量的IFN-α既能上调肝癌细胞TP表达水平,又能抵消TP表达上调后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肖永胜周俭樊嘉孙绮蛮赵燕薛琼沈早卓汤钊猷
关键词:胸苷磷酸化酶干扰素-Α肝细胞癌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05年
沈早卓周俭樊嘉
关键词: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血浆治疗药物浓度峰浓度注射后肌内
共1页<1>
聚类工具0